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稱福祿壽三星,為:“紫薇龍德福祿壽三星君”,是中國民間非常崇信的神,認為福是人的運氣,祿是財富,壽是人的健康。 福、祿、壽在民間流傳為天上三吉星。福,懷抱嬰兒表示五福臨門;祿,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祿;壽,手捧壽桃意為長命百歲。民間喜歡把福、祿、壽三星作為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長壽的祝愿。
福神 —— 一品上元天官賜福大帝,民間傳說福神原為歲星,即木星,后逐漸人格化,一說源于太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為天官賜福之說。一說福神為唐道州刺史陽城,因其有抵制進貢侏儒的善政,遂被尊為福神。
祿神—— 輔元開元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是掌管文運官運、功名利祿的神靈。古代做官和科舉考試直接相關(guān),科舉考試又與文人讀書寫文章直接相關(guān),所以祿神不但受到官場人士的敬奉,也受到崇尚文化的老百姓的喜愛,成為民間的吉祥神,也成為文神。祿神與福神、壽神一起在中國民間受到尊奉。民間也有把祿神當(dāng)作送子之神的,民間戲曲便有“祿星送子下祥云”的唱詞。因為“鹿”與“祿諧音”,在中國的年畫、風(fēng)俗畫和吉祥畫中一般用“鹿”來象征“祿”。
壽神——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為福祿壽三星之一,又稱南極仙翁。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后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明代小說《西游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警世通言》有“福祿壽三星度世”的神話故事。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持杖,額部隆起。常襯以鹿、鶴、仙桃等,象征長壽。
1995年 中國澳門 S75 傳說與神話二 — 觀音 設(shè)計者 :潘錦玲 發(fā)行量:30萬套
白衣觀音、鰲頭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 4連
觀音是隨著佛教而進入中國的。觀音進入中國后,受到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發(fā)生了一連串的變化。最大的變化是觀音的性別由男性變?yōu)榱伺浴S^音在印度佛教中原是男性打扮,初傳入中國時也是男性打扮。如敦煌佛畫中的許多觀音像都具有男性特征,有的還有兩撇胡子。《華嚴(yán)經(jīng)》則直接描繪了觀音作為男性的威武的形象。有童子到普陀山拜見觀音,“見巖谷林中金剛石上,有勇丈夫觀自在,與諸大菩薩圍繞說經(jīng)”。當(dāng)然,佛教中的菩薩雖為男性打扮,其實都是既無生死,也無性別的。為了說法的需要,菩薩可以變換性別,尤其是為了方便對女信徒說法,則可以變?yōu)榕浴S^世音有三十六種變化,變?yōu)榕跃褪瞧渥兓弧!独銍?yán)經(jīng)》 說:“觀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子好學(xué)出家,我于彼前見比丘尼身,女王身,國王夫人身,命婦身,大家童女身,而為說法。’”觀音能以不同的性別、不同的身份來向不同的人說法,是因為她能作多種變化。佛經(jīng)上說,她能作三十六種變化,有六觀音、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之說,又有千手千眼觀音之變相。觀音的變化多端,使得她能及時“普救眾生”,當(dāng)人們遇到麻煩,一念到她的名號,她便能立即變化成合適的身份降臨。觀音是可變的,這就為她進入中國后變化為地地道道的女性提供了前提條件。
鰲頭觀音,又稱龍頭觀音(辟支佛身)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yīng)化身之一。相傳東海有一種頭像龍身像龜?shù)墓治锝?jīng)常危害人間。觀音菩薩知道后,大發(fā)慈悲之心,決定為民除害,便來到東海將怪物降伏,并躍上龍頭怪物的背上現(xiàn)出寶相。于是,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的百姓便塑了一尊腳踏龍頭怪物的觀音菩薩像供奉起來。表示觀音菩薩法力無邊,樂于為民除害,保佑眾生安居樂業(yè)。
白衣觀音,佛教把觀世音形象塑造得很莊嚴(yán),既神圣,又慈祥,給人以可敬可親的感覺。據(jù)認為,《圖畫普門品》中描繪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三身”,以白衣觀音的形象,最使人肅然起敬。這尊像又名“大白衣”、“白處觀音”。因其身穿白衣,又在白蓮之中,因而就其衣飾名為“白衣”,就其住處名為“白處”。白衣顯示圣潔、淳凈的菩提之心。《大日經(jīng)疏》說:“半拏啰嚩悉寧,譯云‘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
1995年 中國澳門 S75M 傳說與神話二 — 觀音 設(shè)計者:潘錦玲
發(fā)行量:22.5萬枚 小型張:千手千眼觀音
北宋年間有傳說說觀音原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第三個女兒,名叫妙善。楚莊王為大女兒妙清、二女兒妙音分別擇文、武狀元為婿,又打算為三女兒妙善招一位夫婿進宮,以繼承王位。妙善自小吃齋信佛,根本不愿成婚,一心想削發(fā)為尼。楚莊王施之以家法,妙善寧死不從。楚莊王盛怒之下,命她飲劍自刎。但劍在她的脖子上,不僅沒有傷害她,反而自斷成上千節(jié)碎片。狠心的父親又下令把她悶死,讓她的靈魂下地獄。管地獄的閻羅王卻又使她在南海普陀山復(fù)活(普陀山在浙江省杭州灣外的東海中),復(fù)活時站在普陀山一水池中的蓮花上。妙善在普陀山修佛道,終成菩薩。
后來,楚莊王病重,生命垂危。妙善不念舊惡,化為一老僧前來獻治病藥方,藥方要求用親人的手和眼入藥。老僧指示可到南海普陀山得山寺去取這種藥引子。派去香山寺取親人的手和眼的人竟然獲得了菩薩施給的手和眼。這種藥果然靈驗,楚莊王終于獲得救治。楚莊王病愈后,親自到普陀山香山寺謝恩,才知道獻出手和眼的菩薩正是三女兒妙善,內(nèi)心十分愧疚。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表達對兒女的懷念,竟令天下最好的能工巧匠為女兒塑造一尊“全眼全手觀音像”。可是工匠們聽成了“千眼千手觀音像”,竟雕塑出了一座千眼千手觀音像,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見到的那種觀音塑像。關(guān)于千眼千手觀音像,還有一種說法:觀世音在過去“無量億劫”從千光王靜住如來受“大悲心陀羅尼”,發(fā)誓要發(fā)大慈大悲,普度天下眾生于水火之中,超脫世人于塵世之外,于是長出多眼多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所謂二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種有情存在環(huán)境,包括四洲、四惡趣、六欲天等),而成千手千眼。
1996年 中國澳門 S83 傳說與神話三 — 土地、財神、灶君
發(fā)行量:27萬套(郵票),S83M 小全張:22.5萬枚 設(shè)計者 :潘錦玲
土地公 —— 福德正神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一零二歲辭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變,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過了不久,即由貧轉(zhuǎn)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亦有說在他死后,接任的稅官上下交征,無所不欲,民不堪命。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的好處,念念不忘,於是建廟祭祀,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
財神 主管財源的神明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道教賜封并不稱為財神,而是在所官職上加封神明。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佛教里也有財神:北方多聞天王和善財童子。現(xiàn)代,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還推出了網(wǎng)絡(luò)財神和電子財神等。目前,我國民眾供奉的財神主要有七位,分別是:端木賜(子貢: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晉商)、關(guān)公(關(guān)帝閣)、比干(文財神、冀商之祖)、趙公明。
灶君 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開始在民間供奉,及周禮以吁瑣之子黎為灶神等。 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zé)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zé),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于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后再向玉皇上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上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關(guān)灶神」。謝灶之期也分階層,關(guān)于何時謝灶,民間有所謂「官辭三」、「民辭四」、「鄧家辭五」,有稱:忘了辭五,別辭六,就是說,二十三、二十四沒辭,就辭五,但千萬不要辭六了。「官」指官紳權(quán)貴,習(xí)慣于年廿三謝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會在年廿四謝灶,「鄧家」即指水上人,會在年廿五舉行。但是民間百姓大部分會選擇年廿三謝灶,希望有貴氣,取其意頭。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總之,用這些又黏又甜的東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讓他回上天時多說些好話,所謂「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一般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灶君,兩邊貼有對聯(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
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讓他難開口說壞話。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稱之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讓他醉眼昏花,頭腦不清,以使少打幾個小報告。因此,祭灶神象征著祈求降福免災(zāi)的意思。在祭灶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進酒,此時要向灶君誠心禱告,完畢后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后,將舊有的灶君像撕下,連同甲馬及財帛一起焚燒,代表送灶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而焚燒一個用篾扎紙糊的馬,是作為灶神上天的坐騎,還要準(zhǔn)備一點黃豆和干草,作為灶神和馬長途跋涉所需的干糧、草料。此外還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幾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嚀:「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平安」之類的話,目的是祈禱灶王向玉皇上帝奏報這家一年來的種種善事,不要講壞話。送走神明后,可別忘了正月初四(一說除夕夜)把眾神接回來,此之謂「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儀式很簡單,只要在灶臺上重新貼一張新的神。
1997年 中國澳門 S96 傳說與神話四 — 門神 4全 發(fā)行量:150萬套 設(shè)計者:潘錦玲
郁壘、神荼、秦瓊、尉遲恭
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郁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捉鬼,如有惡鬼出來騷擾百性,神荼與郁壘兩便其擒伏,并將其捆綁喂老虎。后來人們?yōu)榱蓑?qū)兇,在門上畫神荼、郁壘,亦有驅(qū)鬼避邪之效果,而流傳至今。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郁壘,民間稱他們?yōu)殚T神。
小說《西游記》里說: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犯了天條,玉皇大帝派魏征在午時三刻監(jiān)斬老龍。老龍于前一天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yīng)。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來,同他下圍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夢斬老龍。老龍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陰魂不散,天天到宮里來鬧,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結(jié)果照樣管用。于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其中執(zhí)锏者即是秦瓊。執(zhí)鞭者是尉遲敬德。

1997年 中國澳門 S96M 傳說與神話四 — 門神 小型張 發(fā)行量:150萬枚
設(shè)計者 :潘錦玲 秦瓊、尉遲恭
1998年 S104 傳說與神話 五 —— 媽祖 發(fā)行量:180萬套 設(shè)計者 :潘錦玲
媽祖出生、媽祖行善、媽祖升天、媽祖濟世
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南唐清源軍(含今泉州莆田)莆田縣湄洲人(今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湄洲島),媽祖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有點失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xiāng)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巖石都發(fā)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
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后,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愿。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yè),平素精研醫(y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zāi),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xiāng)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jīng)常引導(dǎo)人們避兇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xí)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yù)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yù)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1998年 S104M 傳說與神話 五 — 媽祖 設(shè)計者 :潘錦玲,發(fā)行量:180萬枚
小型張 :護海女神
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后屢顯靈應(yīng)于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通靈神女”,廟宇遍海甸。媽祖信仰從產(chǎn)生至今,經(jīng)歷了1000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和道教信仰,它延續(xù)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而且神格越來越高,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達到無人不知,無神能替代的程度。
提到媽祖的顯圣,始于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路允迪出使高麗,“感神功,奏上。立廟江口祀之,(徽宗)賜順濟廟額。”其后,媽祖的加封原因皆為“神霧神濟興、泉饑”,“以神助火焚強寇”(《湄洲嶼志略·卷二·封號》)。 從1156年(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后36次冊封,封號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天妃”(明永樂年間),立廟京師,而至1648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封“天后”。 并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因而民間對媽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所屬宗教為道教。
千年來,在莆田民間保留了不少有關(guān)媽祖的民俗,反映了媽祖信仰的具體特點。其信奉禮俗及媽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漸被民間和道教吸收,形成許多俗例。
2003年 中國澳門 S040 傳說與神話 六 — 梁山伯與祝英臺
設(shè)計者 :廖文暢 發(fā)行量: 40萬套
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臺會訪英臺、馬家逼婚
《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 。其中,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shù),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發(fā)源于魏晉士族文化薈萃的大都會紹興。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shù)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慘愛情所感染。《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羅密歐與茱麗葉》齊名。
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xué)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xué)子祝英臺,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橋結(jié)拜為兄弟,后同到萬松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后,英臺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jīng)師母指點,帶上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后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臺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
2003年 中國澳門 S040M 傳說與神話 六 — 梁山伯與祝英臺 設(shè)計者:廖文暢
發(fā)行量:40萬枚 小型張:哭墳化蝶
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臺被迫含憤上轎。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英臺執(zhí)意下轎,
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東側(cè);又傳:祭拜時,驚雷裂墓,英臺入墳。
梁祝化蝶雙舞。

2004年 中國澳門 S053 傳說與神話 七 — 關(guān)帝 設(shè)計者:吳衛(wèi)鳴
發(fā)行量:32.5萬套(郵票),32.5萬枚(小型張)

關(guān)帝 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關(guān)羽,關(guān)羽(?-220)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漢族,并州河?xùn)|解(今山西運城)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將領(lǐng),自劉備于鄉(xiāng)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lǐng)之一。
在關(guān)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漸被后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guān)公”;又經(jīng)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guān)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guān)羽的事跡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guān)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
歷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把關(guān)羽當(dāng)做“忠義”的化身,關(guān)羽的地位被抬得越來越高,“由侯而王”,“旋而進帝”,最后被尊為“武圣人”。陳隋間,佛都徒假托關(guān)羽顯靈,在當(dāng)陽首建關(guān)廟。唐建中三年(782年),關(guān)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放進武廟,配享姜太公。宋代以后,關(guān)羽便被戴上“武圣”的桂冠。默默無聞了800年的關(guān)羽(如果沒死就被對手敬佩,死后就開始作為武將的榜樣算默默無聞的話),被宋徽宗連升三級: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元文宗封關(guān)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神宗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guān)圣帝君”,又把關(guān)羽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并列。清代皇帝標(biāo)榜關(guān)羽為“萬世人極”,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guān)圣大帝”(《清史稿·禮樂志》),在北京修建了關(guān)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guān)廟,按時奉祀香火。武圣關(guān)公廟數(shù)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圣孔廟。清代一朝,僅北京一地,關(guān)廟就有116座。
千百年來,經(jīng)過歷代統(tǒng)治者的封謚,和戲曲、文學(xué)的演義描述,一個“對國以忠、待人以仁、處事以智、交友以義、作戰(zhàn)以勇”,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完美的關(guān)公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他由“萬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為戰(zhàn)神,財神,文神,農(nóng)神,是全方位的萬能之神,為歷代統(tǒng)治者和百姓萬民,華夏神州與東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2008年 中國澳門 S097 傳說與神話 八 —— 希臘神話
設(shè)計者:鄭文聲 發(fā)行量:25萬套
金蘋果、戈爾迪的繩結(jié)、特洛伊木馬、斯芬克司之謎
金蘋果 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寶物。金蘋果最早出現(xiàn),是在宙斯和赫拉的婚禮。大地女神該亞從西海岸帶回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給宙斯和赫拉作為結(jié)婚禮物,樹上結(jié)滿了金蘋果。宙斯派夜神的四個女兒,稱作赫斯珀里得斯,看守栽種金蘋果的圣園。另外還有百頭巨龍拉冬幫助她們看守。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人間所完成的十二件功績的第十一件,便是取得赫斯珀里得斯和巨龍看守下的金蘋果。赫拉克勒斯在山林水澤女神的指引下,制服了年老的河神涅柔斯,向他問清了在哪里可以找到金蘋果。在取得金蘋果的路上,赫拉克勒斯還從高加索山上釋放了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指點他來到另一位提坦神阿特拉斯背負青天的地方。赫拉克勒斯要求阿特拉斯替他去取金蘋果,在這段時間里由自己替他背負青天。阿特拉斯同意了,他殺死巨龍,騙過看守的仙女們,取回金蘋果后,卻不愿意再背負扛天的重任。赫拉克勒斯假稱要先墊上一塊墊子才能繼續(xù)背負青天,讓阿特拉斯暫時替他一會兒。阿特拉斯接過擔(dān)子的同時,赫拉克勒斯已經(jīng)拿起金蘋果走掉了。
戈爾迪的繩結(jié) 戈爾迪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小亞細亞弗里吉亞的國王,他在自己以前用過的一輛牛車上打了個分辨不出頭尾的復(fù)雜結(jié)子,并把它放在宙斯的神廟里。神示說能解開此結(jié)的人將能統(tǒng)治亞洲。這就是被人們廣為傳說的“戈爾迪死結(jié)”。然而,多少個世紀(jì)過去了,無數(shù)聰明智慧的人面對“戈爾迪死結(jié)”都無可奈何,直到亞歷山大遠征波斯時,有人請他看了看這個古老的“戈爾迪死結(jié)”。經(jīng)過一番嘗試后,亞歷山大揮劍將此死結(jié)劈成兩半,“戈爾迪死結(jié)”也就被破解了。 “戈爾迪之結(jié)”常被喻作纏繞不已、難以理清的問題。
特洛伊木馬 神話中說,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國王珀琉斯和海中女神的女兒忒提斯舉行婚禮,奧林匹斯山上的許多神仙都應(yīng)邀而來了。宴會十分熱鬧。忽然,來了一位怒氣沖沖的女神,她把一個金蘋果扔在桌子上,上面刻著一行“給最美麗的女神”。 扔蘋果的女神是“爭吵女神”。珀琉斯國王本來就不敢邀請她,沒想到她卻自己來了,而且引起一場爭吵。因為女神們都想得到金蘋果,以此證明自己是最美麗的。
于是,眾神的首領(lǐng)宙斯命令女神們到特洛伊去,請一個叫帕里斯的牧羊來評判。為了得 到金蘋果,女神們都給帕里斯最大的許諾:天后赫拉答應(yīng)使他成為一個國王;智慧女神雅典 娜保證使他成為一個最聰明的人;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發(fā)誓讓他娶到全希臘最美麗的女子做妻子。 帕里斯把金蘋果給了阿佛洛狄忒,因為他不要智慧,不要當(dāng)國王,只要一個最美麗的妻子。帕里斯其實也不是真正的牧羊童,是特洛伊國的王子偽裝的。 在阿佛洛狄忒的幫助下,帕里斯拐走了當(dāng)時最美的女子海倫——斯巴達王墨涅依斯的王后。由此,引發(fā)了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的戰(zhàn)爭。公元前十二世紀(jì)初,邁錫尼聯(lián)合希臘各城邦組成聯(lián)軍,渡海遠征特洛伊,戰(zhàn)爭延續(xù)十年之久,史稱“特洛伊戰(zhàn)爭”特洛伊也因此聞名。城市在戰(zhàn)爭中成為廢墟。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即敘述此次戰(zhàn)爭事跡。據(jù)傳說,特洛伊城最后由希臘人用“木馬計”攻破。
斯芬克斯之謎 出名自《俄狄浦斯王》,即一種動物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走路;腿最多時最無能。謎底為人。斯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一個長著獅子軀干、女人頭面的有翼怪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向過路人出一個謎語:“ 什么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 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害死。 俄狄浦斯猜中了謎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慚跳崖而死。 斯芬克斯后來被比喻作謎一樣的人和謎語。
2008年 中國澳門 S097 M 傳說與神話 八 —— 希臘神話 設(shè)計者:鄭文聲
發(fā)行量:25萬枚 小型張 :丘比特與塞姬
丘比特與塞姬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有3個女兒,她們都長得很漂亮,尤其是小女兒賽姬更是美貌非凡。眾人對她贊賞不絕,甚至冷落了愛神維納斯。維納斯心生妒火,找來兒子小愛神丘比特幫忙,要他用神力使賽姬愛上世間最可憎的動物。
然而事與愿違,丘比特非但沒有加害于賽姬,反而被她的美貌傾倒,愛上她。之后,賽姬沒有愛上可怕的動物,也沒有愛上任何人,更奇怪的是居然也沒有人愛上她。倒是她的兩個姐姐先后出嫁了。
賽姬的父親為她的婚事來到阿波羅神廟求助神明。阿波羅按照丘比特的意思告訴他說:“賽姬必須穿上喪服,獨自到山上,她命中的丈夫是一條大蛇。” 賽姬聽了父親帶回來的消息并沒有害怕,獨自上了山。晚上,她被一陣風(fēng)吹到了一座豪華的宮殿前,有聲音對她說,這是為你準(zhǔn)備的。
賽姬在宮殿里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她感到晚上有丈夫和她在一起,但被告知不能見他。過了很久,賽姬的兩個姐姐來到山上,她們久別重逢,非常高興。賽姬帶她們參觀宮殿,用最好的飯菜招待,然而卻換來她們的嫉妒。她們告訴她,她的丈夫不是人,是阿波羅預(yù)言的一條大蛇。賽姬聽了非常害怕,決定違背諾言偷看一下。到了晚上,她趁丈夫睡著后,點上油燈,走到床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床上是一個美少年。她的手在顫斗,不小心一滴燈油掉到少年的肩上,少年醒了,告訴她自己就是丘比特,但因賽姬違約而離她而去。
丘比特回到母親那里養(yǎng)傷,維納斯知道兒子竟然愛上賽姬,大怒。她罰賽姬為奴做苦工,并不讓她見丘比特。一次賽姬被派往陰間為維納斯取物,結(jié)果受困于陰間,昏迷不醒。這時丘比特來到陰間,救活賽姬。最后在天帝宙斯的幫助下,丘比特和賽姬正式結(jié)婚,宙斯還親自拿出仙丹給賽姬,使她吃了長生不老。
2011年 中國澳門 傳說與神話 九 — 白蛇傳 設(shè)計師:潘錦玲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4002-42538470.30.Vj5eL6&id=20804088484

發(fā)行量 :20萬套(郵票+小型張)
2011年中國澳門 傳說與神話九 白蛇傳 小版張
2011年 中國澳門 傳說與神話九 白蛇傳 小型張
2012年 中國澳門 傳說與神話(十 )– 牛郎織女
設(shè)計師 : 廖文暢 發(fā)行量 :20萬套 (郵票+小型張)
2012年 中國澳門 傳說與神話( 十) 牛郎織女 小版張
2012年 中國澳門 傳說與神話( 十) 牛郎織女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