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師處方用量6~12g。
2.女貞子10g、旱蓮草10g、何首烏10g、熟地10g。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15劑。用于須發早白。
3.女貞子60g、黃酒500g或女貞子1000g、米酒1000g。浸泡7天后服,每次一小杯,每日1~2次。用于神經衰弱。
4.女貞子12g、桑椹15g、
制首烏12g、旱蓮草10g。水煎服。用于肝腎不足之眩暈,骨蒸勞熱,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
5.女貞子、枸杞、熟地各等量泡酒服用。用于肝腎陰虛、精血虧虛之視物昏花、目暗不明等證。
6.女貞子250克、冰糖50克。女貞子、冰糖打碎,加米酒1000克密封浸泡1個月以上,壓榨濾去藥渣,每次空腹飲30~60mL,早晚各服1次。用于
陰虛內熱,頭暈耳鳴,視物昏花,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亦用于滋補強壯,強精養顏。
7.女貞子適量,長時間煎服。用于慢性肝炎。
8.女貞子適量。研末制成15克重蜜丸,每日1次,1個月為一個療程。用于降血脂。
9.女貞子、旱蓮草各15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連服10日。用于冠心病、高血壓病。
10.女貞子6克,搗碎,綠萼梅、橘絡、綠茶各3克,混勻,沖沸水頻飲。用于梅核氣。
11.女貞子60克、旱蓮草30克、桑椹30克。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1次10丸,1日2次,鹽開水沖服。用于腎陰不足所致之眩暈。
12.女貞子10克、黑芝麻10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1日1劑,水煎分2~3次服。用于眩暈。
13.女貞子12克、生地18克、小黑豆20克。1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肝陰不足之眩暈。
14.女貞子9克、五味子6克、黨參9克、當歸15克、桑枝30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用于面神經麻痹(肌束震顫)。
15.女貞子18克、旱蓮草15克、桑椹30克、蜜炙遠志5克。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用于不寐(睡不著)。
16.女貞子24克、炒棗仁15克、潼蒺藜12克、天麻4.5克、枸杞9克、桑椹9克、夜交藤9克、菊花9克、白芍9克、
珍珠母30克、煅磁石30克、全蝎2只、蜈蚣1條。先將全蝎、蜈蚣研為細粉,再將余藥水煎,用煎液沖服藥粉,每次4克,1日2次。用于神經衰弱。
17.女貞子18克、墨旱蓮18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用于高血壓病。
18.女貞子、旱蓮草、丹參各100克。共研為細末(或水泛為丸),每日早、晚各服6克。用于油風,脫發。
女貞子蜂蜜飲
[原料] 女貞子20克蜂蜜30克
[做法] 先將女貞子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調入蜂蜜即可。
[用法] 上下午分服。
[功效] 滋補肝腎,軟化血管。主治肝腎陰虛型動脈硬化,癥見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遺精,便秘等。
[按語] 本方甘涼清補,性質平和,長期服用無副作用。中醫將女貞子
[1]視為可藥可食的養陰佳品。女貞子具有抗動脈硬化作用,對實驗性主動脈特別是冠狀動脈脂質斑塊的形成有消減作用,女貞子所含的亞油酸也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蜂蜜具有擴張血管,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作用。經臨床觀察,本食療方對改善老年動脈硬化患者之眩暈、視力減退等自覺癥狀的效果較為明顯
膳食營養營養知識
女貞子知識介紹:
該品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枝葉,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燙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女貞子果實呈卵形、橢圓形或腎形,長6至8.5毫米,直徑3.5至5.5毫米,表面黑紫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體輕,外果皮薄,中果皮稍厚而松軟,內果皮木質,黃棕色,有數條縱棱。破開后種子通常1粒,腎形,紫黑色,油性。無臭,味甘,微苦澀。以粒大、飽滿、色黑紫者為佳。
女貞子補充信息:
該品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女貞子、酒婦貞子、鹽女貞子、醋女貞子,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酒、鹽、醋女貞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女貞子適合人群:
脾胃虛寒及腎陽不足者禁服。
女貞子食療作用:
味甘、苦,性涼。歸肝、腎經。質潤降。
滋補肝腎,滋陰血,清虛熱,烏發明目。主治腰膝酸軟,頭昏目暗,遺精耳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心煩盜汗,消渴淋濁,月經不調。
女貞子做法指導:
清虛熱宜生用,補肝腎宜制用。美容藥膳
女貞子酒
[原料] 女貞子2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制法] 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將女貞子洗凈,蒸后曬干,放入低度白酒中,加蓋密封,每天振搖1次,1周后開始服用。
[用法] 每日1至2次,每次1小盅。
[功效] 補益肝腎,抗衰祛斑。
[主治] 老年脂褐質斑。
[按語] 女貞子為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女貞子配伍成口服的低度酒劑食療,可使活血祛斑,補益肌膚,強身抗衰的作用更明顯。食療價值
性能:味甘、苦,性涼。能補養肝腎,明目。
參考:含齊墩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櫚酸、甘油酸。
有增強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作用;有強心、利尿及保肝、止咳、緩瀉、抗菌、抗癌等作用。
用途:用于肝腎陰虛,腰酸耳鳴,須發早白;眼目昏暗,視物昏暗;陰虛發熱。
附方
1.桑椹二至膏:桑椹、女貞子、旱蓮草各等分。加水煎取濃汁,加入約等量的煉蜜,煮沸收膏。每次食1~2匙。
源于《醫方集解》(改二至丸為膏)。本方以女貞子,桑椹補肝腎、滋陰血,以旱蓮草增強其功能。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須發早白。
2.二子菊花飲:女貞子、枸杞子各15g,菊花10g。煎水飲。
本方以女貞子、枸杞子補肝腎、明目,以菊花養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眼目干澀,視物昏花,或視力減退。
3.二綠女貞茶
綠萼梅、綠茶、橘絡各3g,女貞子6g。先將女貞子搗碎后,與前三味共入杯內,以沸水沖泡即可。每日1劑,不拘時飲服。功能養陰利咽,行氣化痰。對肝腎陰虛,虛火上浮,氣郁痰結之咽痛不適,咽喉異物感,飲之有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