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稱呼“老公”好,還是“丈夫”好 ![]() 在我國民間,過去夫妻之間互稱“丈夫”,“老婆”。然而改革開放以后,首先,從南方忽然盛行一種妻子對丈夫的稱呼“老公”。每每聽到耳邊“老公”二字,使內心五味雜陳,哭笑不得。一個民族可以財富貧乏,但絕對不能失去文化。那么稱呼自己的愛人是“丈夫”好呢?還是稱呼“老公”好? 言歸正傳,說說“老公”這個詞的意思。“老公”這詞最初就是太監及宦官,古代官名稱為寺人、黃門、貂珰。尊稱內官、內臣、中官、中貴;卑稱內豎、閹宦、太監、閹人、閹貨。民間則俗稱“老公”,李自成進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說(《棗林雜俎》)。如是看來,“老公”最早的身份,原來是太監。延續至今一直是女人辱罵男人無能的代名詞,也就是說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意思像太監“太監”及“老公”。 而在很早以前,我國凡結過婚的女子,都稱夫婿為丈夫,并形成一種習俗。為什么要這樣稱謂?有這樣一種傳說。 古時候,社會混亂,搶親盛行,有很多女人被強人搶走。為此,女兒在擇婿時,不以長相容貌為重,而以男子身高一丈(那時一丈相當于現在的七尺)為標準。因此人大力強,能夠抵御強人搶親,這樣,夫妻才能有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由此,女子便稱他的夫婿為“丈夫”,其他人一聽她的夫妻高大威猛,就放棄非分之想,故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大家今后是叫“老公”好呢?還是叫“丈夫”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的人喜歡娘娘腔那就稱謂“老公”,喜歡體魄健碩那就叫“丈夫”,其實這兩個詞匯只是一個稱呼而已?問題的關鍵是男人可否讓妻子身心愉悅。再說,外強中干內心齷齪不一定不是“太監”,是“老公”無疑,身材矮小內在狂野也不一定不是“夫婿”,是“丈夫”沒錯。也許妻子稱謂“老公”是在諷刺丈夫是《三國演義》里的人物“阮小二”、“阮小五”,“吳用”。也許是妻子激勵老公想讓陰柔的“老公”外表變成陽剛的“丈夫”;也許是妻子希望丈夫要把陽剛的“丈夫”形象化作陰柔的“老公”;也許是妻子安慰自己婆已老,心已死,“老公”“丈夫”都一樣。至于是何原因?蜜蜂蟄了誰?誰疼誰知道。 總之“丈夫”也好“老公”也罷!只要夫妻生活幸福,才能夫妻幸福生活。即使“老公”公已老,“老婆'婆已老”,偉岸不倒的“丈夫”,永遠活在珍愛的“老婆”心中。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切記!夫妻白頭到老的秘訣,就是“無心無意”,道法自然,才有真心真意萬事順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