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本節目主要內容:
1、秭歸:楚韻留香;2、不老的峽江號子;3、屈原村守廟人;4、屈原村農民詩社;5、興山:昭君故里尋昭君。
攝制組來到三峽河谷、屈原故里——秭歸。“三峽長江文化活化石”峽江號子,讓人熱血沸騰;屈原故里25年如一日的守廟老人,讓人心生敬佩;全國惟一一個農民詩社,讓人激情澎湃。
秭歸縣位于中國湖北省西部,地處川鄂咽喉長江西陵峽兩岸。面積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萬人,漢族為主。西漢置秭歸縣。北魏改置長寧縣。隋復秭歸縣。唐置歸州。后幾經變動,1914年復置秭歸縣。礦藏資源有煤、鐵、銅、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質好。
秭歸文化底蘊豐富。秭歸是世界文化名人、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故鄉,王昭君就出生在這里,(古代隸屬于的興山,新中國成立后將其劃為獨自一個縣)還有革命烈士夏明翰,著名鐵路工程師杜鎮遠也出生在秭歸。
秭歸是端午習俗及龍舟文化的發祥地。千百年來,秭歸人民為紀念屈原形成了獨特的歲時節令習俗,即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已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秭歸端午民俗形成于先秦、發展于漢末魏晉、興盛于唐,一直保持到當代。所包含的禮俗及文化元素十分豐富。主要有:祭奠屈原,在五月初五,眾人聚集屈原廟或岸邊,設祭壇,拜祭屈原;游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龍舟游江,唱《游江》,呼喚屈子魂歸;龍舟競渡,各異龍舟爭相前進,場面十分壯觀,成為融民族性、競爭性、娛樂性于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騷壇詩會,自明代起,屈原誕生地秭歸樂平里,由讀過私塾的農民自發組織,每逢端午便聚于屈原廟吟誦楚辭、或相互詩詞唱和,歡度端午并紀念屈原。端午習俗還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蒿菖蒲、扎香袋(包)、食鹽蛋、稻場娛樂等。
關于秭歸由來傳說 在中國名目眾多的字典中,“秭”都只用于地名“秭歸縣”,是秭歸的“特產”。“秭”作何解釋,“秭歸”為何意,說法不一。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
一是《水經注·江水注》引袁山松說:“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喻令自寬,全鄉人冀其見從,因名曰秭歸。”“秭”即“姊”,二者是同音通假字。(這便是郭家壩中學“文化專欄”里的內容。)
二是楚子熊繹封嫡嗣熊摯為“夔子”,居“夔子國”,即今秭歸以西到四川奉節一帶,為楚的附庸國,后因夔子不祀奉楚的先祖,楚成王熊惲把夔子國滅掉了。“楚人滅夔,以夔子歸。”今天的秭歸即“子歸”之意。
三是與一個傳說故事有關,雖不足為憑,但從側面反映秭歸人民自古以來對屈原的懷念之情。相傳屈原冤沉汩羅,消息傳回家鄉后,屈原的妹妹屈幺姑,天天登上家鄉的山頂向南方呼喊:“我哥回——!我哥回——”直喊到喉嚨出血,抑郁而終。
來自: pengxq書齋 > 《遠方的家《北緯30度中國行》視頻全集》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視頻:《遠方的家》北緯30°中國行(第四十二集) 楚韻香城醉咸寧
視頻:《遠方的家》北緯30°中國行(第四十二集) 楚韻香城醉咸寧'' height=480 width=64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北緯30°·中國行(38)遠方的家:荊楚明珠——陽新
北緯30°·中國行(38)遠方的家:荊楚明珠——陽新。
遠方的家·北緯30°·中國行 第38集:荊楚明珠 陽新
遠方的家.北緯30..中國行 第38集:荊楚明珠 陽新。
為何說阜陽是端午習俗的重要發源地
《路史·國名記》中記載:“胡子國歸姓。歸姓,夔出。”歸姓,即夔姓,始于上古,先祖相傳為堯舜時的樂官后夔,又被稱為樂師夔。楚...
楚韻祭屈原
楚韻祭屈原。《楚韻祭屈原》汨羅江水接天流,大夫臨江獨坐愁。今聞楚聲皆風流,屈子一韻騷千秋。
錢漢東:屈原故里巴風楚韻
錢漢東:屈原故里巴風楚韻。屈原祠原址據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記載:“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鄉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歸縣東北數十里有屈原舊田宅,雖畦堰縻漫,猶保原田之稱...
北緯30°中國行-紀錄片《遠方的家》
秭歸由來傳說
秭歸由來傳說。文化淵源 秭歸文化底蘊豐富。秭歸是世界文化名人、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故鄉,還有革命烈士夏明翰,著名鐵路工程師杜鎮...
宜昌 秭歸
宜昌 秭歸。大話西游之秭歸方言版一、秭歸簡介。秭歸是三峽庫區首縣,屈原故里。2011年秭歸獲得“中國詩歌之鄉”稱號。九畹溪漂流 秭...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