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藏高原 韓志遠 幼時讀《西游記》,一直以為天堂真的在西邊,一路西行,就能走到天堂。誰知,過了半個多世紀之后,才夢想成真,一路向西,走進人間天堂——青藏高原。
走進青藏高原,那里群山與雪峰綿延,森林與藍天親吻,碧水與草原錯落,牦牛與羚羊追逐,雄鷹與白云嬉戲,日光與佛光普照,古剎與經幡輝映,僧人與俗眾和睦。那里沒有霧霾撲面,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爭強斗狠,沒有怒目裂眥。那里自然純凈,神奇絕美,天人合一,宛如仙境。崔顥的一首《登黃鶴樓》,使李白再臨黃鶴樓時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痹娤梢灿兴贾显~窮之時,何況如我輩才疏學淺,面對不可思議的美景,仿佛被勾魂攝魄,如醉如癡,即使搜盡枯腸,也難以找到恰如其分的詞來形容青藏高原之美。 當坐在海拔三千多米藍得像寶石似的青海湖邊,一望遼闊到天邊的湖水,不時有白色水鳥從面前掠過,仿佛置身于風平浪靜的海邊。湖面水平如鏡,偶有微風吹拂,會泛起層層漣漪。忽然想起一句“洗心革面”的成語?!侗阕?用刑》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蔽也孪?,葛洪也許是坐在湖邊突發靈感而得此語。置身碧波蕩漾的湖邊,你的心靈仿佛被徹底洗滌過,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9月中旬的青海湖,已過了觀賞油菜花海盛況的季節,但在二郎劍景區周邊還存有成片的油菜花,似乎多情的菜花仙女特意停住腳步,等待我們這些遠方的客人,遲遲不肯卸去盛裝。在青海盤桓的幾日間,我又游覽了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塔爾寺和與近代歷史有關的馬步芳公館,順便參觀了青海省博物館,并在莫家街品嘗特色的青海酸奶,以及馬忠食府的炮仗(一種一寸多長的面食)、臊子面、炸糕等小吃。 平日喜聽韓紅歌唱的《天路》,還在天壇公園跟隨歌詠愛好者學唱過這首歌。當坐上從西寧開往拉薩的火車,真正行進在“天路”時,心情還是按捺不住地激動。火車由格爾木才開始明顯地上行,途徑唐古拉山口已達五千多米,但在車廂你感覺不到一點胸悶氣短,因為隨著地勢上升的高度,列車會供應一定比例的氧氣。由于沒買到臥鋪,在座位上就坐,與周圍旅伴交談起來很是方便。身邊一位家住青海的中年婦女,在西藏經商已十余年,介紹起拉薩的店鋪如數家珍。對面有一位在拉薩打工的四川綿陽黑瘦男士,不斷向大家推薦家鄉的美景。還有一位約五十來歲來自哈爾濱的主任醫師,特意請假來西藏旅游,卻不停地接聽醫院的電話,遙控病人的治療。臨近就坐的還有一對年輕的藏族兄妹,主動幫我去打開水。一個獨自從北京乘車來的女孩,打算經拉薩、日喀則到尼泊爾去旅行。車廂里充滿了濃濃的情誼,互相交流分享著游過的美景。當火車穿行于錯那湖上時,面對窗外群山、雪峰、牧場,大家紛紛拿起“長槍短炮”,一通猛拍,試圖留下永久的記憶。一聲“藏羚羊!”的呼喊,引起車廂里一陣騷動,大家的目光又投向奔跑著的羊群。 出拉薩火車站,已是第二天的下午,我事先通過網絡預訂的賓館已派車來接站,一路上我向司機馬師傅詢問拉薩自助游情況,馬師傅讓我先休息,明天上午去布達拉宮訂預約門票。坐落在大昭寺后身魯普一巷一號的德林酒店是我要入住的地方,這是一座藏式三層建筑,門臉雖不大,但廳堂卻很大,四周墻壁上滿是彩繪,客房圍繞廳堂依次排列,房間面積和床都很寬大,非常舒適。我躺在床上,毫無睡意,干脆上街閑逛。秋季下午五六點鐘的拉薩,日照仍然很強,天藍得令人眩暈,白云低得似乎觸手可及。出酒店東行不久就是大昭寺,大昭寺金頂閃著金光,白墻外轉經的人們和磕長頭的信徒旁若無人地繞寺而行。沿大昭寺前的宇拓步行街西行幾百米后,我來到一個寬闊的廣場,當眼前出現巍峨的布達拉宮時,猶如醍醐灌頂,一掃旅途中的疲勞,直等到觀賞了布達拉宮燈火通明的夜景后,才戀戀不舍返回酒店。 翌日一早,來到布達拉宮預約第二天上午的門票后,我隨轉經的人群繞布達拉宮而行。這時,我才得以看清在布達拉宮的圍墻上開滿了寓意著幸福吉祥的格桑花。緊鄰布達拉宮后身是一座面積很大的公園,看過介紹之后,方知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資援建。拉薩還有一條最著名的街道,叫北京路。作為一個北京人,行走在拉薩的北京路上,我感到很親切。當天,我還參觀了大、小昭寺,并在大昭寺旁的新滿齋飯店二樓雅座,一邊憑窗眺望大昭寺,一邊喝酥油茶、吃糌粑和牦牛肉、五彩藏菜,很是愜意。第三天的上午,按約我參觀了布達拉宮。這座建在山上的神圣宮殿,相傳始建于7世紀,算來已有千余年的歷史,遂經風雨滄桑,仍傲然屹立于高山之巔,令人頂禮膜拜,真是個奇跡。對于已年過花甲的我來說,能近距離觀賞集西藏古建筑藝術精華的布達拉宮,更是一生中的幸事。 西藏最美的地方是林芝,那里有西藏的江南之譽。清晨,我乘坐旅游客車,一路向東,行駛在中國最美的公路318國道上。汽車先順著拉薩河谷行駛,翻過高高的米拉山口,就進入了尼洋河谷。公路沿著清澈、湛藍的尼洋河延伸。河水由高向低流淌,沖撞河床凸起的石塊后,飛濺起朵朵潔白的浪花。兩旁是郁郁蔥蔥的群山和水草豐美的草原,不時有牦牛走到路邊,抬起頭與我們對視。在十幾個小時的車程里,我們都沐浴在美麗迷人的景色之中,因此并不覺得疲勞。沿途我們尋訪了幾個著名的景點:登上五千多米的米拉山口,觀看了屹立在尼洋河中的“中流砥柱”,走近綠松石般顏色的巴松措湖水旁,進入卡定溝景區欣賞世界最高的瀑布和原始森林。西藏樹木與內陸不同,藏族居民崇拜大自然,視樹木、山水都有神靈,樹木一般不剪枝,任意生長。于是,你可以到處看見奇形怪狀的古樹。我曾在江邊見到一棵千年大桑樹,并不十分高大,但枝繁葉茂,樹干粗壯,直徑約有十余米,橫在那兒像一堵墻,樹枝上系滿了哈達,隨風飄動,為過往的人們祝福。 晚宿林芝八一鎮。次日,我乘車前往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車沿著寬闊的雅魯藏布江行駛,進入景區后,換乘游覽車繼續前行,游覽區設有幾處極佳的觀景平臺,供旅客觀賞拍攝。當站在江水大拐彎處,俯瞰著奔騰不息的河水和落差巨大的峽谷,眺望遠處直插云霄白雪皚皚的南迦巴瑪峰時,你不得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驚嘆! 在林芝的那幾日,我每天早晚漫步在尼洋河畔,沐浴在晨曦和晚霞之中,令人陶醉,仿佛整個人都融化在大自然之中。乘車從林芝返回拉薩途中,我們還被請到一戶藏族居民家中喝酥油茶。這是一個叫伍巴村的村落,屬于林芝地區。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叫德吉卓瑪的藏族姑娘,她家住的是帶院落的兩層藏式小樓,客廳很大,足有六七十平,周圍排列著藏式立柜,中間擺放著桌椅。卓瑪的母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為大家倒酥油茶。據卓瑪介紹,她家現在住的房子,自己花了二三十萬,村里出了一二十萬。家中主要生活來源是靠養牦牛和種青稞。目前家里養了三十多頭牦牛,村里藏民家有的養牦牛多達一百多頭。一頭牦??少u一萬多元,因此生活無憂。她說,她們家過去很貧窮,住低矮的棚子,衣不遮體?,F在生活好了,她們全家都由衷地感謝共產黨和毛主席。從卓瑪家出來后,我們游走在村頭的集市,攤位上擺放著藏族居民從山上采摘來的蘑菇和木耳等山貨,以及村里藝人打制的銀飾。 回到拉薩后的第二天,我又乘火車去了趟日喀則。拉薩至日喀則的鐵路,開通剛一個月,穿山越嶺,全程用時不到三個小時。據時常乘汽車往返兩地的藏族居民說,原來坐汽車單程走一趟需要六七個小時。中午在日喀則街上行走,你能真實地體會到近四千米高度日光的威力,這里不愧為“日光之城”。日喀則是西藏僅次于拉薩的第二大城市,規模不大,但很整潔。我造訪日喀則主要目的是一睹扎什倫布寺風采。該寺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為喇嘛教格魯派第四大寺。寺院方圓兩公里,依山傍水,殿宇高聳,金頂碧瓦,氣勢宏偉。在寺廟庭院中,我遇到一位83歲的高僧,面如大殿供奉的強巴佛(彌勒佛),與我相談甚歡,并欣然同我照相留念。 結束了近半個月的青藏高原漫游,由西藏貢嘎機場乘坐飛機返京。在大美青藏高原旅行,所帶來的驚喜與震撼終身難忘。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685期,摘自2014年11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