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志英,杭城初中校長中的“大姐大”,既是省特級教師,又是省勞動模范。她1999年創辦杭州采荷實驗學校,2008年承辦錢江新城實驗學校,現在,這兩所學校都是家長心儀的學校。 每年小升初,比起杭城其他民辦初中,在追逐“尖子生”方面,采荷實驗學校顯得慢了一拍。記者很好奇,何校長瞇瞇一笑:“好學生招不光的,辦教育不能太浮躁,我們有這個自信,只要學生在小學階段基礎扎實,他在我們學校初中學習中,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量,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后續發展能力。” 何校長有底氣說這樣的話,學校每年的中考成績擺在那里。這不,一場“與名校長面對面”活動現場,一下子吸引了五六百名家長過來。學校報告廳坐滿了,不得不打開3個教室,讓一些家長“委屈”一點,在教室里看視頻直播。 何志英是一名實干的校長。有家長問,學校作業多不多?何校長說,作業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但一定量的作業肯定要有,“題目是要練的,不練就無法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家長一聽,心里開始糾結了:“初中三年,孩子不是很辛苦啦?” 何校長看出了這種擔憂——既要讓孩子成績好,又不想讓孩子太辛苦,她說:“我們辦學校,不僅要有好的教學質量,還要讓學生學得快樂,靠加班加點是做不到的,關鍵是追求教學的‘輕負高質’。” 何校長搞了一輩子初中教育,她告訴家長,孩子的成功,同樣離不開家長的教育。“當家長的,一定要把孩子定位為好學生。我發現,凡是家長懂得贊賞孩子的,學生一般都很優秀。” 家長問答 Q:學校面談,談些什么內容? A:面談一是看小學的學習情況,有關孩子德、智、體、美方面的材料,盡管拿來;二是看學生參加學校游園活動中的表現,比如行為規范、團隊合作等;三是面對面談話。這些內容都要量化的。 Q:學校有特色教育嗎? A:在英語學習中,學校引進了斯坦福外語這種人機對話的教學模式,效果很不錯。還有不少特色項目,比如開設了人工氣候室,學生可以模擬氣候試驗;成立了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學校輪滑隊實力不俗;每天有一個特色項目“全程音控健力腕操”,男生帶2公斤沙包,女生帶1.5公斤沙包,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廣播操。 本報記者 梁建偉 整理 校長支招 有特長 越來越重要 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何去愛,是一門偉大的學問。 光憑一份愛,不一定能當好一名合格的家長。 十三四歲的孩子,喜歡照鏡子,喜歡交朋友,想要一個獨立的房間,有了自己的日記。這時候,家長不能把子女當成小孩子,要接受他們長大的現實。 賞識激勵比抽象表揚更有效。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如果家長老師老去糾錯,孩子會反感。 家長千萬不要老跟孩子說,你將來沒出息,你不行的。 表揚孩子,也不能太抽象,你真行,你真棒這樣的話,說多了,孩子也會厭煩。一定要以具體的事情來說,面帶笑容,還可以用肢體來表達,讓孩子確信,他的做法真讓父母很感動。 一個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所以初中三年,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很重要。 現在孩子的特長,也越來越重要。重高招特長生、特色班,初中也招特長生,大學里也招。 學習強,是人才;某方面強的人,也是人才。 我有兩個朋友,他們的孩子,一個成績冒尖,已經進入理想大學;另一個,成績普通,但有特長,因為這門特長,也上了理想大學。 家長不要只看成績,在挑選初中時,就要找合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