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調(diào)歌頭》,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水調(diào)歌》,雙調(diào)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蘇軾的《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diào)歌頭,在填詞的時候,必須注意意境的鋪排次序的順暢,條理清楚.這樣才能寫好比較長的詞牌.水調(diào)歌頭有好幾種格律,要求各不一樣,但我們主要把握定格的寫法,就可以了,通過定格格律的掌握,再去了解其它變格,就容易了 定格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通過對對格律的了解,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押韻處,都是兩個平聲字在一起,這個有點難度.這也是這首詞的特點.因為比較長,我把一個韻句來分析.一個韻句,就是包括韻句前面,同一層意思的句子,第一韻句: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韻)。五字句的寫法,我們學過的,在沒有要求是領字句的情況下,二三分讀,三二分讀,自由寫.注意押韻處兩個平聲字的洽淡安排.第二韻句: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第二韻句,在寫法上,有人這么分: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前面四個字為一個分句,后面七個字為一個分句,韻律不變.也有分為: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前面六個字為一個分句,后面五個字一個分句,韻律不變.這兩種都可以,隨便使用哪種. 第三個韻句: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六字句的寫法,我們也是學過的,注意韻律就行了.但,有些《水調(diào)歌頭》里這兩個六字句,有講究,就是,這兩個六字句要押韻,換成仄韻.定格格律里,不強調(diào).你如果在寫的時候有興趣,可以試著給這兩個六字句換仄韻.第四個韻句: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韻)。這個也就普通五字句.有人給用了對仗,這個,不強調(diào).能對仗,最好,不對仗,不怪.這是上闋. 下闋第一韻句: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韻)。都是三字句,一般情況下,用“一二”分讀的寫法,如果因為詞的意境,改用二一寫法,也不錯.沒有要求.下闋第二韻句: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根據(jù)上闋的第二句來寫,分開四七,還是六五隨便,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上闋第二韻句如果是“四七”分句的,下闋也要“四七”,上闋第二韻句是六五分句的,下闋一定要六五.千萬不可以上闋四七,下闋六五,搞得不倫不類.寫詩詞不是繡花,花樣多就好看.第三韻句: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和上闋的一樣,也注意上闋如果換仄韻,下闋這前面兩個六字句也換仄韻.如果上闋,沒有換韻,下闋也就不要換了.至于下闋換韻,是否和上闋的仄韻相同呢?這是沒必要的.只要是換仄韻,就可以了.不換也行.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韻)。最后也是兩個五字句,對仗或無對仗,不作要求. 這首詞雖然長,但如果熟悉掌握平常的填詞方法,也不見得是難的.只不過多了幾個字,或多了幾句話而已.但一定要注意句子之間的主題鏈接,不可斷了意境.作業(yè),試著填寫《水調(diào)歌頭》 2據(jù)說:《眼兒媚》來自于王安石之子王雱的一首抒發(fā)相思之情的詞: 3又名《小重山令》?!督饖Y集》入“雙調(diào)”。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diào)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小重山,是屬于寫悲哀幽怨調(diào)子的詞,所以,要是在寫作的時候能做到描景抒情同時進行,那是最妙不過的 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更加能把詞的韻味和語調(diào),表達的淋漓盡致 因此,在寫這首詞的時候,應該注意情景交融的恰當安排,妥善處理好每個景與情的銜接交,達到寫作效果 詞格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下面這個是調(diào)整好的,小重山,唯有這一格律,別無他格 上下闕的差別在于:上片起句是七字句,下片起句是五字句 除此外,其他的都相同 這其中,上下片有兩個逗句在里面 根據(jù)我們學過的知識,凡是逗句,一定要和后面的韻句連在一起,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各句的,寫作要求 上片: 第一句為七字句,注意仄起平收,尾字入韻,即可 第二句為五字句,和后面的三字句連成一個完整的意思 第四句是個平起平收的七字句 第五句為三字句,和第六句的五字句連成一個完整的意思 在這首詞中,三字句可以都“一二分讀”的寫法,也可以用“二一分讀”的寫法,不做強調(diào) 五字句的要求也不做強調(diào) 大多使用“二二一”二三,三二等此類分讀的寫法 唯一不可以使用“一二二”的寫法 下片: 下片首句是五字句,仄起入韻,其他的幾句和上片的要求相同,這里就,不再贅述 作業(yè):按律填詞《小重山》一首,不限內(nèi)容,不限韻 詞例 4《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的詞。后用為詞牌。屬于雙調(diào)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稑氛录吩鰞勺郑笃D(zhuǎn)用兩仄韻,兩平韻, 請看格律: 巫山一段云,有多個別個 別格 這里只舉例一種 【巫山一段云】別格 正格和別格的區(qū)別在于下闋 也就是下闋的,開頭兩句,由原來的五字句變?yōu)榱志?SPAN lang=EN-US> 并且由原來的平韻換為仄韻 這是最大的區(qū)別特點 我們先來看正格 【正格】 首句不押韻,第二句開始押韻 因為都是五字句,有好多人寫成兩句對偶 但這兩句要不要對仗,不作要求 對仗和不對仗,都行 第三句要求押韻 第四句也要求押韻 下闋的要求和上闋一樣 這里就不贅述了 所要注意的,就是把語句寫明白,注意各層次間的聯(lián)系,絕不可以上下句子,寫些風馬牛不相關的句子 再看別格【巫山一段云】別格 別格第一句與正格第一句一樣 都是五字句 第二句改為六字句 請大家記住,詞里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六字句一般都用兩兩分逗的寫法 千萬不可寫為兩個三字句 第三第四句,仍然與正格相同 兩兩分逗,就是兩個兩個的詞來寫 下闋的第一句第二句,也就是詞的第五句好和第六句 由正格的五字句增為六字句 這兩個六字句,改為仄韻 兩句同押一個韻 第七句,仍然與正格的一樣,又回到原來的平韻 最后一句(第八句,也是詞的結(jié)句),也是回到原來的平韻 這樣,別格和正格的區(qū)別,就在上闋的第二句,五字句變?yōu)榱志?SPAN lang=EN-US> 下闋的第一第二兩句,五字句變?yōu)榱志?SPAN lang=EN-US> 然后換仄韻 其他的,基本相差不大 就算有其他變格 也在五字句六字句上做文章 作業(yè):以正格為準,寫一首《巫山一段云》內(nèi)容不限,韻部不限 詞例:【巫山一段云】(蘆笛) 5《醉花陰》,詞牌名,又名“九日”,有人也稱“落花詞”,雙調(diào)小令,仄韻格,五十二字。上下闋各五句 6更漏子,又名《付金釵》、《獨倚樓》、《翻翠袖》、《無漏子》。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片六句兩仄韻,兩平韻;后片六句三仄韻,兩平韻。仄韻平韻依次遞轉(zhuǎn),不同部錯韻。另一種即韋莊“鐘鼓寒”,詞,字數(shù),句度均與溫詞略同,唯下闋頭句不用韻。定格的是:下闋頭句要求用韻 【更漏子】 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平仄仄(韻),平平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這首詞按照絕句的格式去寫,比較容易。應為四次換韻,只要注意平仄,不講究要不要回復到原來的韻腳,所以簡單。四次換韻,按照起承轉(zhuǎn)結(jié)來寫,就行了。 第一部分三句,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按照絕句的起句來寫。 第二部分三句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相當于絕句的承句。 第三部分三句換仄韻:平仄仄(韻),平平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相當于絕句的轉(zhuǎn)句。 第四部分三句,又換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相當于絕句的結(jié)句。 兩個仄韻部分,不必要在同一個韻部,只要仄韻就行。兩個平聲韻部,也不需要同一個韻部,只要平聲韻,就行。 例: 更漏子 [唐]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君君不知。 7霜天曉角 霜天曉角,又名“月當窗”、“長橋月”、“踏月”。 一般霜天曉角的格律一共有八種變格基本都是仄韻格,其中有一種是平韻格,今天晚上要講的,就是定格后的一種仄韻格,和一種平韻格 .仄韻格,就是押韻用仄聲韻,平韻格,就是押韻用平聲韻,因為各家都不一致,定格通常以辛棄疾《稼軒長短句》為準。雙調(diào)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韻。 平韻格也是四十三字,字數(shù)不變,押韻用平韻,但在句式上有所改變,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格律 定格 變格平聲格 那今晚就以這兩種格式來說說寫法,不管是平韻格還是仄韻格,在寫法上都是一致的,經(jīng)過兩個格律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平聲格除了字數(shù)一樣,押韻平聲外,不同的就是在詞的下闋,過片處的第一句,由原來的五字句分化為兩句,這個五字句分化成兩個字和三個字的兩句話,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分成的兩句話要押韻,除了這些變化外,其他的都一樣了,霜天曉角,適合寫幽怨曲調(diào)的婉約詞,也適合寫閑居樂趣的田園敘事詞,但古詞一般以見情見景為首要任務,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注意挖掘內(nèi)在含義,我們先來看看仄韻格: 定格 這是定格,所以我們不管變格有多少種,都以這個為準,首句四個字,要求押韻,一般首句引起要注意統(tǒng)領全局,所以在寫作的時候千萬注意用詞用字 第二句五字句,是承接首句的句子,盡管分開押韻,但意思要相連,五字句的寫法,一般是:二二一分讀來寫,很少用二三或三二的格式,有一二二的,但這種,屬于領字句.不適合在此出現(xiàn),領字句就是由一個字開始引出下面描寫的句子,如:看萬山紅遍,這就是個領字句,讀法:看/萬山紅遍,第三句是個六字句,寫法使用兩兩分讀,就是兩個字兩個字的組成一句話,重要的在于這首詞里的兩個三字句,三字句二一、一二分讀,隨便寫.但是有一點,就是這兩個句子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意思,做到所用的兩句話意思可以合在一起,又可以分開,這是我們今后在寫詞的時候,遇到中間用頓號的,都是用這種方法,也就是說,有頓號他們似乎是兩層意思,拿掉頓號,他們放一起就是緊密相連的兩層意思,這是今后遇到任何有逗句的詞牌,都要注意用這樣的辦法,別因為有個頓號,就寫了兩層毫不相關的意思,一定要是緊密相連的兩次意思所以,這種句子,不僅要注意格律,還要注重句意,另外,雙調(diào)詞的上下闕的最后句,具有總結(jié)和引申作用,所以也要把控好,總結(jié),就是總結(jié)了半闕的含義,引申是引出下闋,或情感的抒發(fā),結(jié)句,比較重要,不可忽視,下闋的寫法,和上闋相同,就不重復了,變格平聲格
平韻格只是把押韻從仄韻變成平韻,不奇怪,上闋的寫法,與仄韻格相同,差別的在下闕,我們來看看過片的第一句: 平平(韻),這句是從仄韻格五字句分化出來的,由原來的五字句,分化為兩句:平平(韻),平仄平(韻),并且要求這兩句要押韻,除此外,其他的也都相同,可以參照仄韻格的寫法,這里就不一一再說了 作業(yè),填寫《霜天曉角》一首,內(nèi)容自定,平韻格和仄韻格,任選,不限韻 8江城子,唐詞單調(diào),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diào)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 平常見到的江城子,是雙調(diào) 就是把這三十五字,重復一遍 江城子的寫法,由于單調(diào)重復成雙調(diào) 一般是上片先寫所見的,下片寫回憶的,或者下片寫由所見的產(chǎn)生的想像 比如蘇軾的,懷念妻子的那首 上片就寫了亂墳崗的情景,下片寫的是回憶昔日的恩愛 所以這首詞,有很多人認為是古詩詞中由現(xiàn)實展開想象的最好例子,比較具有代表性 因此,在寫作上,如果沒有新的構(gòu)思,不妨可以模仿 上片注重現(xiàn)實描寫,下片注重回憶或聯(lián)想,上下片,形成鮮明的對比,來突出所要表達的情感 詞牌格律 注意里面的八個三字句 其實下片的格律是上片的重復 我們只要注意上片的格律,就行了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第一句,我們不管他,第二第三句,是兩個仄平平 千萬注意,這兩個仄平平,前個不要用韻字,如果這里用上韻字,那就失去了韻律的美,而且,盡量在陰平和陽平上錯開 所謂陰平陽平,就是拼音中的第一聲和第二聲,這三字句如果前后都是第一聲,感覺,就不是很美了,當然,這不是必須的,第四句是個四字句,四字句是要注意,仄仄平平轉(zhuǎn)化的中仄中平和第五句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這兩句,連成一句完整的句子。 第六句是七字句,是上片的轉(zhuǎn)句,可以仿照七絕的轉(zhuǎn)句寫法,由上面所描繪的情景轉(zhuǎn)化到抒發(fā)的情感 最后第七第八兩句,又是 三字句 前一個平仄仄,后一個仄平平 是上片的結(jié)句 大家都知道,分上下片的詞,有兩結(jié)句 上片的結(jié)句總結(jié)上片的描述 下片的結(jié)句,當然也是總結(jié)下片的描述 不能讓結(jié)句不起作用 上片結(jié)句如果能引出、暗示下片的內(nèi)容 那是最好 如果做不到這點 那也必須做好一片的總結(jié) 上次在《釵頭鳳》中,就出現(xiàn)這問題 三個疊字是總結(jié),誰也沒寫好 所以,這回要注意
內(nèi)容不許重復 寫法是相同的 注意上下片的兩廂對比 由于,這首詞,立足現(xiàn)實,展開想象 所以,一般適合于,回憶,失意,落寞、傷懷等寫作內(nèi)容 是一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婉約詞 但,也有人用大氣的語調(diào)來寫, 比如京口北古亭懷古 就是大氣的回憶和聯(lián)想的詞,個人認為,還是比較中性的,只要內(nèi)容對口,不管大氣,還是婉約,都可以使用 下面,我把格律再發(fā)一遍詞牌格律
9 相見歡,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這個詞牌有多種格體,都是雙調(diào)。根據(jù)《欽定詞譜》,本詞牌三十六字,上闋三平韻,下闋兩平韻,下闋起句(過片處)分開使用兩仄韻。上下闋兩個結(jié)句是九言句,最好是第二字略豆,以前的詞譜分作六言、三言兩句,不一定就是這樣,也有要求把九字句分成前四字、后五字句來寫的在這里補充說明下詞,不叫一首,叫一闋或者叫一闕有的詞分為上下兩半部分 相見歡,全詞一共七句,上片三句,押平韻,過片兩句,換成仄韻,第六句和第七句又回到原來的平韻,記得:第六句和第七句又回到原來的平韻,不許改成別的平韻第一句為六字句,兩兩分讀,兩兩分讀,就是六個字,必須兩個兩個的來讀,比如:夕陽下萬山紅,就不是兩兩分讀的句子,“林花謝了春紅”,這句話,才是兩兩分讀的句子。夕陽下/萬山紅--這句兩兩分讀的話,第一字和第三字不管平仄,但第二和第四字,必須注意平仄第二句,是個三字句,這個三字句,有規(guī)定,必須一二分讀,寫的時候注意,如:柳青青前面柳,可以單獨去讀不能寫成:楊柳青,楊柳青,是屬于:二一分讀,先讀:楊柳,再讀:青,這種寫法,與搗練子的三字句相同。第三句為九字句,可以寫成四字一組做個停頓,古稱“略斷作逗”,但也有先寫成六字,再斷句的。也叫略斷作豆,其實,九字句的最好寫作辦法就是:先寫個七字句,再在七字句前面加上兩個字,南塘后主李煜,就是用這個辦法的。但不管你怎么寫,都要注意格律的規(guī)定,下闋起句(過片)和第二句換仄韻應該注意。這兩個三字句,沒要要求要怎么分讀,一二分讀,二一分讀,都行,但千萬記住,要換成仄韻。下片的第三個三字句,仍然要寫成“一二分讀”并且,要換成和上片一樣的平聲韻,不能換成別的平聲韻部。上片用的是什么韻部,那么在下片的第三個三字句,改回原來的平聲韻部,最后一句,還是,九字句,仍然可以使用先寫七字句,再在前面加上兩個字的寫法。 注意保持句意通順,平仄合律,寫法基本講完,我們來看看一首李煜的詞: 秋閨 第一句:兩兩分讀:無言/獨上/西樓,第二句:一二分讀:月/如鉤, 第三句:寂寞 梧桐深院鎖清秋。在七字句前加了倆字,下片:剪不斷,理還亂,斷,亂,換仄韻,第六句:是/離愁。第七句:別是 一番滋味在心頭。還是在七字句上加倆字。 這樣,再來看看一首我寫的,不成熟的,就是最后九字句,按照四、五分逗的 雙雙紫燕橫斜,雨些些,一地輕風零亂舞飛花。 新詞罷,閑緒舍,酒當賒。軟枕錦衾好夢向天涯。 要求句意通順,平仄合律,就行了 格律 記得,相見歡,適合寫思念、回憶性的婉約詞,句句押韻 10我經(jīng)??吹皆S多人在發(fā)《釵頭鳳》,也許是被陸游和唐婉的深情所感動,還是到底是因為傾倒在詞的最后三葉韻的美,就不得而知了 提起《釵頭鳳》,我還是要驚詫于唐陸的愛情,他們卿卿我我這幾年,有說不完的恩愛,但陸家老母死要拆散他們,雖然,他們沒有梁祝的結(jié)局,但深請之下的生離更甚于死別,其中凄苦,我們是實在無法知道的,但他們把這一切化為滿懷愁苦的《釵頭鳳》的時候,讀來更使人涓然淚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這種情懷,欲哭無淚,欲訴無言 網(wǎng)絡上模仿者不少,但由于缺乏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大多讀來,只是喝嗆了的干咳,沒有真正哮喘病的嚴重,況且,干咳的還不夠入味,主要是: 今晚,我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釵頭鳳》的寫作基本要求 我們剛剛看到,陸游的釵頭鳳和唐婉的在格律上有所不同,那么,我們先把這兩種格律找出來 由于陸游唐婉的原因這種詞牌寫的人多,《欽定詞譜》定位:正格 【釵頭鳳】格律 正格: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由這兩個格律,我們發(fā)現(xiàn),釵頭鳳在押韻上,要換韻的,上下闕十句詞詞中,換韻的規(guī)律是前三句一個韻部,后七句一個韻部 有的人把后面三個疊韻的字當做一句,我們就把它當做三句 無論正格、別格,上下闕,都是前三句,一個韻部,,后七句一個韻部,下闋只是重新復制了上闋的韻部 正格和別格的區(qū)別在于: 正格前三句是仄韻,后七句換的還是仄韻。別格,前三句是仄韻,后七句換的是平韻 別格為了換成平韻后,不至于出現(xiàn)格律毛病,還變化了部分句子的格律 比如正格換韻后的七句格律是: 平平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 而別格換韻后的格律卻是: 仄平平,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區(qū)別,就在這里,其他地方的格律,都是一樣的 那么怎么才能寫好這個《釵頭鳳》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釵頭鳳的結(jié)構(gòu) 《釵頭鳳》又名《折紅英》。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韻,兩疊韻,兩部遞換。適合去寫聲情凄涼緊湊的內(nèi)容,如:久別、懷念、凄哀的語調(diào)。 這個詞牌,只適合寫:聲情凄涼緊湊的內(nèi)容 如:久別、懷念、凄哀的語調(diào)。大多表現(xiàn)離別思念的哀愁 ,另外,在全詞結(jié)構(gòu)上,全詞除第六句不押韻外,其他句子都押韻,上下闋前三句一仄韻,后三句一仄韻,下闋重復上闕的押韻方法,韻部也相同 宋詞的特點,大家都知道 一般是上闋寫景造境,下闋抒發(fā)心情,但也有,邊寫景,邊抒情的,這種夾敘夾議的方式,歷來是文人所推崇的,是詩詞的最高境界 《釵頭鳳》恰恰是一首必須夾敘夾議,邊寫景邊抒情的詞 一種是:中仄平平,一種是中平中仄 一般情況下,古人喜歡把“中平中仄”的四字句,寫成:仄平平仄 ,今晚詞話,就給大家說到這,謝謝大家 注意: 因為是哀怨凄涼的調(diào)子,所以入聲韻,凝重而氣短,適合表達這種情感 一般都是前三句押入聲韻,后七句押上聲、去聲韻 11點絳唇(詞牌名稱) 明·楊慎《升庵詞品》:“《點絳唇》取梁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以為名。”《詞譜》以馮延巳詞為正體。始見于南唐·馮延巳《陽春集》。 元《太平樂府》注:仙呂宮。高拭詞注:黃鐘宮?!墩糇V》注:仙呂調(diào)。宋王禹偁詞,名《點櫻桃》;王十朋詞,名《十八香》;張輯詞有“邀月過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遙隔沙頭雨”句,名《沙頭雨》;韓淲詞有“更約尋瑤草”句,名《尋瑤草》。 在京劇中,《點絳唇》又通稱為“點將”,用于元帥升帳、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為了表現(xiàn)場面的宏大和增強氣氛。 全詞上下兩片,共9句41字。上片第二、三、四句,下片第二、三、四、五句押韻,均押仄聲韻。上片第二句第一字,第三句第一字均宜用去聲;下片第四句第一字亦宜用去聲。下片第三句為三字句,用上二下一句法。常用格體為: 點絳唇 【,宋】朱翌[1] (注:○=平 ●=仄 △=平韻 ▲=仄韻 ◎=本為平聲韻,亦可用仄聲 ⊙=本為仄聲,亦可為平聲韻) 12喝火令的特點及創(chuàng)作要點 《喝火令》雙調(diào)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四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13《漁家傲》這個詞牌,在北宋才有,根據(jù)樂府紀聞記載,脫身于《漁歌子》 【樂府紀聞】:“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愿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按張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鷺飛”一詞,亦名﹝漁父詞﹞,其調(diào)之曲拍,不傳于后世。而唐宋詞人,又多有﹝漁家樂﹞之作,其為描寫漁人生活之詞則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調(diào)之創(chuàng),題義蓋與﹝漁家樂﹞無二致也。 關于這點,我們無法一一考證,今天主要的是,了解詞格律,以及它的寫作要點 分上下闋的詞,我們稱之為“雙調(diào)” 根據(jù)古人的寫作特色, 一般是上闋(上片)描景造境 下闋(下片)抒情 大家都知道,詞,以情勝,無情感 的詞,就沒了意義了 漁家傲上下片各五句,押仄韻62個字 上下闕完全相同,就等于是兩首七言仄韻絕句詩合二為一 就是上片是一首仄韻的七絕,下片也是一首仄韻的七絕, 它和七絕不同的就是第三句也要押韻,再在第三句后,添一個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應該葉韻。 也就是說,《漁家傲》每句都要押韻, 有些詞譜說的,下片中的三字句可以不葉韻,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古人楊慎寫的《漁家傲》詞,寫下半闕第三句,都用“仄平平仄平平仄”作為句子的格律,則不是初學者所適宜的辦法。 所以,我們在學習填寫《漁家傲》的時候,他的格律,還是按照詞譜規(guī)定的格律來寫,比較好 下面請看下《漁家傲》的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漁家傲的特點: 全詞一般語調(diào)大氣,豪放 古時候適合填寫借物言志,抒發(fā)情懷的語調(diào)來填寫 幾乎無人用婉約的語調(diào)來寫漁家傲 但李清照也曾寫過, 她那首婉約的漁家傲,卻不是很有特色 及至后來,她改用了豪放語調(diào),再填漁家傲后,就深受詞人的贊嘆 可見,漁家傲,不太適合寫卿卿我我、恩恩愛愛的事 這也是我們在寫作中需要注意的,雖然不是一成不變的去套,相對說,注意點,也有好處,下面,我們來看北宋范文正公的《漁家傲》 再看看李清照的兩首 漁家傲 這首,是李清照,比較婉約的一首 漁家傲 這一首,是李清照比較豪放的一首, 明顯的比第一首要好, 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應,結(jié)構(gòu)縝密。 因此,今后有什么大氣的感想,不放用《漁家傲》來表達抒發(fā) 上片是一首仄韻的七絕,下片也是一首仄韻的七絕
葉韻:讀音 葉xie(協(xié))韻,就是根據(jù)前面的韻腳,押同樣的韻,叫葉韻 14《訴衷情》填寫規(guī)則 訴衷情,有多種格式常見的有兩種今晚要說到的,就是這兩種,這兩種,其他要求都一樣就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上做個變化一種是:第三句六個字,第四句分開兩句,各三字中間用頓號頓開這種句式,古稱為:豆。 還有一種是:第三句七個字,第四句五個字只在句子的平仄格律上做了恰當?shù)恼{(diào)整。 全詞共11句,45字,6平韻, ⊙平⊙仄仄 平平(韻) ⊙仄仄(豆)仄平平(韻) ⊙仄平平(句) 第四句由原來的六個字,豆開分為兩句的,合成一句,第四句⊙仄仄平平(韻),其他的不變,這兩種,是我們常見的,其適用于描寫的手法,和第一手相同,在韻調(diào)上,注意層層深入,句句逐漸提升情感以達到自己的寫作目的,尤其在結(jié)束部分,特別顯示深情。 因此,訴衷情,大部分作品,以情引人入勝 呵手試梅妝。 都緣自有離恨, 故畫作、 遠山長。 思往事, 惜流芳, 易成傷。 擬歌先斂, 欲笑還顰, 最斷人腸! 訴衷情.初夏 ⊙平⊙仄仄 平平(韻) 15憶王孫(又名《憶君王》、《畫蛾眉》、《豆葉黃》、《獨腳令》) 單調(diào),31字,5句均用平韻。 比如:看去春潮與岸平,青山處處有余情,你看看這兩句,上一句的最后字,和下一句的第一字,是同韻字讀起來就有點拗口,怪怪的感覺,所以,上句這最后一個字和下句的開頭一個字不僅要避免用同韻字,還要避免鄰韻字,也就是讀音比較接近的字,如果能注意這一點,全詞讀起來就朗朗上口了。而且,節(jié)奏感也比較強,憶王孫這個詞牌適合寫景抒情、懷念、述懷。因為他和絕句差不多,四句七個字,一句三個字,所以,寫法上很有絕句的特點,第一句,起句,第二句承句,第三句轉(zhuǎn)句,第四、第五句結(jié)句,唯一與絕句有區(qū)別的,就是絕句都是七個字這首詞,在最后一句前,另加三個字,作為一句,還有一點,就是每句話,都押韻,組后一個字是平聲。 詞譜: ⊙平⊙仄仄平平(韻), 憶王孫/張元干 16卜算子(又名《百尺樓》) 1、雙調(diào),八句,44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2仄韻。 下闋就是把上闋重復一遍 下闋用來抒情,就像七絕的轉(zhuǎn)結(jié)部分 卜算子,不長,屬于小令,押韻用仄韻 2、兩結(jié)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為六言句,于第三字加“、”,如李之儀的“定不負、相思意”。 上闋的結(jié)句部分,就是第四句,正格為五個字 那卜算子的別格是把上下闕的結(jié)束句 也就是說這六個字,分開三個三個來讀也行 像如李之儀的“定不負、相思意”。就是別格,結(jié)句分開三個一組的 3、每行頭四字平仄相同,故覺拗峭。原入歇指調(diào),急并虛歇。一般用于借物詠懷,抒發(fā)幽峭之情。填寫此詞可用白描手法。也可用白話入詞。 因為每句話的開始,都是用仄韻,所以讀起來比較拗口 這樣,全詞會感覺美,這首詞,一般用來借物詠懷 抒發(fā)自己的懷才不遇之幽怨 填寫這首詞,注意一點,盡量避免用太過華麗的詞語 越是白話,反而越好 譜:⊙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韻) 宋-蘇 軾(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17調(diào)笑令 調(diào)笑令(又名:《古調(diào)笑》、《宮中調(diào)笑》、《調(diào)嘯曲》、《轉(zhuǎn)應曲》 譜: 平仄,平仄(疊上句), 仄⊙⊙平⊙仄。 ⊙平⊙仄⊙△ (換平韻), 平仄(轉(zhuǎn)應上兩字換仄韻), 平仄(疊上句), ⊙仄⊙平⊙仄。
調(diào)笑令 華草。華草。秀發(fā)乘春更好。深心密竹紛紛。妖韶隨處動人。人動。人動。王孫公子情重。 第一部分,押仄韻 華草。華草。秀發(fā)乘春更好。首先,第一第二句,必須重復, 華草。華草。這里是重復的,第四、第五句改平韻,沒有規(guī)定要用那個平韻,平韻就行,第四第五句,換平韻,深心密竹紛紛。妖韶隨處動人。 第六第七、第八句又換成仄韻,換成的仄韻,主要取決于第五句最后兩個字的倒數(shù)第二字 調(diào)笑令的特點就在這 要寫好第六第七、第八句必須考慮第五節(jié)就的最后兩個字,你看這首詞的第五句是:妖韶隨處動人。第六、第七句,恰好是第五句最后兩個字的倒寫 第五句是:妖韶隨處動人。那么第六句就是把最后兩個字,倒過來寫:人動,第七句就是把第六句重復下,這叫“疊韻”也叫“葉(xie寫)韻”因為這個“人動”這種疊韻,最后一句就按照這兩句,的韻腳而變換 說白了,第六、第七、第八句是根據(jù)第五句的最后倒數(shù)第二字的韻,來的,所以在寫這首詞的時候不得不考慮第五句的倒數(shù)第二字,全詞看來,前兩句,是疊韻。第三句和前兩句押一個韻,第四、第五句換 押平韻,倒寫第五句最后兩字,成為第六句,再重復,成為第七句,換成仄韻,第八句和第六第七句同韻如: 調(diào)笑令 寒邸,寒邸,莫向東欄獨倚。 西風昨夜盈窗,醉里徒覺雨涼。 涼雨,涼雨,添得鄉(xiāng)思些許! 18《搗練子》 搗練子(又名:《杵聲齊》、《深院月》)單調(diào),5句,27字,3平韻。 詞譜: 平仄仄(句) 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平(韻)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韻) 詞同樣可以按照絕句的“起承轉(zhuǎn)合”來寫,一般把第一第二句當做絕句的起句來看待,其他三句按照承、轉(zhuǎn)、合句來寫。 由于字數(shù)和絕句接近,搗練子多少有點絕句的味兒。 下面講講寫作概要。單調(diào),5句,27字,3平韻。首先兩個三言為對仗。句法均為前2后1。 一二句,是個三言,對仗。 要求寫法是:前兩個字是一個詞,后一個字是單獨一個詞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