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立秋已過,雖然說白天的氣溫仍舊較高,但是早晨和晚上卻沒有盛夏那樣潮濕悶熱,而是更涼爽了一些,讓人也感到舒服一些。秋季是收獲的季節,而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期,因此更具秋季的特點,我們這個時候要以養收為原則,掌握下面六個要訣。
入秋養生以收為主 中醫推薦6要訣 咽津。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現口干舌燥等不適。《道藏·玉軸經》提出,“真液養真陰”,就是教大家咽津,具體方法為:舌頭在嘴里攪動,以刺激唾液的產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忌悲。中醫理論認為,秋天對應的臟器是肺,悲傷容易傷肺。反過來,肺氣虛了,機體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產生悲傷的情緒。所以,秋天自我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舒暢,切忌悲觀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盡量收斂神氣、平和心態,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潤肺。秋天的飲食強調滋陰潤肺。《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就是說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蘿卜、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陰潤燥。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潤肺。 精彩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