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微友都在問各地的小炒菜制作,我們將陸續奉上,請關注。 回鍋炒糯米丸 小炒創意 傳統的糯米丸都是用來燒制或者油炸,成菜方法很單一。我將糯米加入臘味汁,油炸后回鍋炒,口感外脆里糯,特別是加入了豆豉后,別有一番風味。 原料 糯米3千克,臘肉300克,紅薯粉80克(可做10份量)。 調料 A(醬椒8克,糖、雞精各3克,紅米椒5克,豆豉9克,紅油20克),杭椒15克,菜子油2千克(約耗80克)。 制作 1.將糯米泡制2小時;臘肉切碎,同糯米一起蒸熟,加入紅薯粉揉勻,做成直徑1.5厘米的丸子,下入五成熱油中炸熟,再入七八成油鍋中復炸至表面成金黃色,撈出控油。2.鍋中下入A料炒勻,下入炸好的丸子即可。 小炒細節 1.糯米中加紅薯粉主要是讓丸子起泡,量不宜大。2.丸子最后一定要復炸一下,讓其外酥里嫩。3.回鍋炒制時間不能過長,以免丸子酥皮軟塌。 點評 將傳統的糯米丸油炸,巧妙地配上了現代的調味汁、臘味汁,創意很好,也是菜肴創新的一個新的思路,如果把紅米椒等配菜切得再整齊一些就更好了。 韭香炒蕎麥粑 小炒創意 這是一道地道的農家小炒菜,通常是用紅薯粉制作。但是我將此菜中的紅薯粉換成蕎麥粉,再加些雞蛋和生粉烙成餅,加入韭菜一起炒,吃起來香味十足,而且還有下火、消炎、止咳的功效。 原料 A料(蕎麥粉150克,韭菜碎50克,雞蛋1個,生粉50克,水60克,鹽2克),肥肉塊10克。 調料 鹽6克,菜子油15克。 制作 1.將A料放在一起攪勻,餳5分鐘,制成面團。2.凈鍋炙熱,用肥肉塊擦下鍋,將粉團烙成薄皮,切成1厘米寬的條;韭菜切段。3.鍋燒熱,下入菜子油燒熱,下入蕎麥皮和韭菜,下入鹽炒勻即可。 小炒細節1.粉漿調好一定要餳一下,炒后會更筋道。2.烙蕎麥皮和烙蛋皮一樣,油不能多,用一小塊肥肉擦下鍋即可。3.調料不用太多,就吃本味。4.炒時千萬不要加水,這樣吃起來口感好。 點評 把普通的原料換個烹調方法,就能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芥麥耙加韭菜一起炒,營養均衡,在秋冬季可以作為滋補小炒推出。炒韭菜時,要先下韭菜梗炒幾下,再加入韭菜葉,菜肴成熟一致,口感更好。 云南小瓜炒豬頸肉 小炒創意 豬頸肉用蘋果醋腌制,可解除豬頸肉的油膩,秘制醬的制作也很有講究。 原料 豬頸肉150克,西葫蘆(又叫云南小筍瓜)200克,圓蔥20克,彩椒40克。 調料 A料(生粉10克,生抽9克,蘋果醋10克,味精3克,蛋黃20克),料酒5克,B料(鮮露5克,味精3克,蔥油20克),濕淀粉8克,色拉油60克。 制作 1.豬頸肉切片,用A料先腌10分鐘,將兩面煎香,期間要澆料酒以增香味,至豬頸肉將熟時取出。2.西葫蘆、彩椒洗凈切件,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瀝干水分;圓蔥切丁。3.鍋入油燒熱,下入圓蔥爆香,放豬頸肉炒香,將云南小瓜、彩椒倒下,放B料翻勻出香,最后用濕淀粉勾芡出鍋即可。 小炒細節西葫蘆不宜炒得太爛,以免營養素流失,影響口感。 高玉才點評 云南小瓜與豬頸肉兩種普通的食材,通過廚師巧妙地搭配,制作簡單易學,成菜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因為是大眾小炒,不用加過多的點綴。 蔥烤帶魚 原料 凈帶魚400克,大蔥50克,小蔥80克,13孔竹籬1張。 調料 腌料(大蒜5克,生姜30克,圓蔥、香菜、八角各10克),鹽10克,味精8克,白糖5克,米酒20克。 制作 帶魚處理干凈,切成長段,加入腌料(提前拍碎)、鹽、味精、糖、米酒腌制30分鐘。竹籬鋪平,依次放入大蔥、帶魚和小蔥,穿好后放入烤箱內(面火260℃、底火260℃),烤制12分鐘。 廚藝評論 帶魚的做法很簡單,利于快速出菜。 綠扇生態紅 原料 韭菜150克,紅椒250克,蒜子8個,紅美人椒圈10克,外婆菜25克。 調料 蒸魚豉油50克,蠔油20克,味精、雞粉、糖、芝麻油各5克,熟豬油40克,豆豉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 制作 1.用美人椒將韭菜穿起來,快速焯水后放入盤中。2.紅椒改刀成大塊,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外皮起泡,撈出控油。3.鍋內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蒜子、豆豉、外婆菜炒香,下紅椒翻勻,出鍋前加入剩余的調料調味即可。 生態蒸蒸菜 原料 菜心300克,油麥菜200克,蝦干30克。 調料 雞精、味精各5克,鹽10克,白糖3克,生粉50克,蒸魚豉油40克,XO醬20克,蔥油15克,小蔥花2克。 制作 1.將菜心、油麥菜切成丁,混合后拍生粉,用鹽、雞精、味精、白糖調味,裝入盤中,上面放XO醬、蝦干,上蒸車蒸5分鐘。2.將蒸好的菜淋入蒸魚豉油,放小蔥花,淋入燒至八成熱的蔥油即可。 醬爆雙鮮 原料 藏香豬里脊400克,杏鮑菇300克,薯片10-12片,青、紅美人椒各5克,姜、蒜粒各2克。 調料 鹽、蠔油、蔥油各3克,味精、雞精、美極鮮味汁、鮮辣汁各2克,胡椒粉1.5克,李錦記豆瓣醬8克,濕淀粉10克,辣妹子醬5克,色拉油500克(約耗60克)。 制作 1.將藏香豬里脊洗凈,改刀成粒,漂盡血水,加入鹽2克,味精、雞精各1克,調勻后以濕淀粉上漿腌制。2.凈鍋上火,下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腌好的豬肉塊滑油。3.將杏鮑菇洗凈,改刀成粒,入五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4.凈鍋上火,下入蔥油,爆香青紅美人椒,再下入姜、蒜煸香,入豆瓣醬繼續爆香,下入里脊、杏鮑菇翻炒,下入所有調料調味,收濃芡汁,淋明油,出鍋后分別裝在薯片上即可。 廚藝評論 成菜醬香味濃,適胃可口,地道的媽媽菜感覺。只是操作時應該注意,芡汁要盡量收干凈,因為以薯片盛菜,如果湯汁太多,會把薯片滲軟泡透,影響成品質量。 小米菜窩窩 原料 熟小米150克,芹菜葉200克,荊芥、香菜、韭菜各100克,江米、面粉各30克。 調料 鹽3克,雞粉1克,蒜汁25克。 制作 1.將所有原料洗凈,芹菜葉、荊芥、香菜、韭菜切碎,加入江米、面粉、鹽、味精,調和成菜團,做成小窩窩頭,沾上熟小米。2.將制好的菜窩窩上籠中火蒸7分鐘,取出裝盤,帶上蒜汁一起上桌即。 廚藝評論 成菜色彩清新,創意新穎,食之健康味美,試做效果不錯。換成其他時蔬和野菜效果也不錯,而且顏色越鮮艷越好。我試著加入胡蘿卜,成菜視覺和口味上都不錯。 排骨燒豆腐 原料 排骨400克,豆腐100克。 調料 大蒜子、干蔥頭各10克,青、紅椒各3片,大蒜葉3克,A料(生抽100克,香菜、蔥、姜各5克,南乳汁100克,檸檬半個,白胡椒粒5-8粒),水2千克,色拉油2.5千克(約耗200克)。 制作 1.將排骨改刀成塊,放入A料腌制20-25分鐘。2.凈鍋入油,待油溫升至6-7成熱時,下入排骨,煎至兩面金黃;大蒜子與豆腐拉油。3.鍋留底油,爆香大蒜子、干蔥頭,放入水、排骨燒制約40分鐘,再放入豆腐繼續燒制5-6分鐘。4.出鍋前放青、紅椒片和大蒜葉,盛入煲仔爐燒熱后上桌即可。 廚藝評論 這款菜品是家常口味,份量足,肯定很受消費者喜歡,但需要注意豆腐的入味和成型,把握燒制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