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夢幻海灘-八仙墩【海嶠仙墩】-驅虎庵-太清宮【太清水月-八水河-龍?zhí)镀佟君執(zhí)秶娪辍?明霞洞【明霞散綺】-天泉-紫英庵口-嶗頂【巨峰旭照】-明道觀-棋盤石-那羅延窟【那羅佛窟】-白云洞水庫-白云洞【云洞蟠松】-獅子峰【獅嶺橫云】-白龍洞-碧月潭-泥洼口-尉竹庵【蔚竹鳴泉】-留韻亭-潮音瀑【巖瀑潮音】-內九水與外九水【九水明漪】-大嶗-福泰庵-華樓山【華樓疊石】-藍家莊 ![]() 線路時長: 5天最佳出行時間:5月至10月 線路強度:一般強度危險度:低危險 相關交通:各位驢友抵達青島后。從臺東乘坐公交(110路)車至青山。從藍家莊穿出后,乘坐公交車(均駛向李村方向)返回市區(qū)。 氣候狀況: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所需裝備:登山鞋、登山杖(最好雙杖)、快干衣物、背包、露營裝備、必要的藥物及防護用品。春秋兩季需要添加沖鋒及保暖衣物。 食品藥品: 3天的早餐及晚餐,4天的午餐。沿途可在景區(qū)補給。水少量即可。全程有甘甜的泉水可供補給。其它的類如巧克力等食品可選擇性自帶。 向導聯系:線路成熟,建議聯系青島驢友帶路。本線路咨詢顧問:8264id:保羅、宏博、風從山中來、xhtjn 所需費用:300 線路地圖: ![]() 詳細行程: D1:青山-夢幻海灘-八仙墩【海嶠仙墩】-驅虎庵-太清宮【太清水月】(露營) 早晨可趕到臺東區(qū)乘坐110路公交車直達青山。D1線路基本是沿著海邊走。因此,水要備足一天的量。另外,從八仙墩去往驅虎庵的途中,會經過一蛇窩子(當地人如此稱呼),應注意安全。 D2:八水河-龍?zhí)镀佟君執(zhí)秶娪辍?明霞洞【明霞散綺】-天泉-紫英庵口-嶗頂【巨峰旭照】(露營) 本日線路一路攀升至嶗頂,可在天泉補水。在接近至紫英庵口處也是蛇出沒之地,應注意安全。另外,抵達嶗頂扎營后,可在自然碑取水,也可在八角池取水。 D3:嶗頂-明道觀-棋盤石-那羅延窟【那羅佛窟】-白云洞水庫-白云洞【云洞蟠松】-獅子峰【獅嶺橫云】-白龍洞(露營) 本日線路沿途有水可隨時補充,穿過白云洞后可下撤至仰口,補充給養(yǎng)。 D4:白龍洞-碧月潭-泥洼口-尉竹庵【蔚竹鳴泉】-留韻亭-潮音瀑【巖瀑潮音】-內九水與外九水【九水明漪】(露營) 本日經過嶗山著名的北九水景區(qū)(九水十八潭),泉水是嶗山的靈魂。在外九水有農莊,可補充供給。 D5:大嶗-福泰庵-華樓山【華樓疊石】-藍家莊 本日線路相對輕松,完成穿越后,可與青島“小哥”吃蛤蜊、哈啤酒。共同分享戶外的喜悅。 【注意事項】: 關于嶗山蝮蛇,當地又叫“土虺”,是嶗山一種毒蛇的名字,因渾身土灰色而得名,它的學名叫:”黑眉蝮蛇“。相對其他的蛇較為粗短,最明顯的特征是有一條黑色的花紋覆蓋了它的眼睛,很容易識別。在嶗山地區(qū)它是“臭名昭著”,近年來被毒蛇咬傷的人畜的“元兇”-基本上都是這種蛇。舊時嶗山民謠稱:“嶗山虎狼少,就怕“土虺”咬”,可見“土虺”對人類的危害。土虺聞人聲而不走,會像鵝一樣探頭而立,翹首待人,身成牛糞狀,如果你攻擊它,它就如彈簧跳起成一條直線撲上,從不落空。用棍敲擊地面,蛇尾亦作同動作。因此,一旦遇到它,最好繞開走。 萬一被蛇咬傷時要鎮(zhèn)定,就地采取自救。一是結扎:立即停止傷肢的活動,將傷肢置于最低位置,爭取二至三分鐘內,用繩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約10厘米處,或傷口向上一個關節(jié)的上部結扎,以阻斷淋巴及靜脈血回流。結扎后每隔三十分鐘松一次,每次松2-3分鐘。二是沖洗清創(chuàng):結扎后可用河水或井水等沖洗傷口局部,最好以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雙氧水沖洗,可氧化破壞蛇毒,以減少毒液的吸收。可局部割開吸毒,口吸時注意口腔內應無黏膜破損。可用涼泉水,冰水等冷敷或浸泡傷肢。在自救的同時應速趕往青島第八人民醫(yī)院(青島專治蛇傷的醫(yī)院)救治。季德勝蛇藥會起到一定的延緩作用,最好隨身攜帶。 嶗山十二景介紹 1、【巨峰旭照】巨峰是嶗山主峰,俗稱“嶗頂”,位于嶗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33米。“云海奇觀”、“旭照奇觀”、“彩球奇觀”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觀。特別是“旭照奇觀”,綺麗壯美,被列為嶗山十二景之冠,稱“巨峰旭照”。清代乾隆年間即墨知縣尤淑孝有詩贊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發(fā)扶桑一線通。只有仙靈營窟宅,更無人跡惹天風。群山岳岳憑臨外,大海茫茫隱現中。持較岱宗應特絕,碧天咫尺彩云紅。” 2、【龍?zhí)秶娪辍魁執(zhí)镀儆置颀埰伲挥趰魃侥下窗怂又杏巍0怂恿髦链颂幍溆谏钐叮缬颀垼蚂F噴雨,景色壯觀,在嶗山十二景中,稱“龍?zhí)秶娪辍薄V苤猎性娰澰唬骸傲杩諄y濺沫,疑是玉龍飛。白掛虹千仞,青山環(huán)一圍。拋來珠落落,舞處雪霏霏。游客貪清賞,斜陽不忍歸。” 3、【明霞散綺】從太清宮北上,行約3公里左右,在竹樹蔥籠、綠蔭掩映中便是明霞洞。這里背后石峰聳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巒下伏,峭壑深邃,每當朝暉夕陽,霞光變幻無窮,因而被列為嶗山十二景,稱“明霞散綺”。清代高密文人孫風云有詩贊曰:“拾級不辭勞,松篁漲晚濤。嵐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絕頂霞粘屐,精庭雪暈袍。三壺皆似削,俯勢瞰靈鰲。” 4、【太清水月】在太清宮看海上月出,別有一番情趣。當萬籟俱寂之時,光潔的月亮被一團金輝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傾灑海面,浮光瀲滟,玉壺冰鏡。岸邊清風掠竹,細浪輕拍,景色幽奇絕倫。這便是嶗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紹言有詩贊曰:“相約訪仙界,今宵宿太清。煙澄山月小,夜靜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葉驚。悄然成獨坐,細數曉鐘聲。” 5、【海嶠仙墩】海嶠仙墩是指嶗山頭南部的八仙墩,嶗山頭距太清宮7公里,是由海蝕巖洞組成的奇特自然風貌。嶗山頭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沖擊,崖岸斷落如廈,崖下海中有十多塊兩米高的石墩,神話傳說八仙過海時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此處風勁浪高,波濤洶涌,極為驚險,被譽為“嶗山第一奇景”,在嶗山十二景中稱“海嶠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詩贊曰:“混沌何年鑿,神功此地開。勢吞滄海盡,潮壓萬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來。蓬萊應浪藉,身世重堪哀。” 6、【那羅佛窟】自華嚴寺沿山澗西上即達那羅延窟,這座天然的石洞寬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如削,洞頂有一圓洞,頗似火山噴口,天光由此圓孔透入,據僧人說那羅延佛就是在窟中修煉成正果。如此巨大的花崗巖洞國內尚不多見,在嶗山十二景中,稱“那羅佛窟”。清代即墨文人黃玉瑚有詩贊曰:“荒山留佛骨,卓錫何年至?那羅延窟存,東來識大意。” 7、【云洞蟠松】白云洞在嶗山東部,華嚴寺西北,太平宮西南3.5公里處,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風光之綺麗,則又別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為青龍石,右為白虎石,前為朱雀石,后為玄武石。洞石巖頂上有一名為“華蓋”的古松,勢如騰龍,綠蔭冉冉,覆蓋全洞,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云洞蟠松”。藍水有詩贊曰:“白云深處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驚看云中龍出沒,一株洞后百年松。” 8、【獅嶺橫云】獅子峰在太平宮東北,幾塊巨石相疊,側看成嶺,豎看成峰,狀若雄獅,橫臥在蒼茫云霧中,海風吹來,白云宛若游龍,翩若驚鴻,在陽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絢麗。但獅子峰最壯美的景色是“獅峰觀日”,人們在獅峰觀罷日出,趁曉霧未開,方可盡情地領略“獅嶺橫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嶗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黃宗臣有《宿獅子峰》詩:“石上開樽有濁醪,海天東望月輪高。夜聲時到秋山寺,半是風聲半是濤。” 9、【華樓疊石】華樓山位于嶗山水庫南岸,海拔408米。華樓峰是矗立山頂東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層層巖石組成,宛如一座疊石高樓聳立晴空,故稱“華樓”,又因異石突起,猶如華表,又名“華表峰”,在嶗山十二景中稱“華樓疊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詩贊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開名山第一峰。嵐氣蒸成金液水,海霞飛滿石門秋。” 10、【九水明漪】北九水分內九水與外九水兩部分,全長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峽谷地帶。內外九水共有18道灣,澗水遇峰必折,折處旋成深潭,形成一處景觀,各具特色,紛呈異景,《膠澳志》稱北九水之景為:“水作龍吟,石同虎踞,音樂圖畫,文本天成。”在嶗山十二景中,最為秀麗多姿的當數“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黃襀有詩贊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盤龍。溪邊疑有胡麻飯,身在桃源第幾重。” 11、【巖瀑潮音】潮音瀑原名魚鱗瀑或玉鱗瀑,因其聲似潮涌,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盡頭,四面峭壁環(huán)繞,東南高壁裂開如門,瀑布從此瀉下,山谷轟鳴,聲如澎湃怒潮。清代山東撫軍崔應階有詩贊曰:“何處《崖萬壑雷,高峰云靜石門開。盤空舞雪飛泉落,撲面銀花細雨來。碧水澄潭湛洗滌,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盡游觀興,樵唱遙從天際回。” 12、【蔚竹鳴泉】蔚竹庵在北九水村東北的鳳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處,蔚竹成林,蒼松競茂,怪石奇秀,澗溪成韻,泉水汀咚,清新幽靜,在嶗山十二景中稱“蔚竹鳴泉”。清代膠州文人王大來有詩贊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尋樵客蹤。履下泉聲三十里,杖邊山色一千重。深藏勝境疑無路,綠到仙宮遍是松。更喜道人閑似我,邀看萬朵碧芙蓉。” 考慮到外地的朋友到青島比較疲憊及觀景等因素,將線路設計調整為5天。大大降低了線路的強度。強驢可按照3天線路進行穿越。 D1:青山-夢幻海灘-八仙墩【海嶠仙墩】-驅虎庵-太清宮【太清水月】-八水河-龍?zhí)镀佟君執(zhí)秶娪辍?明霞洞【明霞散綺】-天泉-紫英庵口-嶗頂【巨峰旭照】(露營) D2:嶗頂-明道觀-棋盤石-那羅延窟【那羅佛窟】-白云洞水庫-白云洞【云洞蟠松】-獅子峰【獅嶺橫云】-白龍洞(露營) D3:白龍洞-碧月潭-泥洼口-尉竹庵【蔚竹鳴泉】-留韻亭-潮音瀑【巖瀑潮音】-內九水與外九水【九水明漪】-大嶗-福泰庵-華樓山【華樓疊石】-藍家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