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宅斷、陰宅斷(全) 外來孝服外邊起 內里孝服內邊隨 相屋經.
凡到人家先看房 看人住房有主張 門路屋柱廳堂檐 若瓦落時家長亡 屋倒東兮宅長死 屋倒西兮宅母虧 屋檐倒左長男死 倒右小子恐無兒 天井中間起土墩 墮胎患眼及兒孫 堆土栽花淫欲事 當門有井起風聲 前後箭射口舌興 宅地乾燥人靈耗 突然落時真堪悲 斷他命傾危 廳中兩壁般般大 男女無損害人家 若造四字屋 騎馬食天祿 對門有獨樹 寡母堂上住 井屋對大門 婦人多內亂
陰陽宅斷 巳丙蛇傷午丁火 未主咳嗽獄訟斷 甲庚暴敗酉辛艱 戌乾多蟻亥壬賤 橫戶露骨向墳前 下後哭皇天 若見元辰手腳長 葬後必離鄉
廖品珍(字煥鎦)賢樽之子,一代奇才、大宗師(廖氏風水師近三分之二是其徒子徒孫)足遍贛、粵、閩,造福無數。 廖玉輝(字煥鈿)賢樽之侄子,著名地師,足遍贛、粵、閩,造福無數。 廖書潘,當代著名地師,足遍贛、粵、閩,造福無數。 廖茂秋(字香蔥)廖玉輝之孫,當代著名地師,足遍贛、粵、閩、桂,造福無數。代表作:閩德化縣溫氏祖居、祖墳(80年代初做現已丁、財、貴大發),本站高級顧問。 廖金財(字香葵)煥鎦關門弟子,當代著名地師,足遍贛、粵、閩、桂、浙,造福無數。代表作:閩永春縣蘇姓祖居、祖墳,(80年代初做現已丁、財、貴大發),本站高級顧問。 廖梅生,煥鎦之孫,當代著名地師,足遍贛、粵、閩、桂、浙,造福無數,本站顧問。 廖傳真,當代著名地師,本站站長,足遍贛、粵、閩、桂、浙,造福無數。 廖國生,煥鎦之孫,當代著名地師,足遍贛、粵、閩、桂、浙,造福無數。 疑龍經(上中下) 《 疑 龍 經》 上卷 唐:楊筠松 著 尋龍何處最堪疑,尋得星峰卻是枝。關峽從行并護托,矗矗旗槍左右隨。 干上星峰全不作,星峰龍法近虛辭。與君少釋狐疑處,干上尋龍真可據。 干龍長遠去無窮,行到中間陽氣聚。面前山水又可愛,身后護龍皆反背。 君如就此問疑龍,此是歇龍送迎隊。比如齋糧適千里,豈無頓宿分內外。 龍行長遠去茫茫,定有參隨部伍長。凡有好山為干去,枝龍盡處有旗槍。 旗槍也是星峰作,園凈尖方更高卓。就中尋穴穴卻無,干去未休枝早落。 枝龍身上也可裁,半是虛花半是胎。若是虛花無朝應,若是結實護纏回。 護纏尚要觀疊數,一疊回來龍身顧。莫便將為真實看,此是護龍葉交互。 三重五疊抱回來,此就枝龍身上做。干龍猶自隨水出,護送迢迢不回棹。 正龍身上不生峰,有峰皆是枝葉送。君如見此干龍身,的向干龍窮處認。 君如尋得干龍窮,二水交會穴受風。風吹水劫卻非穴,君尋到此是疑龍。 請君看水交纏處,水外有山來會聚。婉轉回龍似掛鉤,未作穴時先作朝. 朝山皆是宗與主,不拘千里遠迢迢。穴前百官皆朝揖,千元萬派皆朝入。 此是尋龍大法門,兩水夾來皆轉揖。尋龍何處使人疑,尋得星峰卻是枝。 枝葉亂來無正穴,真龍到處是疑非。只緣不識兩邊護,卻愛飛峰到腳隨。 飛峰斜落是龍腳,腳上星峰一邊卓。真龍平處無星峰,兩邊生峰至難捉。 背斜面直號飛峰,此是真龍夾從龍。一節星峰一節插,兩節腰長號寬峽。 峽長繞出真龍前,背后星峰又可憐。到此狐疑不能釋,請向真龍尋兩邊。 兩邊起峰為護從,正龍低平最貴重。星峰兩邊轉前揖,揖在穴前為我用。 問君州縣真龍身,大浪橫江那有峰。起峰皆是兩邊腳,去為小穴為村落。 如此尋龍看兩邊,兩邊生腳未為偏。正身繞卻中央去,破祿文廉做關護。 關攔定局有大小,破祿兩星外攔是。祿存無祿做神壇,破軍不破為近關。 善尋大地尋關局,關局大小水口山。大凡尋龍要尋干,莫道無星又無換。 君如不識枝干分,每見干龍多延蔓。不知干長纏也長,外州外縣山為伴。 尋龍千里非迢遞,其次五百三百里。先就與圖觀水源,兩水夾來皆有氣。 水源自是有長短,長作軍州短作縣。枝上節節星辰換,干上時時斷復斷。 分枝劈脈散亂去,干中有枝枝復干。凡是枝龍長百里,百里周圍作一縣。 百里各有小干龍,兩水夾來尋曲岸。曲岸有水抱龍頭,抱處好尋氣無散。 到此先看水口山,水口交牙內局寬。便就寬處平處覓,左右周圍無空斷。 斷然有穴在此處,更看朝水與朝山。朝山與龍一般遠,共祖同宗來作伴。 客山千里來作朝,朝在面前為近案。如是朝迎真有情,將相公侯可立斷。 尋得真龍不識穴,不識穴是總空說。識龍識穴始為真,下著真龍官不絕。 真龍藏穴倖難尋,為有朝山識倖心。朝若高時高處點,朝若低時低處針。 朝山也自有真假,若是真時直來也。若是假朝山不來,徒愛尖園巧如畫。 若有真朝來入懷,不必尖園如龍馬。但有低昂起伏來,不愛尖傾直去者。 直去名為墜朝山,雖尖尖園也是閑。比如貴人背面立,與我情性不相關。 亦有橫立為朝者,若是橫朝使衙喏。前山橫過腳分枝,枝上作朝首先下。 首下作峰或尖園,雙雙來朝列我前。大作排班小衙列,如魚并頭蠶比肩。 朝余卻去作水口,與我后纏兩相湊。交牙護斷水不流,不放一山一水走。 到處尋穴頂明堂,明堂橫直細推詳。明堂已向前篇說,更就此篇重辨別。 明堂惜水如惜血,穴里避風如避賊。莫令凹缺被風吹,莫使溜牙遭水劫。 橫城寬抱有垣星,更以三垣論交結。交結多時垣氣深,交結少時垣氣泄。 長垣便是橫朝局,局心便是明堂山。鉤鈐垂腳向垣口,北面重重尊圣顏。 大抵山形雖在地,地有精光屬星次。體魄在地光在天,識得星光真精藝。 問君如何辨明堂,外山包裹內平陽。也有護關亦如此,君若到此細推詳。 時師每到護關里,山水周回秀且麗。躊躇四顧說明堂,妄指橫山作真地。 不知關峽自周回,只是護關堂泄氣。泄氣之法妙何觀,左右周回外無關。 此是正龍護關峽,莫將堂局此中看。與君細論明堂樣,明堂須要之元放。 明堂繞曲如繞繩,繞在穴前須內向。向內之水抱身橫,對面抱來弓帶樣。 上山下來下山上,中有吉穴隱形向。形若真時穴始真,形若不真是虛誑。 許誑之山看兩邊,兩邊虛穴也如然。外纏不轉內托反,此是貴龍形氣散。 龍虎背后有衣裙,此是關攔拜舞袖。雖然有袖穴不見,官不離鄉任何受。 貴龍行處有氈褥,氈褥之龍富貴局,問君氈褥如何分,龍下有坪如龜裙。 比如貴人有拜席,又如僧道壇具陳。真龍到穴有栶褥,便是枝龍也富足。 此是神仙識貴龍,莫道肥龍多息肉。瘠龍雖是孤寒山,也有瘠龍出高官。 肥龍雖作貴龍體,也有肥龍反凌替。問君肥瘠如何分,莫把雌雄妄輕議。 大戴亦嘗有此言,豁谷為牝低伏蹲。岡陵為牡必雄峙,不知肥瘠有殊分。 漢儒以山論夫婦,夫山高峻婦低去。此是儒家論尊卑,便似龍家雌雄語。 大抵肥龍要瘠護,瘠龍須要肥龍御。瘠龍若有栶褥形,千里封侯居此地。 敢將禹跡來問君,輿圖之上有細尋。論龍論脈尤論勢,地勢如何卻屬坤。 若以山川分兩界,黃河川江兩源分。其中有枝濟與洛,淮漢湘水亦長源。 干中有枝枝復干,長者入海短入垣。若以干龍論大盡,太行碣石至海壖。 南干分枝入河內,河北河東皆不背。又有嵩山入韋嶺,又分汝穎河流吞。 蔥嶺連綿入桂連,又入衡陽到江邊。其間屈曲分劈去,不知多少枝葉繁。 又分一派入東海,又登采石會為垣。一枝分送入海門,干龍盡在江陰墳。 若以干龍為至貴,東南沿海天子尊。如何星垣不在彼,多在枝龍身上分。 到彼枝干又難辨,枝上多為州與縣。京都多是在中原,海岸山窮風蕩散。 君如要識枝干分,更看疑龍中下卷。 (上卷完) 《疑龍經》中卷 唐﹕楊筠松 著 雖然已識枝中干,長作京師短作縣。枝中有干干有枝,心里能明口難辨。 只恐尋龍到此窮,兩水夾來風蕩散。也有軍州并大縣,直到水窮山絕岸。 也有城隍一都會,深在山原隈僻畔。今日君尋到水窮,沙礫坦然纏護竄。 右尋無穴左無形,無穴無形卻尋轉。尋轉分枝上覓穴,惟見縱橫枝葉亂。 也識剝換也識纏,也識護托也識斷。只是狐疑難捉穴,穴若假時無正案。 到此之時心生疑,若遇高明能剖判。為君決破此疑心,枝干亂時分背面。 假如兩水夾龍來,便看護纏那邊回。護纏亦自有大小,大小隨龍長短來。 龍長護纏亦長遠,龍短護纏亦近挨。大抵纏山必曲轉,莫把明堂向外裁。 曲轉之形必是面,背抵纏山纏水隈。纏山纏水回抱處,只恐朝山塞不開。 尋得纏護分明了,更看落頭尋要訣。纏山纏水如 屏,向前寬闊看多少。 纏山纏水作案山,只恐明堂狹不寬。山回水抱雖似面,浪打風吹崖壁寒。 請君來此看背面,水割石巖龍脊轉。若是面時寬且平,若是背時多陡岸。 面是平坦中立局,局內必定朝水緩。縈紆環抱入懷來,不似背面風蕩散。 君如識得背面時,枝干分明自可知。寬平大曲處尋穴,此為大地斷無疑。 詳看朝迎在何處,中有橫過水城聚。背后纏水與山回,會合前朝水相隨。 后纏抱來結水口,前頭生腳來相湊。兩山兩水作一關,更看羅星識先后。 羅星也自有首尾,首逆水流尾拖水。如此尋穴與尋龍,不落空亡與失跡。 稱平上下左右手,的有真龍在此中。忽然數山皆逼水,水夾數山來相從。 君如看到護送山,上坡下坡事一同。初疑上坡是真穴,看來下坡也藏風。 二疑更看上下轉,山水轉抱是真龍。夾龍身上亦作穴,此處龍是雙雌雄。 雖有兩穴分貴賤,分高分下更分中。也有真形無朝水,只看案山與近侍。 朝水案外暗循環,此穴也分中下地。只有案山逆水轉,不愛順流隨水勢。 順流隨水案無力,此處名為破城池。若是逆水作案山,關得內垣無走氣。 也有真形無朝山,只要諸水聚其間。汪洋萬頃明堂外,內局周圍如抱環。 鉤鈐健閉不漏泄,內氣無容外氣殘。外陽朝海拱辰入,內氣端然龍虎安。 枝干之外識背面,位極人臣世襲官。縱饒已能分背面,面是寬平背崖岸。 假如兩水夾龍來,屈曲翻身勢大轉。一回頓伏一翻身,一回轉換一跌斷。 兩邊皆有山水朝,兩邊皆有水抱岸。兩邊皆有穴形真,兩邊皆有山水案。 兩邊朝迎皆可觀,兩邊明堂皆入選。兩邊纏護一般來,兩邊下手皆回轉。 此山背面未易分,心下狐疑又難辨。不應兩邊皆立穴,大小豈容無貴賤。 只緣花穴使人疑,更看護身腳各判。莫來此處認真龍,兩水夾龍龍必轉。 逆轉之龍有鬼山,鬼山拖腳背后環。識得背面更識鬼,識鬼之外更識官。 官鬼已向前篇說,更就此中重分別。大凡干龍行盡處,外山隔水來相顧。 干龍若是有鬼山,回轉向前寬處安。凡山大曲水大轉,必有王侯居此間。 也有干龍夾兩水,更不回頭直為地。只是兩護必不同,定有護關交結秘。 干龍行盡若無鬼,須看眾水聚何處。眾水聚處是明堂,左右交牙鎖真氣。 問君疑龍何處難,兩水之中必有山。兩山之中必有水,山水相夾是機緣。 假如十條山同聚,必有十水聚一處。其間一水是出門,九山同來作門戶。 東上看西西山好,西上看東東山妙。南岡望見北上山,山奇水秀疑是間。 北岡望見南山水,矗矗尖園秀且麗。君如遇見此局時,兩水夾來何處是。 與君更為細辨別,先分貴賤星羅列。更須參究龍短長,又看頓伏星善良。 尊星不肯為朝見,從龍雖來橈棹藏。貴龍重重出入帳,賤龍無帳空雄強。 十山九水雖同聚,貴龍居中必異常。問君如何分貴賤,真龍不肯為朝見。 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龍骨里福潛消。比如吏兵與臣仆,終朝跪起庭前伏。 那有精神自立身,時師浪說同官局。朝山護從豈無穴,輕重多與貴龍別。 龍無貴賤只論長,纏龍遠出前更強。若徒論長不論貴,纏龍有穴反為良。 只恐尋龍易厭 ,雖有眼力無腳力,若不窮源論尋蹤,也尋頓伏識真蹤。 古人尋龍尋頓伏,蓋緣頓伏生尖曲,曲轉之余必生枝,枝山定為小關局。 比如人行適千里,豈無解鞍并頓宿。頓宿之所雖未住,亦有從行并部曲。 頓伏移換并退卸,卻看山面何方下。移換卻須尋回山,山回卻有迎送還。 迎送相從識龍面,龍身背上是纏山。纏山轉來龍抱體,此中尋穴又何難。 古人建都與建邑,先尋頓伏認龍蟄。升虛望楚與陟巘,此是尋頓與山面。 降觀于桑與降原,此是尋伏下平田。相其陰陽揆于日,南北東西向無失。 乃陟南岡景與京,此是望穴識龍形。逝彼百泉觀水去,瞻 溥原觀水聚。 或陟南岡與大原,是尋頓伏 ,古人卜宅貴詳審,經旨分明與后傳。 (中卷完) 《疑龍經》、下卷 唐?楊筠松著 龍已識真無可疑,尚有疑穴費心思。大抵真龍臨落穴,先為虛穴貼身隨。 穴有乳頭有鉗口,更有平坡無左右。亦有高峰下帶垂,更有昂頭居隴首。 也曾見穴在平洋,四畔周圍無高岡。也曾見穴臨水際,俗人竟說無包藏。 也曾見穴如仄掌,卻與仰掌無兩樣。也曾見穴如直槍,兩水射肋似難當。 更有兩龍合一氣,兩水三山同一場。君如識穴不識怪,只愛左右包者疆。 此與俗人無以異,多是葬在虛花里。虛花左右似有情,仔細辯來非正形。 虛花作穴更是巧,仔細看來無甚好。怪形異穴人厭看,如何子孫世襲官。 只緣怪形君未識,識得怪穴卻無難。識龍自合當識穴,異在變星篇內說。 恐君疑穴難取裁,好向后龍身上別。龍上星辰是根荄,前頭形穴是花開。 根荄若真穴不假,蓋緣種類生出來。若不識星識根種,妄隨虛穴鑿山隈。 請君熟認變星穴,為鉗為乳細分別。高山平地穴隨星,豈肯妄為鉗乳穴。 穴若不隨龍上星,斷然是假不是真。請君更將舊墳復,貪星是乳武鉗局。 京國外縣多平洋,也有城邑在高岡。淮甸軍州在水尾, 峽山嶺是城隍。 隨他地勢看高下,不可執一拘攣也。千萬隨山尋穴形,此說定能分真假。 冀州壺口落低平,蓋緣輔弼為垣馬。大原落處尖似槍,蓋原廉破龍最長。 建康落在坡平地,蓋緣輔弼星為體。大梁平坦古戰場,熊耳為龍星可詳。 長安帝垣星外峙,巨武行龍生出勢。京師落在垣局中,狼星夾出巨門龍。 太行走如河中府,入首連生六七存。入首雖然只是山,落處卻在回環間。 此與窩鉗無以異,只在大小識形難。我觀星辰在龍上,預定前頭穴形象。 為鉗為乳或為窩,或險或夷或如掌。歷觀龍穴無不然,大小隨形無兩樣。 此是流星定穴法,不肯向人謾空誑。大凡識星方識龍,龍神落穴有真蹤。 真蹤入穴有形勢,形勢真時尋穴易。不識形勢穴難尋,左右高低如何針。 看他形勢宛在中,最是朝山識正龍。高低只取朝山定,莫言三穴有仙蹤。 千里來龍只一穴,正者為優傍者劣。枝上有穴雖有形,不若干龍為至精。 龍從左來穴居右,只為回龍方入首。龍從右來穴居左,只為藏形如轉磨。 高山萬仞或低藏,看他左右及外陽。左右低時在低處,左右高時在高岡。 朝山最足證龍穴,不必求他玉尺量。正穴當朝必有將,有將便宜為對向。 穴在南時北上尋,穴在北時南上望。朝迎矗矗兩邊遮,向內有如雞見蛇。 對面正來不傾仄,方才移步便欹斜。只將對將尋真穴,將若正時穴最佳。 乳頭之穴怕風缺,風若入時人絕滅。必須低下避風吹,莫道低形龜裙絕。 鉗穴入釵掛壁隈,惟嫌頂上有水來。釵頭不園多破碎,水傾穴內必生災。 仰掌有在掌心里,左右挨排恐非是。窩形須有曲如窠,左右不容少偏陂。 偏陂不可名窩穴,倒側傾摧禍奈何。尖槍之穴有外裹,外裹不牢反生禍。 外山包裹穴如槍,左右抱來尖無妨。山來雄勇勢難歇,便是尖形也作穴。 只有前山曲抱轉,針著正形官不絕。穴法至多難具陳,識得龍真穴始真。 真形自是有真穴,識得真形穴穴新。大凡尋穴非一樣,降勢隨形合星象。 比如銅人針灸法,穴的宛然方始當。偶然針灸失真機,一指隔差連命喪。 大凡立穴在人心,心眼分明巧處尋。重重包裹蓮花瓣,正穴端然蓮花心。 真形定是有真穴,只為形多難具說。朝迎護從亦有穴,形穴雖成有優劣。 朝山若是有穴時,此是真龍斷不疑。朝山逆轉官星上,小作星形分別枝。 雖然有穴非大器,隨形斟酌事咸宜。大凡有形必有案,大形大穴如何斷。 比如至尊坐明堂,列班排衙不撩亂。出入短小與氣寬,皆是明堂與案山。 明堂寬闊起寬大,案山逼迫人兇頑。案來降我人慈善,我去伏案貴人賤。 龍形若有云雷案,人善享年也長遠。蛇虎若遇蛤與貍,雖出威權勢易衰。 略舉此言以為例,請君由此細尋推。周家農務起后稷,享國享年延八百。 秦人關內恃威權,吞滅諸侯二世絕。此言雖大可喻小,嵩岳降神出申伯。 大抵人是山川英,天降圣賢為時生。祖宗必定有宅兆,奪得山川萬古靈。 試言裁穴出機巧,穴法分毫爭微妙。假穴斬關莫道真,正穴正形都差了。 京國丹徒之后山,常有云氣在其間。曲阿之中有正穴,卻被劉侯斬一關。 斬關之穴始于此,只得二世生龍顏。后來子孫即凋喪,蓋為正穴尋真難。 孔恭以為不鑿壞,可以十世王無慚。我今復此舊墳壟,乃知垣局多回環。 今人裁穴多論向,更不觀星后龍上。觀星裁穴始為真,不論星辰是虛誑。 (全文完) 撼龍經(上下)
貪狼頓起筍生峰,若是斜枝便不同。斜枝側頂為破面,尖而有腳號乘龍。 巨門星峰覆鐘釜,鐘釜之分有何故。鐘高釜低事不同,高即為巨矮為輔。 祿存上形如頓鼓,下形有腳如瓜瓠。瓜瓠前頭有小峰,此是祿存帶祿處。 文曲正形如蛇行,此星柔順最高情,若作淫邪如撒網,形神恰似死鱔樣。 廉貞如何號獨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頂上石磋峨,傘折犁頭裂絲破。 《 撼龍經》下卷 武曲星第六 梭中自有絲不斷,蜂腰過處多趨蹌。自是此星性尊貴,護衛重重來就體。 每逢跌斷過峽時,兩旁定有衣冠吏。衣冠之吏使園峰,兩邊有腳衛真龍。 若是獨行無護衛,定作神壇佛道宮。平行穿珠行數里,忽然又作方峰起。 方峰直去如橋杠,背長頗類平尖貪。平尖貪狼如一字,生在山頂如臥蠶。 武曲橫從身中出,貪狼直去如僧參。夾輔護龍次第轉,真龍在內左右含。 此龍住處無高隴,間生窩穴隱深潭。獨在高山峽中者,穴落高岡似草庵。 四圍若高來擁護,前案朝迎亦高舞。卻作高穴象人形,按劍端莊似真武。 此龍若行三十里,內起方峰只三四。峰峰端正方于長,不肯欹斜失尊體。 峰上忽然生折痕,此與廉貞何以異。凡起星峰不許斜,更嫌生腳照他家。 端峰若生四花穴,花穴端嚴要君別。真龍直去向前行,四向漫成龍虎穴。 此是武曲鉗峽來,間氣來此偶生峽。此龍誤了多少人,反來此處說真形。 要識四花穿心過,但看護衛不曾停。尊星自有尊星體,方正如屏將相位。 武曲行龍少鬼劫,蓋緣兩傍多羅列。小公分處夾龍行,不肯單行走空缺。 小公分去亂生枝,枝葉雖多夾水隨。護龍亦自有背面,背后如壁面平夷。 平夷便是貼龍體,龍過之時形怪異。不起園峰即馬旗,攢劍蟠龍歸此地。 護衛纏繞如打圍,重重包裹外山歸。至令武曲少關峽,護送無容左右離。 明堂斷定無陡瀉,橫案重重拜舞低。平貪覆巨似武曲,尖園方整不能齊。 三星尖園方整處,向此辨別無狐疑。識龍須識辨疑處,識得真龍是圣師。 ———————————————————————————————— 破軍星第七 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后低。兩傍失險落坑陷,壁立側裂形傾欹。 不知此星出六府,上有三臺為遠祖。然后生出六曜星,貪巨祿文兼武輔。 三臺星辰號三階,六星兩兩魚眼挨。雙尖雙園雙方樣,卻在高頂雙安排。 雙尖定出貪狼去,方圓生出武巨來。上臺中臺下臺出,行到六府文昌臺。 文昌六星如偃月,穿排六星似環玦。平頂上頭生六星,六處微堆作凹凸。 凹中微起似六星,生出九星若排列。破軍受變九星殊,逐位生峰形象奇。 山形在地星在天,星氣下感禍福依。真星頓起真形了,枝葉皆是破祿隨。 真星雖云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輔弼。不知三吉不常生,百處觀來無一實。 蓋緣不識破軍星,只說走旗拖尾出。走旗拖尾是真形,若出尊星形變生。 與君細論破軍體,逐一隨星種類名。貪狼破軍如頓旗,一層一級如天梯。 頂尖沖前有巖穴,伸頸猶如雞作啼。頂頭有帶下巖去,引到平處如珠絲。 欲斷不斷馬蹄過,東西隱隱梭絲垂。三吉之星總如此,名為吉破地相宜。 過坪過水皆如此,定有泉塘兩夾隨。貪下破軍巨門去,去為垣局不須疑。 巨門破軍裂十字,頂上微園欹側取。勢如啄木上高枝,直上高崖石嘴露。 此星出龍生鼎足,爪甲巉巖若雞爪。此龍富貴生王侯,五換六移出宰輔。 祿存破軍在平頂,兩脅蛇行肋微露。前如大木倒懸巖,獨干生枝葉無數。 葉中生出嫩枝條,又作高峰下坪去。當知為穴亦不遠,護送不來作神宇。 破軍廉貞高崔巍,水流關峽聲如雷。武曲破如破廚柜,身形臃腫崩傾勢。 前頭走出鵝伸頸,嶺上下來如象鼻。一高一下腳不尖,作穴乳頭出富貴。 輔星破軍如幞頭,兩傍有腳如拋毬。弼星破軍如鯉躍,行到坪中亦時卓。 三三兩兩坪中行,直出身來橫布腳。為神為廟為富貴,只看纏護細斟酌。 纏多便是富貴龍,纏少只為鐘鼓閣。九星皆有破祿文,三吉之形輔弼尊。 平行穿珠巨門祿,關棹尖拖是 破軍。吉星之下無不吉,兇星之下兇所存。 況是兇龍不為穴,只是閑行引過身。縱然有穴必是假,假穴如何保久寸。 時師只說尋龍脈,來此峽內空低蹲。便指纏護為積氣,或有遠秀出他村。 便說朝山朝水好,下了兇事自入門。只緣不識真龍性,前面必出星辰尊。 尊星活了死龍骨,換去破軍廉祿文。破軍忽然橫開帳,帳里戈旗出生旺。 此龍出作將軍形,前遇溪流為甲仗。破祿形象最為多,枝蔓懸延氣少和。 不為尖刀即劍戟,不作蛇行即拋梭。出逢六秀方位上,上與六氣橫天河。 六氣變生生六秀,兇星到此亦消磨。兇氣消磨生吉氣,定有星辰巨浪波。 此是神仙絕妙法,不比尋常格地羅。與君略舉大形勢,舉目一望江山助。 天下江山萬里遙,我見破軍到處是。祿存文曲輔弼星,低小山形總相類。 只有高山形象殊,略舉大綱與君議。昆侖山腳出真顏,枝枝腳是破軍山。 連縣走出瀚海北,風俗強悍人粗頑。生兒三歲學騎射,骨鯁剛方是此間。 山來隴右尖如削,盡是狼峰高更卓。此處如何不出文,只為峰多反成濁。 高山大隴峰多尖,不似平原一錐卓。行行退卻大散關,百二河山在彼間。 大纏大護到函谷,水出黃河如闕環。低平漸漸出熊耳,萬里平原似如砥。 大梁形勢亦無山,到此尋龍何處是。識得星峰是等閑,平處尋龍最是難。 若無河海與淮漢,渺渺茫茫不見由。河流沖擊山斷絕,即無石骨又無脈。 君若到彼說星峰,一句不容三寸舌。黃河在北大江南,兩水夾行勢不絕。 行到背面忽起峰,兗州東岳插天雄。分枝劈脈鐘靈氣,圣賢多在魯邦中。 自古英雄處西北,西北龍神少人識。紫微垣局太微宮,天市天垣太行東。 南龍高枝過蔥嶺,黑鐵二山雪峰盛。分出秦川及漢川,五嶺分星入桂連。 山行有斷脈不斷,直至江陰大海邊。海門旺氣連閩越,南水兩夾同抱纏。 此是海門南脈絡,貨財文武相交錯。何處是貪何處文,何處認辯武曲尊。 尋龍望氣先尋脈,云霧多生是龍脊。春夏之交與二分,夜望云霓生處覓。 云霓光生絕高頂,此是龍樓寶殿定。大脊微微云自生,霧氣如多反難證。 先尋龍氣識正龍,卻是枝龍觀遠應。此是神仙尋地法,百里羅城不為迥。 如此然后論九星,要識九星觀正形。因就正龍行腳處,認取破祿中間行。 天下山山有破祿,破祿交橫有地軸。祿存無祿只為關,破軍不破只為欄。 關攔之山作水口,必有羅星生水間。大河之中有砥柱,四川之口生灎滪。 大孤小孤彭蠡前,采石金山作門戶。更有焦山羅剎石,雖是羅星門不固。 此是大尋羅星法,識者便知愚者誤。吾若論及破軍星,多是引龍兼作護。 大龍須論大破軍,小龍夾亂破祿文。廉貞多是作龍祖,輔弼隨龍富貴分。 廉貞若高龍不出,只是為應兼為門。請君看此州縣間,何處不生水口山。 水口關攔皆破祿,無腳交牙如疊環。或有橫山如臥虎,或作重重如瓜瓠。 禹整龍門透大河,便是當年關水處。太行走出河中府,河北河南關兩所。 大河北來曲射東,西山枕水如眠龍。馬耳山枕大江口,絕無腳手為神妙。 靈壁山來截淮河,更無一腳如橫戈。海門二山鎖二浙,兩山相合如環玦。 文廉生腳鎖溜流,橫在水中為兩截。大關大鎖數十重,定有羅星橫截氣。 截在江河不許流,關內不知多少地。小羅小鎖及小關,一州一縣須有攔。 十攔十鎖百十里,定有王侯居此間。鄉羅羅星小關鎖,枕水如戈石橫臥。 但看無腳是關攔,重數多少分將佐。君如能識水口山,并識天戈并祿破。 --------------------------------------------------------------- 左輔星第八 左輔正形如幞頭,前高后低大小球。伸舒腰長如杖鼓,后大前小駝峰侔。 一有兩腳平行去,或在武曲左右游。此龍如何近武曲,自是分宗為伯叔。 分宗定做兩貴龍,此與他星事不同。武曲兩傍必生輔,不使他星變形去。 左輔自有左輔形,方峰之下如卓釜。此是武曲輔星形,若是真輔不如此。 真輔自作貴龍身,幞頭橫眠高低去。高頂高峰園落峰,低處低落肩項園。 忽然堆起如螺卵,又如梨栗堆簇繁。嶺上累累山結頂,斷定前頭深如垣。 要知此星名侍衛,如到垣中最為貴。東華西華門水橫,水外四圍列峰位。 此是垣前執法星,卻分左右為兵衛。方正之垣號大微,垣有四門號天市。 紫微垣外前后門,華蓋三臺前后衛。中有過水名御溝,抱城屈曲中間流。 紫薇垣內星辰足,天市大微少全局。朝迎未必皆真形,朝海拱辰勢如簇。 千山萬水皆大朝,入到懷中九回曲。入垣輔弼形微細,隱隱微微在平地。 右衛左衛星傍羅,輔在垣中為近侍。右弼一星本無形,是以名為隱曜星。 隨龍剝換隱跡去,脈跡便是隱曜行。只緣飛宮有九曜,因此強名右弼星。 天下尋輔知幾處,河北河南只三四。更有終南泰華龍,出沒為垣盡如此。 南來莫錯認南岳,雖有輔星垣氣弱。卻有回龍輔大江,水口三峰卓如削。 北冀燕云多輔星,又隨寨垣入沙漠。兩京嵩山最難尋,已被前人曾妄作。 東西垣局并長江,中有黃河入水長。后山屏障如負扆,不瞰秦淮枕水鄉。 輔弼隱曜入大梁,卻是英雄古戰場。大河九曲曲中有,輔弼九曲分入首。 夫人識得左輔星,識得之時莫開口。如何識得左輔星,次第生峰無雜形。 天門上頭生寶殿,寶殿引出龍樓橫。樓上千萬尋池水,水是真龍樓上氣。 兩池夾出龍脊高,池若傾崩非大地。池中石是輔弼星,無跡便是隱曜行。 縱然不大也節鉞,巨浪重重不堪說。巨浪有帳帳有杠,杠曲生峰巧如玦。 杠星便是華蓋柄,曲處生峰來作證。證出貪巨祿文廉,武破周而復始定。 天門直指破軍路,此是天門龍出序。若出天門是正龍,不出天門形不具。 一形不具便減力,次第排來君莫誤。自貪至破為次第,顛倒亂行名失序。 一剝一換尋斷處,斷處兩傍生擁護。旌幢行有蓋天旗,旗似破軍或斜去。 看他橫帶入巨浪,浪滾一峰名出帳。帳中過處中央行,不出中央不入相。 星辰具備入垣時,怪怪奇奇合天象。我到京師驗前說,帝垣果有星羅列。 南北雖短東西長,東華水繞西華岡。水從闕口復來朝,九曲九回朝帝闕。 前星儼若在南上,周召到此觀天象。上了南岡望北岡,圣人卜宅分陰陽。 北岡峙立天門上,分作長垣在兩傍。垣上兩邊分九個,兩垣夾帶帝中央。 要識垣上有帝星,皇都坐定甚分明。君若要識左輔宿,凡入皇都辯垣局。 重重圍繞八九重,九重之外尤重復。重山復嶺看輔星,高山頂上幞頭橫。 低處恰似千官入,戴弁橫班如覆笠。仔細觀來真不同,應是為垣皆富局。 輔為上相弼次相,破祿宿衛廉次將。文曲分明是后宮,巨門貪狼帝星樣。 更有武曲最尊貴,喚作極星事非誑。三垣各有垣內星,凡是星峰皆內向。 垣星本不許人知,若不明言恐世迷。只到京師君便識,重重外衛內垣平。 此龍不許時人識,留與 皇朝鎮家國。請從九曜尋剝龍,剝盡粗龍尋細跡。 要識真龍真輔相,只看高低幞頭樣。若是輔星自作龍,隱行不識真氣象。 若還三吉去作龍,隨龍變形卻不同。貪狼厭尖品字立,武曲方圓三個峰。 三峰節節隨身轉,中有一峰是正面。兩傍夾者是輔弼,大小尖園要君辯。 此龍初發在高山,高處生峰亦生瓣。有瓣須明似幞頭,滾滾低來是輥球。 平行鯉鯽露脊背,有腳橫排入覆笠。若是降樓并下殿,節節入樓下剝換。 貪下剝換入拋球,尖處帶腳如龜浮。此是下嶺方如此,上嶺逆行推覆舟。 尖園若是品字立,世人誤作三臺求。祿存剝換蜈蚣節,微微短腳身邊列。 文曲梭中帶線行,曲曲飛梭巧藏跡。廉下變為梳齒形,梳齒中央引龍出。 武曲幞頭無改換,行到平中斷復斷。破軍之下夾兩槍,若作天戈如走電。 亂行失序出頭來,又似虎狼行帶箭。纏多便作吉龍斷,若是無纏為道院。 --------------------------------------------------------------- 右弼星第九 弼星本來無正形,形隨八星高低生。要識弼星正形處,八星斷處隱藏形。 隱藏是形名隱曜,此是弼星真要妙。拋梭馬跡線如絲,蜘蛛過水上灘魚。 驚蛇入草失行蹤,斷脈斷跡尋來無。每自隨星作過脈,脈是尊星名右弼。 左為輔星右弼星,左右隨龍身上行。行龍之時有輔弼,變換隨龍看蹤跡。 君如識得右弼星,每到垣中多失蹤。剝龍失脈失蹤時,地上朱弦琴背覓。 若識弼星隱曜宮,處處觀來皆是吉。此星多吉少傍兇,兇蓋為藏形本無。 藏形之時形藏煞,卻是地中暗來脈。北地平洋千百程,不然彼地都是弼。 坪中還有水流坡,高水一寸即是阿。只為時師眼力淺,到彼茫然無奈何。 便云無處尋蹤跡,直到有山方認得。如此之人豈可言,有穴在平原自失。 只來山上覓龍虎,又要公頭始云吉。不知山窮落平處,穴在平中貴無敵。 癡師誤了幾多人,要道葬埋要卑濕。不如穴在水中者,更是難憑怕泉積。 蓋緣水漲在中央,水退即同干地方。且土兩淮平似掌,也有軍州落巢瀝。 也有英雄在彼中,豈無墳墓玉宮室。只將水注與水流,兩水夾流是龍脊。 非惟弼曜在其中,八曜入平皆有蹤。前篇有時說平處,平里貪狼皆一同。 時師識盡真龍脈,方知富貴與興隆。圍龍忽然拖長腳,恐是鬼龍如覆杓。 覆箕覆掌是鬼龍,漫來此處說真蹤。請君細看前頭穴,莫要參前失后空。 問君如何知我落,看他尾后園峰作。問君如何知我行,尾星搖動不曾停。 前官后鬼須細辨,鬼克我身居后面。官星克我在前朝,此是龍家官鬼現。 真龍落處陰陽亂,五行官鬼無相戰。水龍剝作火龍出,鬼在后頭官出面。 坎山來龍作午丁,卻把地羅差似轉。此是陰陽論五行,不似龍家官鬼辨。 龍家不要論五行,且從龍上看分踭。踭龍奪脈是鬼氣,鬼氣不歸龍尚行。 大抵真龍無鬼山,有鬼不出半里間。橫龍出穴必有鬼,送跳翻身穴后環。 鬼星若長奪我氣,鬼短貼身如抱攔。問君如何謂之鬼,主山背后撐者是。 分枝劈脈不回頭,奪我正身少全氣。真龍穴后如有鬼,山短枝長為雉尾。 此是真龍穴后星,星辰也有尖園體。正龍穴后若有鬼,雙雙回頭來護衛。 若不回頭衛本身,此是空亡歇滅地。問君何者是空亡,穴后卷空仰瓦勢。 便從鬼上細尋覓,鬼山星峰少收拾。真龍身上護衛多,山山多情來拱揖。 護衛貼體不敢離,中有泉池暗流入。要識真龍鬼山短,緣有纏龍在后段。 即有纏龍貼護身,不許鬼山空散漫。鬼山直去投江河,此龍纏護散亂多。 如戈如矛亂走去,包裹無由奈他何。龍若無纏又無送,縱有真龍不堪用。 護纏多愛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綿延。一重護衛一代富,護衛十重宰相地。 兩重也作典專城,一重只出承輔尉。鬼山亦自有真形,形隨三吉輔弼生。 九星皆有鬼形樣,不類本身不入相。貪狼鬼星必尖小,巨門鬼星枝葉少。 多作園峰覆勺形,撐住在后最為妙。巨為墜珠玉枕形,貪作天梯背后生。 一層一級漸低小,雖然有 腳無橫行。武曲多為小橫嶺,托后如屏玉幾正。 弼星作鬼如圍屏,或從龍虎后橫生。橫生瓜瓠抱穴后,金斗玉印盤龍形。 輔星多為獨節鬼,三對平如寫王字。三對兩對相并行,曲轉護身皆有意。 破祿廉文本是鬼,不必問他穴后星。破祿廉文多作關,近關大闊為散關。 關門定局有大小,破祿二星多外攔。祿存無祿作神壇,破軍不破為近關。 善論大地論關局,關局大小水口山。鬼山多向橫龍作,正龍多是平地落。 平地多如蜈蚣行,腳長便如橈棹行。停棹向前穴即近,撥棹向后龍未停。 橈棹向前忽峰起,定有真龍居此地。只看護托回轉時,朝揖在前拜真氣。 大抵九星皆有鬼,相類相如各有四。四九三十六鬼形,識鬼便是識龍精。 問君如何謂之鬼,主山后面有余氣。問君如何謂之官,朝山背后逆拖山。 此是朝山有余氣,與我穴后鬼一般。官星在前鬼在后,官要回頭鬼要就。 官不回頭鬼不就,只是虛拋無落首。龍虎背后有衣裙,此是關攔拜舞袖。 雖然有袖穴不見,官不離鄉任何受。真氣聚處看明堂,明堂里面要平陽。 明堂里面停潴水,第一寬平始為貴。側裂傾摧撞射面,急瀉崩騰非吉地。 明堂里面分公位,公位真在明堂里。請君未斷左右山,先向明堂觀水勢。 明堂也有如鍋底,橫號金船龍虎里。直號天心曲御街,焉蹄直兮有曲勢。 明堂要似蓮花水,蕩歸左位長公起。蕩歸右位小公興,若居中心諸位貴。 大抵明堂橫為貴,其次之元關鎖是。蕩蕩直去不回頭,雖似御街非吉地。 明堂要似衣領會,左鈕右繢方為貴。或是田堘與山腳,如此關攔真可喜。 忽然前面無關攔,水劫風吹非吉利。請君來此細消詳,更分后鬼與前官。 左脅生來執笏樣,右脅生來魚袋形。方長為象短為水,小乃是金肥是銀。 看此樣形尋局勢,中間乳穴是為真。賜帶鬼形如瓜瓠,二條連移左轉去。 回頭貼來侍從官,前案橫交金玉盤。玉盤賜將金盤相,左右是人心眼上。 重數如多賜亦多,一重未許金犀磨。二重是犀三金帶,橫轉穴前官轉大。 子孫三代垂魚袋,右上三魚虎身外。三代子孫袋賜金,三重橫盤龍外尋。 四重既是賜金玉,重數如多福澤深。此是龍家賜帶鬼,莫將龍向左邊臨。 玉幾方屏武曲形,身后是幾幾外屏。幾屏須要問先后,未有屏先幾后生。 幾屏如在后頭托,此是公侯將相庭。 --------------------------------------------------------------- 九星變穴第十 貪狼作穴是乳頭,巨門作穴窩中求。武曲作穴釵鉗覓,祿廉梳齒犁鐴頭。 文曲穴來坪里作,高處亦是掌心落。破軍作穴似戈矛,身傍左右手皆收。 定有兩山接護轉,不然一水過橫流。輔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掛燈樣。 落在低平是雞窠,縱有園頭亦凹象。此是剝換尋星穴,尋穴隨龍細辨別。 龍若真時穴亦真,龍不真兮少真穴。尋龍雖易裁穴難,只為時人味剝山。 剝龍換骨星變易,識得疑龍穴不難。古人望龍知正穴,蓋將識龍尋換節。 識得龍家換骨星,富貴令人無歇滅。 評砂章
《催官篇》 評砂章 宋、賴布衣著 催官之砂惟四方。云霄屹立官爵強。四維峰低疊疊起。千倉萬箱耀州里。 奇峰列秀有三角。黃金白玉尙奢侈。若還有路破巒峰。官事相連敗田地。 四神烏石生點駁。家業終須見蕭索。一璣統天秀入云。龍顯獨步黃金門。 若見低圓正而立。定主科甲在前列。亂峰低小富貴翁。陽旋雙峙美無度。 獨有旋峰□然起。經略之士端可擬。參軍司務小峰巒。低員方平富而已。 一峰秀出一登科。雙峰兄弟同科舉。遠峰列筍天涯外。文與韓柳爭齊名。 外朝砂水外孫貴。坐子廊廟為官清。更生如花女人貌。夫動子孫承恩榮。 陽旋低伏陰旋聳。亦主亞榜稍明經。元戈草拔旗旄樣。定出將軍女為將。 一峰端拱正如圭。三甲之中應及第。如旗斜歌不端嚴。巡警小官亦英銳。 亂山低小都衙職。山名地母水失流。或缺陷水來去定。定以龍穴為去取。 龍神帶得四金行。必主寡婦并僧尼。陽樞如筆列三臺。三臺齊秀催官巍。 與國為姻食天祿。一峰獨秀黃甲魁。若然小峰積金帛。被石點破催官顯。 陽樞低伏陰樞積。亦主食祿無猜疑。四神八將應位起。龍真穴的齊盧崔。 太陽正火當星馬。丁丙柳張更無價。赤蛇統卯如圓平。腰腧斗大才縱橫。 卯笏居西最為貴。樞旋丙丁生公卿。印居寅甲出師巫。里巷厭聽樗蒲聲。 陽光癸丑主墮胎。離卯中子全家盲。魚袋居西官易欺。坎鬼四墓為橫尸。 兜鍪劍掣庚兌出。將軍威武收邊夷。東南更照齊云霄。陰陽合翕如友僚。 更兼陽關山拱照。官職崇高近君帝。陽關山陷因陣亡。陽衡壓冢初生滯。 火星宜起應天宿。仍觀造化陰陽宜。離星高秀乾主明。泄制火星英賢生。 樞璣陽旋山若陷。官不食祿名虛稱。龍穴局勢無虧失。吉星到位官可必。 吉星或見有高低。更以高下為消息。山形雖美位兇方。亦恐歲久非忠赤。 畫筆尖欹列寅申。賊旗斜側位魁罡。魁罡高聳壓冢宅。出賊乞丐沿街坊。 四金砂陷風一入。翻棺覆槨人遭殃。牙刀四金屠劍兒。判筆庚兌辛為奇。 天乙太乙文筆起。曜氣交驗狀元位。得位失位分去取。總把龍神變規矩。 火星不起日月明。亦主其家生貴子。日月不起太陽高。太陰得水富還豪。 火星不起官不顯。不握重權或閑散。詳龍審局辨砂水。此是楊曾徹骨語。 世將風移民不淳。大地相逢莫輕許。 |
|
來自: 龍真穴的 > 《《楊公記》唐 楊筠松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