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有變是最近幾年國考申論考試的一大趨勢,這一變化既體現在考試時間的調整、試題數量及分值分配的微調,又體現在材料主題的變化上,與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趨于穩定的命題方式不一樣,國考申論命題方式每年都會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京佳教育申論專家強調:2015年國考申論想要取得高分,就必須充分把握國考的這一變化趨勢,找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 一、把握關鍵內容 讀懂給定材料 2015年國考申論備考一定要秉承申論考試“讀材料+寫答案”的核心思路,將這兩點貫穿復習備考始終。其中,吃透材料、用好材料是作答申論題目的根本原則。因而掌握讀懂給定材料的方法技巧就是應答國考申論必備的核心技巧。 讀懂材料分三個層面。一是讀懂材料的文面意思,這是閱讀的第一個層次,相信所有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都可以達到這一水平。申論考試中第一遍初讀材料基本可以實現這一點。畢竟材料中包含考生需要的要點信息,因此盡可能把握材料的所有內容是申論考試取得高分的前提。 二是讀懂每則材料的內在含義。針對不同材料命題,這是申論命題的特點之一。比如,2014國考副省的試題,五道題目分別針對六則材料中的材料2、材料4、材料3、材料4和5、材料6。作答這些題目,必然需要考生在初讀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把握關鍵詞、關鍵句透過文面意思讀到材料的內在含義。 三是讀懂整體材料的邏輯關系。五道題中壓軸的總是那篇申論文章,同樣也是壓在大多數考生心中的大山。解決這一道題的前提就是考生必須對材料的整體邏輯胸有成竹,仍以2014國考副省為例,材料1雖不直接包含要點,但寫文章是絕對要重點閱讀的,它包含材料討論的核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關鍵對策。同時考生需要在作答其他四道題目的基礎上,整合整篇材料、劃分重點。 二、明確命題意圖 理清作答思路 有針對性的應對2015年國考,就必須正視每年都有可能會出現的新型測查方式。其實,新變化并不可怕。命題方式的變化屬于外在形式的變化,考生需要把握的是這些新形式下面不變的大綱中規定的測查能力。此即要求考生要讀懂題目,明確“命題意圖”。 以2014年國考為例,首次出現的考試題型: 【副省】某地方報紙根據“給定資料4”和“給定資料5”的內容做了一版關于“跟風”的專欄,請你以“告別跟風,走向成熟”為題,為這個專欄寫一篇短評。 【地市】某單位為了解工作人員的生活、工作情況和心理、思想狀態,打算以“給定資料1”中小鄒的情況為案例,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假如由你具體負責這項工作,請設計出該問卷內容所應列出的主要問題。 因為新所以考生會感覺無從下手,相信這種感覺會在2015年的國考中持續。而在緊張的考試中一旦出現心理波動,必然會影響整體作答進度及正確率。因此,京佳教育專家提醒:認真讀題、把握關鍵內容,理清作答思路才是重點。諸如第一題,題干中“專欄”、“以……為題”等字眼,會讓考生誤以為是公文類的試題,過多關注公文的類型、形式等問題。其實,作答此題關鍵在“短評”一詞。而此前考試中尚未出現過此種命題形式,所以初讀此題定會感覺無從下手。其實根據自己平時閱讀文章的積累及對“評論型”文章的理解,明確此類試題測查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就可以理出:概括評論對象、分析評論對象、下結論——作答思路。 三、堅定政府角度 準確書寫答案 如果前兩步都可以順利完成,準確書寫答案自然是水到渠成。許多考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如何“書寫”的疑惑。這一方面是因為考生語言積累的少,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考生書寫方式的標準無從確定。京佳教育申論專家提醒各位考生:閱讀給定資料需要有堅定的政府角度,書寫答案同樣需要有正確的政府角度。 包括申論文章在內的所有申論題目,在選用文字書寫答案時,都需以客觀、準確為基調;措辭上面應避免包含絕對語氣的詞句;呈現方式上應分條書寫。在這里,京佳教育培訓專家提醒:備考申論考試,研究政府文件及領導人講話的表達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這些文字的可讀性是很強的,并不是大家理所當然理解的那樣枯燥、無味、假大空。能體現考生理論政策水平的一些高級詞匯往往出自這些文章。 近五年來,申論大綱對考生能力的要求沒有發生變化,即申論考查的基本題型依然需要掌握。但是,申論考試模擬公務員(微博)日常實際工作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應用文寫作在申論考試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例如:2014年國考地市級申論試題中,就出現了大事記、調查問卷和倡議書三種應用文體。2014年國考省部級中出現發言稿、短評兩種應用文體。由此可見,應用文寫作不僅是申論考試的重點,也是考生作答的難點。它依然會成為2015年國考申論的“攔路虎”,各位考生在復習備考的時候要特別加以關注。面對應用文題型的千變萬化,很多考生有畏難情緒,其實,只要考生認真審題,應用文的變化都是由基本題型演變而成,考生復習時要學會橫向對比和縱向遷移。此外,詞組的闡釋,觀點的分析,啟示題在近幾年的考試中都時有出現,考生在復習的時候也要認真準備。 舉報 歡迎舉報抄襲、轉載、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詐和虛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