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深圳其實也輕視廣州。深圳最大的資本是——青春無敵。 深圳人的平均年齡是低于30歲的,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恐怕也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吧。這里的生活節奏很快,走在路上的行人大多都是急匆匆的,大概也只有這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才能適應這樣的快節奏生活。 深圳的綜合環境也相當不錯,它不像廣州那么亂,于發達中顯出精致來。它的城建比廣州要小,但發達的程度卻并不比廣州差,公園也分布得比較多,使人們在休閑之余能夠很輕易地在家門前就有公園逛,單是這一點也要比廣州好。 深圳本來就是一個年輕的大城市,也正因為年輕,才為它帶來了超乎常規的發展。走在深圳街頭,到處都可以感覺到它那年輕的氣息。在這里住得久了,哪怕是再老的心態,也會變年輕的。 正因為深圳年輕,所以這個城市的規劃和綠化搞得非常好。深南大道、筍崗路、紅荔路、濱海大道等一條又一條道路的綠化美化令人嘆為觀止。事實上,不少深圳人都有一種所謂的“深南大道情結”——當然,現在可能要更改為“深南大道和濱海大道情結”了。建設部某部長曾公開稱贊深南大道為中國第一城市大道。在深圳一般政府管理的公園都是免費開放的,而且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大公園,市民的眼睛到處都在享受。深圳在全國最不排外。深圳雖然地處廣東,但是已經給北方人占領了,以至于廣州人認為深圳已不是一個廣東城市,而是所謂“北方文化的殖民地”。深圳人口中原住民只能占到1/10,加上從廣東其他地區遷來的廣東人,也不會超過三成。這樣廣東人在深圳就成了“少數民族”,在廣州若不會講白話,生活肯定會有不方便,但是在深圳就不會有任何不便。 在深圳人眼里,廣州完全像個大農村,當然是相當發達的“農村”。城建也夠大,卻規劃得不成樣子,到處亂糟糟的,這里起一堆,那里冒一群,街道都是一樣的臟,幾乎讓人找不到哪里是城市中心。廣州當然也有很多繁華的地方,但卻總讓人感覺不出它到底繁華在哪里。綠化不行,公園太少太小,而且還要收費。在廣州,要時刻擔心著小偷搶匪,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不行的。在深圳則根本不用擔心這些東西,可以放心地在大街上打手機、拎包,基本無須擔心會冷不防地跳出個劫匪來。 所以,深圳網民總結出來的廣深對比是這樣的: 1.廣州空氣太差,出去一小時準成黑鼻孔。在深圳一個月都不用擦皮鞋。 2.廣州常塞車,但公車開起來快得不要命;而橫貫深圳市最多一個小時。 3.廣州到處是垃圾,中大周圍有目共睹。更有對比性的是,現在廣州深圳都在建地鐵,廣州搞得到處烏煙瘴氣的,妨礙交通。而在深圳根本就感覺不到,建設規劃很好。 4.廣州不適宜老年人生活。搭公車去公園?還是整天悶在家?沒有什么地方可去。在深圳就不同,生活小區大,公共空間綠化好,在大街上走走都清爽。 5.廣州人太算計,一點也不爽快。深圳人比較簡單、干脆。 6.廣州人太自大,常以為省會有多么了不起。深圳比較平等,機會多,憑自己本事出人頭地。 7.廣州發展速度太慢,說改善空氣改善環境多少年了還是依舊如故,深圳以前主要靠政策,現在高新技術發展得很好,位居全國之首。 8.廣州人口太多,水平參差不齊。車也多,就是讓座的人不多,治安也不好。深圳的文化修養(至少是表面的文化修養)是廣州沒法比的,至少在公車沒有搶座的。 總之,廣深口水戰大多數時候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呈現出蒼老和年輕的不協調對白,充斥著的是激情的誤解或者近乎結結巴巴的真誠表達,令人感動。某些時候,他們謹慎地接近理智,但更多的時候,他們被各自城市的尊嚴和認同感所打動,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集體臉紅脖子粗,一個個鏗鏘陳詞,滔滔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