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美國教授來訪,我們一起探討博士生培養事宜。老文說最近瀏覽英國衛報網站,看到該網站前不久征集博士生照片,原汁原味向公眾展示博士生平常過的都是咋樣的日子,從網友上傳的兩百多張照片及其說明看,國外博士生的日子真是不咋的,一點不比國內滋潤,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張有圖有真相抱怨環境太差、工資太低、老板太摳、獎勵不公等等,這是為什么呢? 美國教授說,美國人選擇讀博士,那是因為他們往往真正喜歡Research。喜歡Research,就不會抱怨讀博士的清苦,因為清苦是做Research的本來狀態。反觀國內讀研讀博士的,大多為生活所迫想要的只是一個degree,為著一個degree去做自己并不喜歡的Research,不痛苦,不吶喊,不起義,那才叫奇怪。 老文說,中國人讀博士太痛苦,與評也有很大關系,可以說評是萬惡之源。中國人為什么喜歡評呢?因為不評怎么知道誰教得好、誰學得好、誰牛B、誰差勁、誰是祖國的未來呢?而老外讀書據說是不準把學生拉出來遛看他是騾子還是馬的,每個學生的成績就像每個人的存款一樣,是個人隱私,學校和老師不敢把成績對外公開,甚至不能告訴學生的家長。老外這樣做的后果是,學生很可能缺乏為祖國而學習的遠大志向,而把學習變成了一種私人行為。對很多境界還有待提高的童鞋們來說,為自己還是為他人或集體而學習,動力和感受往往是有天壤之別的,這從農村過去的生產隊體制可見一斑。評多了,人民群眾的眼睛是越來越雪亮了,而Research到底是需要眼睛還是腦袋呢? 晚上陪美國教授到田漢大劇院看有長沙風味的演出,在點歌環節,主持人說,有一位江西女士花800元“巨資”為她的湖南籍前夫點歌一首,為前夫和其現在的四川籍女友送祝福,她要求演唱者用楊坤那樣的沙啞聲音演唱一首《無所謂》。這位江西女士給老文的啟示是,既然選擇或被逼無奈做某件事情,就要盡量對其他事情無所謂,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輕松一點。 看圖看真相,看看國外的博士生都過的啥日子。 1.讀博士痛苦嗎?如果痛苦,為什么女生選擇讀博士的越來越多,而且一個個笑得如此燦爛?令人詫異的是,國外女博士比男博士更甘于做最苦逼的科研,例如,在越危險、越偏僻、越冷清的地方,越有女博士。 2.一邊讀博士一邊做媽媽,攜祖國未來同甘共苦,乃人生最幸事也。(1)這是俺的第二個寶寶,俺一邊趕一篇會議論文,一邊用腳趾掛個玩物逗寶寶,這叫手腳并用。(2)俺的兩個寶寶時常把俺的斗室變成一個野炊場所。(3)媽媽寫論文,寶寶搞創作。(4)(5)讀博士,后繼有人。 3.讀博士,意味著永遠有讀不完的書、看不盡的文獻。發霉、腐爛的文獻只有讀博士的人才會冒著健康乃至生命危險去翻去讀,因為導師說,里面說不定有新發現。 4.每天陪著博士生的,除了文獻,只有阿狗,阿貓,和不明飛行物。夜深人靜時,偶爾,一些神秘動物察看你的電腦——定是狐貍精!書中自有… … 5.吃好,喝好,睡好,玩好,自我安慰好,才能腦袋瓜子好… … 6.不曾“好想有個家”,只想除了放書、放文獻,還有一個能寫字的地方。 7.對博士生來說,宿舍其實本來就是多余的。所以,吵一點,擠一點,破一點,哪怕天(花板)塌下來,又有什么關系呢? 8.袁隆平說,書本、電腦種不出水稻。所以不下田的學生他不培養。科研成果來自哪里?來自實驗室、天空、海洋、農田、荒山野嶺、冰天雪地…… 9.論文,論文,最傷腦筋的是論文。 10.研得拼命,玩得瘋狂。 11.開始寫大論文(thesis)了!專心大事情(Focusing on The Big Things). Yes, I can! 12.導師這么大年紀了還對科學如此有激情和斗志,科學里面定有養生秘笈和無窮樂趣! 13.讀博士,我們走上了國際舞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14.真正的博士擁有一雙真正的翅膀。 15."Life is not easy for everyone."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快來讀博士呀…… [1] 讀博士要面對25個極度痛苦的問題 [4]中國的研究生導師世上最好 [5] 推薦一名官員到清華北大當博導 [6] 博士牛不牛vs導師牛不牛 [10] 戰略型導師:用原子去造原子彈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846944.html 上一篇:戒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