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高效的組織機構 1.1建立高效的組織機構為優質、高效地完成新站區工程建設任務,維護招投標文件的嚴肅性,嚴格合同管理,增強各參建單位的守法、誠信及履約意識,各中標單位在接到中標通知書后,按招標文件和合同的規定,完成施工項目部及監理駐地建設,同時按照投標文件所列設備,在要求的時間內組織進場。1.2人員素質及專業水平各中標單位必須按照投標書承諾,組織符合管理、施工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足額進場,主要人員(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業工程師;監理單位:總監、總監代表及監理工程師)未經批準,不得更換。1.3人員上崗及分包管理各中標單位所配備的主要人員每月住勤工地不得少于合同約定的時間,特殊情況確需離開工地必須書面請假,經批準后方可離開。各中標單位必須獨立完成中標工程,不得轉包、肢解發包和違法分包。符合分包規定的,分包時必須向我局申請,并取得批準。 2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 借鑒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方式,堅決杜絕企業掛靠現象,對各中標單位提出了嚴格的管理要求,具體施工我們通過以下措施:2.1建立了質量責任登記表,將建設、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質量責任聯為一體,責任到人。2.2組織召開技術交底會,在完成圖紙審查,設計單位對提出的問題給予回復后,及時組織召開技術交底會,一般安排在施工企業完成項目部建設后一周內進行。組織學習主要工序技術規范,制定并下發各分項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意見書。2.3成立質量巡查小組、工序驗收小組和自檢與抽檢驗收小組,抓重點環節控制,實行工序驗收單逐級負責制。2.4堅持每日督查巡查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地進行各項目目標的動態控制。2.5加大獎懲力度,綁定監理與施工單位間的質量連帶責任,同獎同罰。2.6定時召開質量專題例會,當場通報質量情況及處理意見。 3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合格的工程必須要用合格的材料,這就是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牢牢把住材料關,防止不合格材料進入工地,杜絕不合格材料上工程。無論鋼材、水泥、砂石、磚瓦、混凝土管以及一些半成品、成品、構配件等都要經過嚴格檢查,從外觀幾何尺寸到實驗室的抽樣檢測,從出廠合格證到化驗報告。要做到這些必須做到以下兩點:3.1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需原材料、成品或預制構件的品種、規格、型號和強度等級等,首先應符合設計要求;另外還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的標準規定。國家或地方明令淘汰、禁用的產品嚴禁使用。3.2工程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構配件等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進行進場驗收并妥善保管。首先應檢查每批產品的質量合格證、使用說明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口產品的商檢報告及證件等,否則不得驗收;其次,檢查產品的外觀;另外,還應按規定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下,送樣到具有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復檢試驗。各項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本文來自于《建筑科學》雜志。《建筑科學》雜志簡介詳見.) 4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4.1防患于未然,實行預防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市政處要求施工、監理單位把可能遇到的困難想的更多一點,把問題考慮到得更細一點,把施工準備工作做的更全一點,做到防患于未然。4.2加強過程控制與現場管理。嚴格報驗程序,對每道工序都要進行嚴格報驗,否則將不予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凡有未經報驗違規施工的現象,一經發現,作返工處理。下階段,市政處將狠抓施工現場管理,要求所有項目負責人每天都至少要保證各去工地巡查一次,每次要在工地徒步來回數趟,以此硬性規定來加強施工中的流程監控,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整改。4.3嚴格執行施工技術規范。從平時檢查到具體指導,從關鍵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須強調一個“嚴”字;對不合格的工序,凡是需要返工的,堅決要求返工,絕不手軟;對出現的質量問題,更要嚴肅處理。4.4強化細節質量管理。一些細節施工項目,諸如道路的縱、橫向接頭位置、平面交叉點、橋頭、新老路交接處、地下管道施工點等等,往往沒能引起施工和監理單位的足夠重視,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這也是我們在過去的施工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除了抓好主體施工項目工程質量外,對這些細節的施工項目質量也毫不放松。4.5切實加強輔道的質量控制,夯實“左膀右臂”。 5結束語 綜合以上所述,做好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是一項多因結果的系統工程。在工程實施總承包管理的情況下,既要確保工程質量,又要減少工程投資,提高工程建設的聲譽,這就要求參建單位互相協調,創建高質量、高效益的精品工程。 本文作者:劉勝利 工作單位:新站區重點工程管理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