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履任考察第一站,選在呂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呂梁是清康熙年間“第一廉吏”于成龍的故鄉(xiāng)。而當我們將視野投向于成龍生活的清朝初年,通過他的故事,走進他的精神世界,從一般的清廉贊語往深看去,于成龍告訴我們的,有比“天下第一廉吏”更多的內容。 |
|
 | 于成龍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從一個城僅六戶的縣令做起,一路以廉名和干練節(jié)節(jié)高升。因政績卓著和廉潔刻苦,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古今。關于他的清廉故事可從人們對他幾個稱呼中了解一二。【詳細】
|
| | |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清山西永寧州(今離石)人。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享年68歲,謚“清端”、贈太子太保。于成龍在20余年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無論是“七品芝麻官”還是封疆大吏,無論身居窮鄉(xiāng)僻壤還是魚米之鄉(xiāng),他清正廉儉,始終如一,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從古至今,他的名聲和故事一直在廣為傳頌。 |
|
| |  | 45歲的于成龍到廣西羅縣(現羅城縣)任知縣,兒子從家鄉(xiāng)帶了只臘鴨來,并告知祖母病重。于成龍決定回鄉(xiāng)探望,路上盤纏不夠,父子倆只吃兒子帶來的半邊臘鴨做菜,因此羅縣鄉(xiāng)親就送一個綽號給他——半鴨知縣?!?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26_1.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于成龍由直隸巡撫擢升兩江總督后,一如既往每餐必食青菜。他赴任時恰逢江南屢遭風雨襲擊,災情不斷,他經常為了“留米賑饑”,而以稀粥青菜為食。江南人深情地稱他為“于青菜”?!?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26_2.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于成龍做兩江總督后,總吏受到了格約束;官僚、巨商都改穿布衣;高門大戶將大門樓改筑成小門樓;少數惡霸避居他鄉(xiāng)。于兩江總督任上僅三年,政江百姓安居樂業(yè),人戶豐瞻?!?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26_3.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于成龍病逝后,清政府授其謚號“清端”,是清操廉節(jié)可表率世人的意思。后人稱其為“于清端”。于最早任知縣的廣西羅城有個鄉(xiāng)鎮(zhèn)就以于公謚號命名為清端鄉(xiāng),直到民國初年。【詳細】 |
|
|
|
|
 | 古代讀書人的抱負,可以說是“立德、立功、立言”,可以說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于成龍在出仕之初,就曾對友人說,“我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而其對待百姓的菩薩心腸,和對待盜匪的霹靂手段,都是從這四個字生發(fā)出來的。 【詳細】
|
| |  | 天理良心,是于成龍施政的基礎,也是他力量的來源。若非如此,清廷的一紙任命,只是給了他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和正當的資格,并不能幫助他在朝野建立聲望。這四個字算是于成龍平生讀書學習的一個大心得、大信念,也可以說是他的人生宗旨。【詳細】 |
|  | 于成龍45歲擔任羅城縣令,68歲死在兩江總督任上,仕途23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朝著建立秩序的方向努力。于任羅城縣令7年,主要功勞便是為羅城重建秩序。他編制保甲、約束縣民,有敢于犯案的,他也敢下狠手。也許就是因為在羅城,他實現了一個儒者的最高抱負,將一片荒蕪變成人間樂土?!?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40_1.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 于成龍現在被人所稱道的,是他的“廉”。但在于成龍看來,這廉,是他所奉行的“天理良心”的一部分。以天理良心為本,那么為官以廉,可以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并不需要特別追求。【詳細】 |
|  | 于成龍仕途生涯,最令人稱羨的是三次被舉“卓異”。要舉卓異,要求上司申報,最終以各省督撫的意見為準。也就是說,必要的條件是上司賞識。從中我們可以知道,于成龍的廉潔,并沒讓他成為像海瑞那樣官場的異類,人人側目避之不及,反而連上司都樂于獎掖提拔。【詳細】 |
|
|
| |
|
|
 | 滿清三百年,數得上來的廉吏,康熙一朝要占到大多數?!肚迨犯濉みx舉》中說,“康熙之初……廉吏輩出……吏治蒸蒸,稱極盛焉”,為何會這樣,三百年后看,應該有獨特的歷史原因?!?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65.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 康熙執(zhí)政后,注重整頓吏治,鞏固政權,積極倡導、逐步推行清官政治,收到明顯效果。貪腐風氣受到遏制,官場政治漸獲清明,社會風氣改變很大,轉而呈現出清官輩出的景象?!?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65.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清官對清官的援引薦舉”制度,是康熙帝有效管理國家干部隊伍清廉的先進辦法之一,在當時很有代表性??滴趺钋逭鞯墓賳T舉薦知縣以上、道員以下“實心惠民,官居清廉”的官員?!?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65_1.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  | 如果清官僅僅“潔己”,康熙不是很推崇,因為“潔己”的作用十分有限。康熙提倡清官更要“任事有為”,這才是為官的實際意義?!?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065_2.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 清朝有例制:新任督撫提鎮(zhèn)(提督和總兵的合稱)上任前要聽皇帝訓導,新官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皇帝。其實,這是上下級之間一個很好的交流。【詳細】
|
| | 除卻于成龍,歷史上山西還出了不少清官廉吏,以明清時期較為集中。他們皆廉潔自好,以坦蕩蕩一身正氣,為國為民,鞠躬盡瘁。這些直臣廉吏踐行的優(yōu)秀廉政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詳細1】【詳細2】 |
|
| |
|
|
|
 | | | 于成龍,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贊譽,在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的同時,其事跡也以文學、戲劇、影視等形式廣為傳播,直至今日?!?a href="http://www./sxxww/culture/whkd/4228187_4.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233, 222, 185);">詳細】 |
| 于成龍較早在文學作品中出現,是在乾隆年間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其中有一篇為《于中丞》,講了兩個故事,都是說于成龍從蛛絲馬跡中發(fā)現犯罪線索,從而破案。 |
| 到了清末,評書《于公案》問世,編創(chuàng)者是北京前輩評書名家牛瑞泉,由他傳給劉竹橋,劉竹橋再傳給群福慶,遂在北京說書界流傳開來,講述于成龍出京西巡,一路斷案破案,除奸拿賊的故事。 |
| 單田芳先生也曾推出100集的評書作品《清官于成龍》,著眼點變?yōu)橛诔升垙囊粋€廣西羅城知縣到兩江總督的許多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的故事。 |
|
| | | 1998年,離石區(qū)作協(xié)主席王永泰創(chuàng)作長篇歷史小說《清官于成龍》,影響非常大,單田芳評書就是據此改編,而以后的影視劇、戲劇也以此為本。 |
| | | | 2003年,由上海京劇院創(chuàng)作的京劇《廉吏于成龍》問世,屢受好評,獲國家多個獎項?,F已成為上海京劇院的常演保留節(jié)目,2007年改編成戲劇電影。 |
| | |
|
|
|
|
結 語 | 自古清官廉吏難得,康熙難免感慨,即使是于成龍死后二十多年還念念不忘。而今當我們建立起一整套反腐制度,只有落到實處,才是對康熙“居官如于成龍者能有幾人”之問的真正無愧回答。 |
|
監(jiān)制:胡凱民 主編:郭麗湘 張清蘭 責編:袁君 美編: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