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要自幼養成 如下孝悌之德: 第一條 子女要密切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未成年子女要學會夏天睡前幫父母把床鋪煽涼,冬天寒冷時為父母溫暖被窩;成年子女要創造條件,盡可能讓父母睡得安逸;子女在任何時候和父母說話都要和顏悅色,甜言蜜語;子女要經常在父母膝下與父母聊天、嬉戲、撒嬌,讓父母享受到天倫之樂。要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定:要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勤勞儉樸,孝敬父母。 第二條 父母呼喚,子女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子女的時候,子女應該恭敬的聆聽;子女做錯了事,父母責備訓誡時,子女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要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定:“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要特別重視父母和長輩們的經驗之談,避免走父母和長輩們走過的彎路,預見坎坷,減少挫折。 第三條 子女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我回來了?!弊尭改赴残模黄綍r起居作息(生活習慣),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夜必歸家,因事不能歸時,必先告家庭成員。要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定:“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第四條 子女稱呼父母和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父母和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看到父母和長輩時,要上前問候,經常交流,多多溝通。要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定:“要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 第五條 子女在路上遇見父母和長輩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父母和長輩沒有事時,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并等到長者離去稍遠約百步之后,才可以離開。 第六條 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后;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第七條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 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 第八條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去除。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此為孝始。”)。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蒙受恥辱。 第九條 要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定:“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已婚的成年子女不得辱罵父母和非議父母。 第十條 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說父母認識和改正,勸說時態度要誠懇,聲音要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如果父母不聽勸說,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說;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也要堅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罵和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第十一條 長輩有事呼喚人,應代為傳喚,如果那個人不在,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么事?可以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并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的。 第十二條 父母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快請醫生為父母治?。桓改缸≡浩陂g,要經常關切、探望;必要時或者有條件時,要晝夜侍奉在父母身邊,不可以隨便離開。父母去世之時,要非常傷心地嚎啕大哭;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祭拜父母靈位和墳墓時應誠心誠意,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第十三條 父母在生時,借著高科技的產品,冬天要讓父母的住處保持溫暖,夏天要讓父母的住處保持清涼,讓他們天天睡得安穩、睡得舒爽;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子女應該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向父母報平安,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使老人家放心。父母去世之后,每逢父母忌日的那天,要戒絕娛樂游戲。 第十四條 每個家庭的家族都是從高祖之后是曾祖,曾祖之后是祖輩,祖輩之后是父輩,然后到自身這一代,自身生子,子生孫,孫生玄孫,玄孫生曾孫,這樣算來一共九代人,稱為九族,這是人倫順序。自身之上的四族(高、曾、祖、父),都是自身的長輩,父輩之上應當尊稱老、太、老老太等稱呼,稱呼母親或祖母的長輩時,要在老、太、老老太之后加一個“外”字。自身之下的四族都是自身的后輩,以自身為尊;每一代的直系親屬有伯父母、叔父母以及堂兄弟和堂姐妹,旁系親屬有岳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代代相傳;對與父母平輩的長輩要稱呼尊伯、尊叔、尊舅等。要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應當象孝敬自身的父母一樣孝敬自身的長輩們,包括自身配偶家里的長輩們,以及自身的老師和自身鄰居家里的長輩,乃至尊敬隨時碰見的所有長輩。 第十五條 當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同胞的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更不能為了財產的分配而起紛爭。兄弟姐妹之間言語能夠包容,行為能夠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和怨恨自然消失。 第十六條 直系的兄弟姐妹稱為堂兄、堂弟、堂姐、堂妹,旁系的兄弟姐妹稱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要如同尊敬和友愛自己同胞的兄弟姐妹一樣尊敬和友愛直系和旁系的兄弟姐妹們,以及朋友、同學、同事、同鄉等平輩,乃至尊敬隨時碰見的所有平輩。 第十七條 直系和旁系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稱為侄或侄女,內侄或內侄女,都是晚輩。要懂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對晚輩要象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去慈愛他們,包括對朋友、同學、同事、同鄉等平輩的子侄輩,乃至隨時碰見的所有晚輩,都要有慈愛之心。 第十八條 子女從小要養成尊敬老師、友愛同學的良好行為習慣,遵守如下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這是孝悌品德的延伸。 (1)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要象尊敬父母一樣,一生尊敬老師。 (2)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3)要尊敬老師,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 (4)接受老師的教導,經常與老師交流,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 (5)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后按時回家。 (6)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表見解。 (7)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8)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遵守活動的要求和規定。 (9)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 (10)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墻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涂改刻畫。 (11)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1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13)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 (14)不欺侮同學,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教育孩子的家規家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也需要紀律約束。沒有家規,孩子想怎樣就怎樣,就很難成才。有了家規,孩子才知道該怎樣做,家長也知道該照著什么標準教育,家庭教育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就會成為隨意性、盲目性的教育。 家長的責任不在于給孩子鋪路,而在于為其指向,家規、家訓就能起到這樣一個作用。家規、家訓不僅中國有,國外也有,下面的家訓是國外一位家長給兒子的訓條: 1、每年至少看一次日出。 2、早餐多給侍者小費。 3、多說“謝謝”和“請”。 4、樂于夸獎他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樂善好施。 7、量入為出。 8、交新友勿忘舊友。 9、勇于認錯和道歉。 10、勤讀圣經。 11、學會傾聽。 12、重智慧和勇氣。 13、勿縱物欲。 14、氣盛時切忌魯莽草率之舉。 15、舉止須有風度,容顏須呈自信。 16、要事勿商談于街巷,留神“隔墻有耳”。 17、對方工作未完勿先付報酬。 18、為贏得一場戰役,寧可輸一場戰斗。 19、勿做饒舌者,勿傳播馬路新聞。 20、慎待一無所有者。 21、困難面前應作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準備。 22、勿輕易承諾做不到的事,學會坦率而有禮貌的拒絕。 23、勿奢望工作中事事公平。 24、勿低估原諒的作用。 25、勿因斗嘴而摔門出走。 26、患重病至少向三個人求醫。 27、重視家具和衣著,如想使用5年以上,買你能支付的最好的。 28、勇于面對現實和投入生活,因為當回首往事時,人們更多的是為未做之事而遺憾。 29、新穎、高尚能改變世界。 30、及時理事勿拖延。 31、敢于自認無知。 32、寫下生前必須完成的事,隨身攜帶,時時對照。 這樣的家訓是孩子成才的指路明燈,它必將為孩子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但愿這位外國家長給孩子訂的32條家訓,能給看到這篇博文的為人父母者起到一點警示、啟發的作用。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貳肆陸扒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你可能喜歡 培養優秀的孩子 教子十二篇 建議永久保存 錢氏家訓 孩子 規矩 諸葛亮誡子書 小學生獎勵 傳統家訓 優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的 8頁 1下載券 優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的(建議永久保存文檔 (4) 優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的 3頁 免費 優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的成長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