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土土的家常菜很受顧客歡迎,家常菜的味道讓人感覺到家的溫馨。為您介紹幾款養生養顏的家常菜,讓簡單的家常菜流露出親情的味道。
百葉結紅燒肉 原料:紅燒肉300克,魔芋絲200克,百葉結100克,冰糖3克,豆豉5克,啤酒300克。 調料:料酒、生抽各4克,老抽2克,桂皮1塊,丁香2粒,八角2顆,花椒20粒,香葉1片,蔥、姜、蒜各2克。 制作: 1. 紅燒肉冷水下鍋,放入花椒、八角、蔥段、姜片、料酒,燒開焯水,撇去浮沫撈出備用;豆豉用水清洗稍稍浸泡。 2.小火把鍋稍弱熱,放入五花肉,煎出一部分油脂;下入冰糖,使之溶化,烹入料酒,放入蔥段、姜片、豆豉煸香,放入其他原調料燉熟即可。
農家小炒肉 原料:五花肉400克,紅、青尖椒200克,干紅椒50克,蒜瓣5粒,小蔥3根。 調料:鹽、白砂糖各3克,料酒5克,高湯100克,生抽、老抽各4克,濕淀粉10克,色拉油30克。 制作: 1. 蒜去皮切丁;紅、青尖椒及干紅椒洗凈去蒂、去籽,切環圈狀;小蔥洗凈,去蔥須切末;五花肉切薄片備用; 2.炒鍋燒熱,注入油,下肉片煸炒,炒至表皮焦香出油,盛出肉片備用; 3.鍋留底油,下蒜瓣丁煸炒,下紅、青尖椒煸炒,煸炒至椒皮稍微起皺起皮,下入干椒圈煸香;五花肉片下鍋翻炒均勻,往鍋內噴少許料酒,調入白砂糖、鹽、生抽、老抽,翻炒均勻,分次調入高湯,烹至透味,加入濕淀粉勾薄芡,起鍋前撒入蔥末翻炒兩下即可。
酸甜排骨 原料:排骨900克,青椒和胡蘿卜各100克。 調料:白醋60克,白糖40克,番茄漿60克,生姜5片,蒜5瓣,鹽4克,生抽30克,生粉300克(腌排骨時放一點點,其他的是排骨下鍋前用來拍粉的)。 做法: 1.排骨切小段,沖凈血水瀝干,用鹽、生抽、姜、蒜、生粉腌1個小時以上;青椒和胡蘿卜切小塊,用開水焯一下斷生;把排骨拍上一層生粉,抖掉多余的生粉; 2.小鍋里放油,加熱至冒煙,把排骨放進去,大火炸1分鐘,轉小火把排骨炸熟,最后再開大火,炸半分鐘逼出油,撈起瀝干油,晾涼; 3.將白糖、白醋、番茄醬一起放進鍋里,加入60克水,煮成濃稠狀的酸甜醬;放進排骨、青椒、胡蘿卜翻炒均勻,讓每一塊排骨都粘上酸甜醬汁即可。 秋耳熘蘿卜丸子 原料:紅皮蘿卜200克,發好的水晶粉、手切五花肉餡各100克,發好的秋耳120克,花瓣1克。 調料:地瓜粉15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蔥末、姜末、蒜末各5克,A料(鹽、芝麻油各6克,王守義十三香粉、花椒粉各3克,蔥姜水50克,雞粉10克),B料(鹽、胡椒粉各2克,美極鮮味汁、香醋各3克,白糖1克),濕淀粉5克。 制作: 1.紅皮蘿卜洗凈,剁成粒,加入剁碎的水晶粉、五花肉餡、地瓜粉、A料調勻;秋耳焯水。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擠好的、直徑為3厘米的蘿卜丸子,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3.鍋內留底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末、姜末、蒜末爆香,下入秋耳,煸炒出香,放入清水100克、B料,大火加熱1分鐘,用濕淀粉勾芡,放入蘿卜丸子翻拌均勻,出鍋裝盤,用花瓣點綴。 特色:水晶粉、地瓜粉制作丸子,質地松軟,很容易吸收調料的風味。
創新養生鍋包肉 原料:豬里脊肉400克。 調料:A料(蘋果醋100克,白糖150克,蜂蜜、橙汁各50克),鹽6克,橄欖油10克,小料(蔥絲、姜絲、蒜片各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濕淀粉50克。 制作: 1.豬里脊肉切成厚薄均勻的12片,加入鹽腌制10分鐘,裹勻濕淀粉,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2.鍋內放入橄欖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下入A料,小火炒至白糖融化,放入肉片,翻炒均勻,出鍋裝盤。 特色:鍋包肉是東北人非常喜歡的傳統菜。以往在制作時,都是加入番茄醬、白糖、白醋調味,現在用蘋果醋、蜂蜜、橙汁、白糖調味,口味升級了,菜肴更熱銷了。
淮河第一鮮 原料:白蘿卜絲300克,刀板香250克,河蚌肉200克,油菜50克,蔥花5克。 調料:A料(蔥、姜各15克,花雕酒30克,白胡椒粒3克,鹽5克),B料(蔥、姜各10克),熟豬油30克,大豆油20克,姜片、雞粉、雞汁各10克,高湯400克,鹽5克。 制作:1.白蘿卜絲洗凈,用清水略微浸泡,撈出大火焯水,控干水分后放入容器內墊底。 2.刀板香洗凈,放入盤中,下入B料,上籠大火蒸熟,取出切成5×3×0.3厘米的薄片。 3.河蚌肉洗凈,放入高壓鍋內,倒入清水500克,下入A料,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壓制5分鐘,快速散氣后將河蚌肉撈出,切成薄片。 4.鍋內放入熟豬油和大豆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姜片爆香,下入刀板香,中火煸炒出香味,倒入高湯和河蚌肉,用剩余的調料調味,湯汁燒開后出鍋,倒入墊有白蘿卜絲的容器內,撒入蔥花,用焯水后的油菜點綴,上桌后點燃容器下的酒精,加熱食用。 特色:燒河蚌是款經典老菜,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用肥美的刀板香來增加河蚌肉的潤滑感,用白蘿卜絲來增加河蚌的鮮味,用特制的容器來增加菜肴的附加值。菜肴上桌后,濃郁的鮮味散發出來,非常誘人。
香蔥茜欖炒肥牛 原料:肥牛250克,香菜梗、小香蔥各200克。 調料:生粉20克,A料(姜片20克,美極鮮味汁10克,鹽、味精各2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美極鮮味汁15克,一品鮮醬油、姜片、蒜片、雞粉、胡椒粉、花雕酒各5克。 制作: 1.肥牛洗凈,切成8×4×0.3厘米的薄片,拍生粉;香蔥、香菜梗分別切成長8厘米的段。 2.鍋內放入清水500克,下入A料燒開,放入肥牛,快速焯水,撈出控水;另起鍋放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再放入肥牛,快速滑油,出鍋。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姜片、蒜片爆香,下入肥牛、美極鮮味汁、一品鮮醬油、香菜梗、香蔥段大火爆香,用雞粉、胡椒粉、花雕酒調味,快速翻炒出鍋,裝入盤中即可。 特色:這道菜將芫爆和蔥爆合二為一,用香菜和香蔥爆炒肉質細嫩、肥美的肥牛,成菜色澤碧綠,香味十足。
牦牛肉撈粉絲 制作/朱傳文 粉絲煲是冬季食客的最愛,這道菜以低成本的粉絲為主料,搭配少量的牦牛肉烹調而成,入口干香,回味無窮。 原料:水發龍口純綠豆粉絲300克,牦牛里脊肉50克,包菜80克,咸蛋黃1.5個(切碎),雞蛋黃2個,干蔥末、青椒米、紅椒米、蔥花各5克。 調料:濃湯300克,A料(辣鮮露、美極鮮味汁、蒸魚豉油各3克,豆瓣醬、李錦記蒜蓉辣醬、辣妹子醬各5克),XO醬15克,鹽7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100克)。 利法:1.牛里脊切成10×1×1厘米的絲,加鹽2克,腌5分鐘。 2.將泡好的粉絲加濃湯和鹽5克拌入味。 3.鍋炙好,放入色拉油4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XO醬、粉絲,用小火邊炒邊翻拌,直至粉絲有點干爽,出鍋。 4.將牛肉滑油出鍋;雞蛋黃用色拉油20克炒成“桂花”。 5.鍋里下入色拉油2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干蔥末、青椒米、紅椒米炒香,再放入咸蛋黃碎翻炒,最后將剩余的原料(蔥花除外)放入,大火翻勻,用A料調味,出鍋裝盤,撒蔥花上桌。 點評:此菜不錯,確實是低成本高毛利的好菜,建議改用沙鍋來盛裝,因為冬天天氣比較涼,菜肴很容易變涼,冷了菜肴的口味就會大打折扣。
粒粒麥香骨 制作/朱傳文 利由:燕麥仁的加入讓這款菜肴更具人氣,豐富的營養、香辣的口味、脆爽的質感,是它抓住食客的理由。 原料:袋裝孜然脆骨350克,燕麥仁150克。 調料: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辣椒面、鹽、味精、小米椒各5克,花椒油、芝麻油各15克,線辣椒碎、老干媽香辣醬、孜然粉各3克。 利法:1.袋裝孜然脆骨改成2.5厘米見方的塊,略微清洗,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小火炸至表皮起酥出鍋;燕麥仁洗凈,加入清水沒過表面,上籠旺火蒸制30分鐘。 2.鍋內放入色拉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燕麥仁,小火炒至半干,下脆骨和剩余的調料大火炒勻,出鍋裝盤即可。 關鍵:燕麥仁不用蒸得太爛,以免炒制后質地太粘。 點評:做法簡單,口味也不錯,燕麥仁最好加清湯蒸制,這樣才能保證它有足夠的鮮味。
鮮花椒辣香雞 制作/周勇濤 很家常的菜肴,酸辣的口味加上鮮花椒的麻香,普通菜也能成為狀元菜。在普通雞菜的基礎上,增加了金針菇、云耳等配料,讓菜品看上去豐富多彩,增加了菜品的附加值。 原料:剔骨雞腿肉片400克,金針菇150克,云耳200克,芥藍100克,青、紅美人椒共50克。 調料:腌料(蒜蓉、米酒各100克,圓蔥50克,香菜20克,生抽10克,八角5克),雞蛋清1個,淀粉、鮮花椒、蔥油各30克,黃椒醬50克,辣妹子醬10克,高湯350克,A料(雞精10克,白糖5克,味精6克,雞汁3克,白醋15克,胡椒2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 利法:1.雞腿加入腌料先腌30分鐘,取出用清水沖凈料渣,吸干水分,加蛋清、淀粉拌勻,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2.芥藍、金針菇、云耳分別放入沸水中焯透,取出放入盤中墊底。 3.鍋內下入蔥油20克,燒至七成熱時,將黃椒醬、辣妹子醬炒香,加高湯,下入A料、雞肉,小火煨10分鐘,取出放入容器內。 4.鍋下蔥油1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鮮花椒和青、紅美人椒,小火炒香,出鍋倒入容器內。
蔥烤帶魚 制作/馮建軍 此菜做法非常簡單,家常原料—帶魚經過烤制的方法烹調而成,帶有濃郁的蔥香味,給客人一種全新的味覺體驗,裝盤簡潔大方,給人一種上檔次的感覺。 原料:凈帶魚400克,大蔥50克,小蔥80克,13孔竹籬1張。 調料:腌料(大蒜5克,生姜30克,圓蔥、香菜、八角各10克),鹽10克,味精8克,白糖5克,米酒20克。 利法:帶魚處理干凈,切成長段,加入腌料(提前拍碎)、鹽、味精、糖、米酒腌制30分鐘。竹籬鋪平,依次放入大蔥、帶魚和小蔥,穿好后放入烤箱內(面火260℃、底火260℃),烤制12分鐘。 點評:帶魚的做法很簡單,利于快速出菜。 去「外婆家」吃飯,唯一的頭疼的就是排隊難!一到飯點,門口總是排滿了人,只得望隊興嘆。不如我們回到家里自己動手做吧,味道同樣超級靈!今天就教大家10道外婆家最受歡迎的菜肴,周末可以喊朋友來家里搓一頓「外婆家」!不用等位哦~! 【茶香雞】 用料:童子雞一只、嫩姜少許、小蔥數根、金華火腿一長片、鮮細筍三根、干香菇三朵、蜂蜜少許、老抽少許、生抽少許、糖少許、鹽少許、黃酒少許、優質茶葉一湯匙、清水適量、色拉油少許、牙簽 做法: 1.童子雞宰殺,去內臟,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蔥姜切成絲備用,部分小蔥打成蔥潔備用。茶葉放于較大碗中,用熱水充分泡開,備用。干香菇充分泡發備用。 2.鍋中加水,放入點滴色拉油和少許鹽,加入整雞煮沸后,撈去浮沫。水開后再煮三分鐘左右撈出,沖冰水,放涼。 3.火腿、筍,香菇切成絲,連同蔥絲和姜絲放入雞肚子中,用牙簽封口。 4.足夠大的砂鍋中倒入泡發香菇時的水,其中加入少許鹽、糖、黃酒、生抽、蔥結,水沸后,放入封好口的雞。稍加燉煮。 5.將泡好的濃茶,略去茶葉,備用。取出的茶葉備用。 6.等雞燉至湯汁漸收,雞肉糯軟時關火。取出雞,放于較深的碗中。在雞身上涂一層老抽,一定要均勻,確保上色效果。涂完老抽后,涂一層蜂蜜。 7.鍋中放入較多色拉油,油溫9成時,關火,取一勺淋于雞上。 8.繼續開火,將淋完油的雞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取出放回砂鍋中,倒入濃茶汁液繼續燉,至湯汁收攏。 9.泡過的茶葉放入一小勺油中稍加炸制,待起香后將茶葉連同油一起倒在燉完的雞上。完成。 小貼士: 1.雞最好不要太大,不容易處理。 2.處理雞的時候,請不要剪去屁屁,否則肚子沒法合攏,里面的東西放不牢的。 3.炸完之后一定要瀝油。濃茶起到去油的作用,因此茶葉一定要較多,茶水要濃。 4.這道菜雖然要用油炸過,但經過茶水的燉制,菜品不會有油膩感。
【紅燒肉】 用料:五花肉、雞蛋、冰糖、醬油(生抽和老抽)、料酒 做法: 1.五花肉清洗切塊后放入冷水里煮開后焯水 2.拿出備用 3.熱鍋冷油放一小塊冰糖炒到有點焦色 4.開小火加入五花肉翻炒 5.加入生抽和老抽翻炒 6.加入料酒再翻炒 7.鍋里加水沒過肉,煮開后改小火先煮30分鐘 8.雞蛋在另一個鍋里煮熟后放入冷水里再拿出剝殼 9.在雞蛋上豎著劃幾刀后放入鍋中 10.先開大火,讓湯水翻騰給雞蛋上色,然后改中小火再煮5分鐘就可以了 11.出鍋了
【麻婆豆腐】 用料:豆腐1塊、郫縣豆瓣、肉沫50克、花椒粒 10顆、辣椒粉、花椒末、胡椒末、水淀粉、小蔥 做法: 1.準備材料,小蔥切小段 2.鍋中熱油,炒熟肉沫,盛起來擱置 3.鍋中再備油,炒香豆瓣 4.加入水,再放入花椒粒、辣椒粉、胡椒末,小火煮7分鐘,加入炒好的肉沫 5.豆腐劃成小塊放入 6.煮幾分鐘即可 7.倒入水淀粉,再煮開湯汁 8.盛起來,撒上花椒末,再撒上蔥花即可
【西湖醋魚】
用料:鱸魚一條約500克、醬油15克、紹酒10克、姜末2.5克、糖15克、淀粉20克、醋20克 做法: 1.將洗凈的鱸魚從尾部剖成兩片,在帶魚骨的魚片上劃三刀 2.鍋內放置1500毫升清水,旺火燒開,先將帶骨的魚片入鍋,后將無骨魚片入鍋,待水開時,繼續燒制2~3分鐘,用筷子輕輕扎入帶骨魚片的頜下部,如能扎入即熟,撈出瀝去湯水裝盤 3.鍋內留原湯200毫升,加入醬油、紹酒、醋燒開,淋入濕淀粉,邊淋邊攪動湯汁,待湯汁濃稠時,加入糖攪勻關火 4.將湯汁澆遍魚身,撒上姜末即可 小貼士: 傳統做法用草魚,餓養,去腥燒制,改用鱸魚,一是刺少,二較少腥味。
【宋嫂魚羹】 用料:桂魚1條、姜10克、料酒10克、清雞湯500克、紹興黃酒3克、醋15克、金華火腿2片、水發香菇20克、蛋黃1個、油30克、鹽1勺半、雞精半小勺、白胡椒粉適量、生粉1小勺、清水適量 做法: 1.活桂魚剖殺清洗干凈,抹少量鹽加生姜、料酒腌漬15分鐘 2.放入燒上汽的蒸鍋中,蓋上蓋子猛火蒸10分鐘 3.金華火腿切絲,水發香菇切絲,將蒸好的魚取出魚肉撥成絲 4.鍋內倒適量清雞湯,加入油、紹興黃酒和姜末,下入香菇、火腿絲煮沸后下入魚肉 5.加鹽、雞精、白胡椒粉,煮至再次沸騰時,加適量水淀粉勾芡 6.雞蛋取黃打入碗中 7.打散后下入鍋中 8.快速攪散后關火 小貼士: 1.清雞湯可用其它高湯代替,如果沒有高湯,清水亦可,只不過鮮味會淡一些; 2.正宗的做法中應該還要加入少量冬筍絲,我買材料的時候忘記了所以沒有加,如果喜歡筍的朋友可以加一些,記得要切成很細的絲就行了; 3.桂魚取肉時記得要先除去魚皮,魚皮煮入湯中會很腥,同時黑黑的也會影響成品賣相; 4.桂魚也可用鱸魚取代,但最好不要用草魚等魚的魚肉,一是肉質不嫩,二是魚肉帶腥,三是不好除刺。
【小炒有機菜花】 用料:有機菜花一棵、鮮紅辣椒兩根、大蒜三瓣、蔥少許、花椒十幾顆、老干媽豆瓣醬兩小勺、鹽、生抽、花生油 做法: 1.將有機菜花洗凈,掰成小朵。 2.把有機菜花焯水,燙一下就可以撈出來了。水里加少許鹽,可以讓菜花變脆變綠,且更容易熟。 3.大蒜切末,蔥切成蔥花,鮮紅椒切絲 4.油鍋燒熱,放花椒,煸香后撈出(不撈也可以啦),再放入蒜末、蔥花炒香 5.放入鮮紅椒絲和菜花,翻炒 6.加入老干媽豆瓣醬,翻炒均勻 7.加入鹽和生抽,翻炒出鍋 小貼士: 有機菜花性涼、味甘;可補腎填精、健腦壯骨、補脾和胃。
【綠茶佛餅】 用料:面粉500克、糖漿200克、色拉油150克、芋泥或鳳梨陷適量(充填餡料,依個人口味)、綠茶粉50克、芝麻適量、水適量、圓形模子一個、刮刀一把 做法: 1.面粉在桌上攤成圓圈(中間圓圈留大點,以方便后面加料加水),圈中倒進綠茶粉。 2.倒進糖漿和色拉油。 3.順同一方向將所有原料和勻。 4.輕輕抓搓成面團。 5.分劑搟成圓餅。做好成品后每個大概30g,皮20g左右即可,喜歡餡料多的就多加餡料減少皮的用量,但餅皮不可太薄,太薄則失去了應有的口感。 6.用刮刀將芋泥(或鳳梨餡)包進餅皮,將口捏緊。 7.模子里面刷點油,放進帶餡面團。 8.四周壓密實,厚度需與餅模水平,以免倒扣時餅塌陷。(厚度在25px以內) 9.倒扣出來,在餅的圓周滾上一圈芝麻。 10.放入溫油(150—160℃左右)中,煎3一5分鐘至金黃,即可食用。或放進烤箱200℃烤10分鐘即成(因烤箱不同,具體時間自己掌握)。
【青豆泥】 用料:新鮮豌豆、牛奶、豬油(可用色拉油或黃油代替)、糖 做法: 1.豌豆加水煮開轉小火,煮15分鐘左右,煮至豌豆軟爛 2.煮好的豌豆放涼 3.用手反復抓洗豌豆,使豆殼和豆泥分離 4.淘米的籃子放在一個干凈的盆上,把抓洗好的豌豆連水一起倒進去,把豆殼過濾出來。(如果有比較大的篩網,可以直接用篩網淘洗。我只有小的篩網,所以先用淘米籃子洗一遍,后面洗的時候更加方便些。) 5.過濾出來的豆殼,再用清水沖洗幾遍,把豆泥徹底沖洗到水里。沖洗下來的水和第一次的倒在一起。(沖洗的時候,水盡量小一點,不然盆里積下的豆泥水會太多。) 6.繼續用細篩網過濾豆泥水。 7.篩網過濾出來的豆殼同樣用清水沖洗幾遍。 8.過濾出來的豆殼很干凈,幾乎沒有豆泥 9.洗出來的豆泥水。(中間如果洗出來的水太多了,可以像這樣沉淀一會,然后倒掉些上面的清水。) 10.豆泥水倒入布袋里擠干水份即可 11.豬油入鍋燒化 12.下入豆泥 13.豆泥炒散后調入糖 14.倒入適量牛奶,炒勻即可。(要炒的稀一些,青豆泥很容易漲干。)
【冰桔茶】 用料:青桔4顆、綠茶葉2g、果糖50-60ml、熱水500ml、冰塊適量 做法: 1. 綠茶葉倒入耐熱的杯中,加入開水 2. 泡開茶葉得到綠茶后,室溫冷卻晾涼后放入冰箱降溫制成冰鎮綠茶 3. 青桔對半切開,一杯500ml的冰桔茶,用3-4顆青桔就可以了 4. 青桔切開后,取2個青桔,把汁擠入杯子,另外2個,不用擠汁,直接扔進杯里。因為擠過汁的青桔再加過水后會浮到水面,而沒記過汁的會沉入瓶底,這樣上下都有青桔,會比較好看 5. 此時加入果糖 6. 把冰鎮好的綠茶倒入杯子里 7. 喝之前放入冰塊,冰桔茶就做好了 小貼士: 1.青桔建議選擇海南青桔,汁多也更加酸甜。
【西湖牛肉羹】 用料:牛里脊 香菇 香菜 蛋清 姜 鹽 料酒 香油 淀粉 白胡椒粉 做法: 1.牛肉剁成小粒,加料酒腌一會兒 2.香菜、香菇、姜切末 3.燒一鍋水,水開后下入牛肉,洗去血沫后盛出 4.鍋內重新放水,下入牛肉、香菇和姜末 5.水燒開后略煮一會兒,調入鹽、白胡椒粉,倒入水淀粉勾芡 6.慢慢倒入蛋清攪拌成絮狀,撒香菜,淋上香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