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002.治膈肌痙攣(呃逆)秘方-宣中降氣湯
【來源】王季儒,《肘后積余集》 【組成】萊菔子、法半夏、廣皮各10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沉香5克,厚樸9克,刀豆30克,生枇杷 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4小時服1次。 【功用】宣中降氣。 【方解】本方宣中降氣、專治呃逆之因于氣逆者。方用萊菔子、清半夏、廣皮、厚樸理氣宣中;旋覆花、 赭石、生枇杷葉平肝降逆;刀豆溫中下氣、使氣不上沖,則呃逆而止。 【主治】呃逆(因氣)、煩躁不安、呃逆頻頻、其聲高亢、脈多弦滑。 【加減】如大便秘結、加大黃、元明粉、枳實。 【療效】臨床屢用,無不立效。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25..面肌痙攣及面癱專輯》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治膈肌痙攣(呃逆)秘方-降逆止呃湯
治膈肌痙攣(呃逆)秘方-降逆止呃湯。【來源】經驗方,《中醫治法與方劑》【方解】本方由旋覆代赭石湯、橘皮竹茹湯、丁香柿蒂湯加減化裁而成。加入滋陰 的天冬、麥冬,減去了半夏、生姜等溫熱之品,有助...
『呃逆集』治膈肌痙攣(呃逆)秘方-寬中降逆湯
『呃逆集』治膈肌痙攣(呃逆)秘方-寬中降逆湯。【組成】萊菔子12克,焦楂、焦曲、焦麥芽、川厚樸、陳皮、大黃、枳實各10克。【方解】方用萊菔子、枳實、陳皮降氣宣中;氣以下逆為順,故用大黃、川厚樸下...
新冠感染后咳嗽,此方或有奇效
宣痹湯(《溫病條辨》):枇杷葉10g,郁金10g,射干6g,白通草3g,香豆豉6g。三焦膜腠是津氣運行通道,設若外邪相侵,肺氣失宣,濕凝氣痹...
溫病經典方,治療上焦濕熱證,每獲良效!
溫病經典方,治療上焦濕熱證,每獲良效!宣痹湯(《溫病條辨》)[組成]枇杷葉(刷去毛)10g 郁金10g 射干6g 白通草3g 香豆豉6g[主治]肺經濕熱,氣分痹結而噦者。三焦膜腠是津氣運行通道,設若外邪相侵,...
按摩膻中穴、呃逆立刻活
按摩膻中穴、呃逆立刻活【按摩膻中穴、呃逆立刻活】呃逆,又叫膈肌痙攣,祖國醫學認為是胃氣上逆動膈而產生。膻中為任脈氣會穴,寧心安神之功。近年來經研究發現,按摩膻中穴治療呃逆50余例,均獲速效...
治膈肌痙攣(呃逆)秘方
以鎮肝熄風湯平肝熄風,并用代赭石、清半夏等降氣之品以平上逆之胃氣、痰濁。二、中風病變證的治療(一)呃逆呃逆可見于中風病中臟腑急...
陳潮祖治療呃逆8法
陳潮祖治療呃逆8法1 上焦氣痹膜腠是其少陽三焦組成部分,下出腎系,上聯于肺,是津氣運行之區。設若外邪相侵,肺氣失宣,濕凝氣痹,引起...
陳老從筋膜解呃逆之病因病機及治法
陳老從筋膜解呃逆之病因病機及治法。雖然膈膜痙攣是呃逆基本病理,引起膈膜痙攣原因,卻與五臟功能失調和氣血津液盈虛通滯有關。《醫級...
上焦宣痹湯的臨床運用體會
上焦宣痹湯的臨床運用體會 上焦宣痹湯見于《溫病條辨》上焦篇,由黃郁金、通草、射干、淡豆豉、枇杷葉五味組成。吳氏宣痹湯有二:一是上焦濕溫、寒濕篇治呃逆的附方,余稱之為“上焦宣痹湯”;一是中焦...
科學領域優質作者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