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 第二單元: 形狀與結構 一、科學知識: 1.薄形材料抵抗彎曲的性能都較差,增加厚度或寬度能顯著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2.把薄板形材料彎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減少材料寬度雖然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3.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抵住了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4.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有拱形承載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的推力。 5.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 6.生活中的拱形:龜殼,貝殼,蛋殼,人的頭骨、肋骨、足拱、管狀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桿、莖、果實,拱門,拱窗,拱橋。 7.用框架結構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費的材料卻很少,框架結構以三角形為基本構造。 8.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的特點。 9.框架鐵塔結構特點:上小下大、上輕下重、抗風能力強。 10.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11.鋼纜能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們用它們建造的鋼索橋,大大增加了橋的跨越能力。 12.鋼索橋的結構:由鋼纜、橋塔、橋面組成。鋼纜是橋承重的主要構件,橋塔是支承鋼纜的主要構件,橋塔是支承鋼纜的主要構件。從結構上看是吊橋,即橋面被鋼纜吊起來。鋼索橋的功能:跨度很大。 13.我知道的鋼索橋:江陰大橋,夷陵長江大橋,美國跨海峽大橋。 設計橋要考慮:①紙這種材料的特性;②紙的承受力有什么時候特點;③選擇形狀和結構。④用什么方法增強紙的抗彎曲能力。 二、科學探究: 1.設計一個拱形,讓它承受更大的壓力。 2.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測試。 3.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研究。 4.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制作材料: 制作過程: 采用的方法: 畫出高塔的簡圖: 5.設計建造“橋”。 設計橋需考慮哪些問題: 橋的結構說明: 制作需要的材料: 制作步驟: 畫出橋的簡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