今天是“世界卒中日”。作為由上海市腦卒中預防與救治中心、上海市神經內科質量控制中心、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共同主辦的“上海急性卒中救治行動”的一部分,上海腦梗死急救醫院地圖昨天下午正式發布。“急救地圖”提示病人或家屬在發現有腦?!懊珙^”后能及時撥打120,并就近送往有腦卒中急救能力的醫院,為患者爭取寶貴的黃金救治時間。
“地圖”標示了本市通過市衛生部門腦卒中急救資質認可的11家市級臨床救治中心(華山醫院、中山醫院、瑞金醫院、市六醫院、長海醫院、市十醫院、仁濟醫院、曙光醫院、東方醫院、市九醫院、長征醫院),以及由這些市級中心分片“輻射”帶教的24個區縣級腦卒中臨床救治中心(詳見附圖)。市醫療急救中心(即120)則將在整個急救鏈中承擔重要的“銜接”任務。 上海市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常務副主任董強教授介紹說,在腦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俗稱腦梗死)占到70-80%。這些病人若能在發病后的4個半小時內及時送醫,包括在進入醫院后的60分鐘內得到靜脈溶栓治療,其獲救機會及預后療效都將有大幅提升?!澳壳啊貓D’里的市級臨床救治中心都有豐富的溶栓經驗,并且開通了急救綠色通道——將掛號初診、血液檢查、影像科檢查、內科用藥、多學科會診、外科手術等7至9個環節全部打通,大大縮短了院內急救時間,提高了溶栓比例?!蓖瑯?,另外24個區縣級臨床救治中心目前也與上級“對口”醫院形成技術互聯互動,經過組建專業團隊和再造急診流程,一個覆蓋全市的腦卒中急救網絡初現成效。 與此同時,全市2300余名120院前急救人員中的450名一線隨車醫生,近期已接受有關專題強化培訓,以進一步提高對于腦卒中急救、轉運的判斷和處置能力,下一步將全面培訓受理、調度人員,完善“預報”功能。 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這是專家為腦梗急救寫的一句“口訣”。董強教授特別關照廣大市民:只要發現有以上3個癥狀中的任何一個,就應該毫不遲疑地撥打120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有“看一看”“等一等”“歇一歇”“睡一睡”的念頭。 【相關鏈接】 中風的危害 中風已成為我國致死率和致殘率最高的疾病。我國每年新發中風病人約200萬,死亡約150萬,累計病人有600-700萬。中風病人約有34喪失勞動能力,有40%重度殘疾,經搶救治療的存活者5年內有20-47%的復發率。每年中風的醫療費用高達200億元,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 中風的癥狀 突然出現一側肢體麻木,軟弱無力;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聽不懂講話;一側或雙側視力喪失或模糊、視物旋轉或平衡障礙;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伴有意識障礙或抽搐。
(記者 施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