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形碼技術優點
條碼是迄今為止最經濟、實用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條碼技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A.輸入速度快:與鍵盤輸入相比,條碼輸入的速度是鍵盤輸入的5倍,并且能實現"即時數據輸入"。
B.可靠性高:鍵盤輸入數據出錯率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出錯率為萬分之一,而采用條碼技術誤碼率低于百萬分之一。
C.采集信息量大:利用傳統的一維條碼一次可采集幾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維條碼更可以攜帶數千個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動糾錯能力。
D.靈活實用:條碼標識既可以作為一種識別手段單獨使用,也可以和有關識別設備組成一個系統實現自動化識別,還可以和其他控制設備聯接起來實現自動化管理。
另外,條碼標簽易于制作,對設備和材料沒有特殊要求,識別設備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訓,且設備也相對便宜。
四、一維條形碼技術
AIDC技術中最古老最成熟的技術就是條碼技術,它也是AIDC技術中應用最廣泛和最成功的技術。我們從超級市場上買回來的果品、蜂蜜等,果品箱、蜂蜜罐上肯定會有編碼,不管是超級市場自己編的條碼,還是商品制造者商標上的條碼。實際上,條碼的種類是很多的,已知的條碼種類現在就有250種之多。條碼技術的主要優點如下:
1)簡單。條碼符號制作容易,掃描操作簡單易行;
2)信息采集速度快。普通計算機的鍵盤錄入速度是每分鐘200字符,而利用條碼掃描錄入信息的速度是鍵盤錄入的20倍;
3)采集信息量大。利用條碼掃描,一次可以采集十幾位字符的信息,而且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碼制的條碼增加字符密度,使錄入的信息量成倍地增加;
4)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
在實際應用中,條碼一般可以分成一維條碼、二維條碼兩種。下面對一維條碼簡單介紹:
一維條碼(線形條碼)
這種條碼是由一個接一個的“條”和“空”排列組成的,條碼信息靠條和空的不同寬度和位置來傳遞,信息量的大小是由條碼的寬度和印刷的精度來決定的,條碼越寬,包容的條和空越多,信息量越大;條碼印刷的精度越高,單位長度內可以容納的條和空越多,傳遞的信息量也就越大。這種條碼技術只能在一個方向上通過“條”與“空”的排列組合來存儲信息,所以叫它“一維條碼”。
1、 一維條碼技術的基礎術語
1)
條(BAR):條碼中反射率較低的部分,一般印刷的顏色較深。
2)
空(SPACE):條碼中反射率較高的部分,一般印刷的顏色較淺。
3) 空白區(CLEAR
AREA):條碼左右兩端外側與空的反射率相同的限定區域。
4) 起始符(START
CHARACTER):位于條碼起始位置的若干條與空。
5) 終止符(STOP
CHARACTER):位于條碼終止位置的若干條與空。
6) 中間分隔符(CENTRAL SEPERATING
CHARACTER):位于條碼中間位置的若干條與空。
7) 條碼數據符(BAR CODE DATD
CHARACTER):表示特定信息的條碼符號。
8) 校驗符(CHECK
CHARACTER):表示校驗碼的條碼若干條與空。
9) 供人識別字符(HUMAN READABLE
CHARACTER):位于條碼符的下方,與相應的條碼相對應的、用于供人識別的字符。
2、 一維條碼的結構
任何一個完整的一維條碼通常都是由兩側的空白區、起始符、數據字符、校驗符(可選)、終止符和供人識別字符組成的。
一維條碼符號中的數據字符和校驗符是代表編碼信息的字符,掃描識讀后需要傳輸處理,左右兩側的空白區、起始符、終止符等都是不代表編碼信息的輔助符號,僅供條碼掃描識讀時使用,不需要參與信息代碼傳輸。
五、二維條形碼技術
二維條碼技術的產生背景
一維條碼自出現以來,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發展速度十分迅速。它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為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維條碼僅僅是對“物品”的標識,而不是對“物品”的描述。故一維條碼的使用,不得不依賴數據庫的存在。在沒有數據庫和不便聯網的地方,一維條碼的使用受到了較大的限制,有時甚至變得毫無意義。另外,要用一維條碼表示漢字的場合,顯得十分不方便,且效率很低?,F代高新技術的發展,迫切要求用條碼在有限的幾何空間內表示更多的信息,從而滿足千變萬化的信息表示的需要。二維條碼正是為了解一維條碼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產生的。因為它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等特點,所以可以用它表示數據文件(包括漢字文件)、圖像等。二維條碼是大容量、高可靠性信息實現存儲、攜帶并自動識讀的最理想的方法。
二維條碼的特性
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的一維條碼如EAN/UPC條碼,因密度較低,故僅作為一種標識數據,不能對產品進行描述。我們要知道產品的有關信息,必須通過識讀條碼而進入數據庫。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事先建立以條碼所表示的代碼為索引字段的數據庫。二維條碼通過利用垂直方向的尺寸來提高條碼的信息密度。通常情況下其密度是一維條碼的幾十到幾百倍,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產品信息全部存儲在一個二維條碼中,要查看產品信息,只要用識讀設備掃描二維條碼即可,因此不需要事先建立數據庫,真正實現了用條碼對“物品”的描述。
具有糾錯功能
一維條碼的應用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那就是識讀時拒讀(即讀不出)要比誤讀(讀錯)好。因此一維條碼通常同其表示的信息一同印刷出來。當條碼受到損壞(如污染,脫墨等)時,可以通過鍵盤錄入代替掃描條碼。鑒于以上原則,一維條碼沒有考慮到條碼本身的糾錯功能,盡管引入了校驗字符的概念,但僅限于防止讀錯。二維條碼可以表示數以千計字節的數據,通常情況下,所表示的信息不可能與條碼符號一同印刷出來。如果沒有糾錯功能,當二維條碼的某部分損壞時,該條碼便變得毫無意義,因此二維條碼引入錯誤糾正機制。這種糾錯機制使得二維條碼因穿孔、污損等引起局部損壞時,照樣可以正確得到識讀(見圖1)。二維條碼的糾錯算法與人造衛星和VCD等所用的糾錯算法相同。這種糾錯機制使得二維條碼成為一種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儲和識別的方法,這是一維條碼無法相比的。
六、編碼規則與碼制區分
編碼規則
唯一性:同種規格同種產品對應同一個產品代碼,同種產品不同規格應對應不同的產品代碼。根據產品的不同性質,如:重量、包裝、規格、氣味、顏色、形狀等等,賦予不同的商品代碼。
永久性:產品代碼一經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終身的。當此種產品不再生產時,其對應的產品代碼只能擱置起來,不得重復起用再分配給其它的商品。
無含義:為了保證代碼有足夠的容量以適應產品頻繁的更新換代的需要,最好采用無含義的順序碼。
條形碼的碼制區別
UPC:(統一產品代碼)
只能表示數字
有A、B、C、D、E四個版本
版本 A - 12 位數字
版本 E - 7 位數字
最后一位為校驗位
大小是寬1.5" 高1 " ,而且背景要與清晰
主要使用于美國和加W拿大地區,用于工業、醫藥、倉庫等部門當UPC
作為十二位進行解碼時,定義如下:
第一位 = 數字標識 (已經由UCC(統一代碼委員會)所建立).
第2-6位 = 生產廠家的標識號(包括第一位)
第7-11 = 唯一的廠家產品代碼
第12位 = 校驗位(used for error detection)
Code 3 of 9 :
能表示字母、數字和其它一些符號共43個字符:A -Z,0 -
9,-.$/+%,pace 條碼的長度是可變化的,通常用“*”號作為起始、終止符
,校驗碼不用,代碼密度介于3 - 9.4個字符/每英寸
,空白區是窄條的10倍,用于工業、圖書、以及票證自動化管理上
七、常用條形碼
三九碼詳細介紹
三九碼是Intermec公司于1975年推出的一種條碼,它可表示數字、英文字母以及“-”、“.”、“/”、“+”、“%”、“$”、“
”(空格)和“*”共44個符號,其中“*”僅作為啟始符和終止符。
三九碼且有編碼規則簡單、誤碼率低、所能表示字符個數多等特點,因此在各個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我國也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準(GB12908-91)。
三九碼僅有兩種單元寬度——分別為寬單元和窄單元。寬單元這寬度為窄單元的1到3倍,一般多選用2倍、2.5倍或3倍。三九碼的每一個條碼字符由九個單元組成,其中有三個寬單元,其余是窄單元,因此稱為三九碼。
我國有的圖書館使用的39碼使用了特殊的校驗字符,LabelShop軟件可打印適用于圖書館的39碼。
Code 3 of 9 :
能表示字母、數字和其它一些符號共43個字符:A -Z,0 -
9,-.$/+%,pace
條碼的長度是可變化的
通常用“*”號作為起始、終止符
校驗碼不用
代碼密度介于3 - 9.4個字符/每英寸
空白區是窄條的10倍
用于工業、圖書、以及票證自動化管理上
商品條碼EAN、UPC
商業是最早應用條碼技術的領域。在商業自動化系統中,商品條碼是關鍵。
在國家標準GB/T 12904中,商品條碼 (barcode for
commodity)的被定義為用于標識國際通用的商品代碼的一種模塊組合型條碼。
1970年美國超級市場委員會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碼UPC碼,美國統一編碼委員會(UCC)與1973年建立了UPC條碼系統,并全面實現了該碼制的標準化。UPC條碼成功地應用于商業流通領域中,對條碼的應用和普及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UPC碼的使用成功促使了歐洲編碼系統(EAN)的產生。到1981年,EAN已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且EAN碼與UPC碼兼容。
EAN/UPC碼作為一種消費單元代碼,被用于在全球范圍內唯一標識一種商品。
EAN碼有兩種版本——標準版和縮短版。標準版表示13位數字,又稱為EAN13碼,縮短版表示8位數字,又稱EAN8。兩種條碼的最后一位為校驗位,由前面的12位或7位數字計算得出。兩種版本的編碼方式可參考國標GB-12094-1998。
EAN碼由前綴碼、廠商識別碼、商品項目代碼和校驗碼組成。前綴碼是國際EAN組織標識各會員組織的代碼,我國為690、691和692;廠商代碼是EAN編碼組織在EAN分配的前綴碼的基礎上分配給廠商的代碼;商品項目代碼由廠商自行編碼;校驗碼為了校驗代碼的正確性。在編制商品項目代碼時,廠商必須遵守商品編碼的基本原則:對同一商品項目的商品必須編制相同的商品項目代碼;對不同的商品項目必須編制不同的商品項目代碼。保證商品項目與其標識代碼一一對應,即一個商品項目只有一個代碼,一個代碼只標識一個商品項目。
如聽裝健力寶飲料的條碼為6901010101098,其中690代表我國EAN組織,1010代表廣東健力寶公司,10109是聽裝飲料的商品代碼。這樣的編碼方式就保證了無論在何時何地,6901010101098就唯一對應該種商品。
另外,圖書和期刊作為特殊的商品也采用了EAN13表示ISBN和ISSN。前綴977被用于期刊號ISSN,圖書號ISBN用978為前綴,我國被分配使用7開頭的ISBN號,因此我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上的條碼全部為9787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