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嚀的中醫治療中醫治療】 1.肝腎陰虛治法:滋補肝腎,清降虛火。 方藥:耳聾左慈丸(《重訂廣溫熱論》)加味。熟地15g,淮山藥10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0g,澤瀉10g,磁石50g,五味子10g,石菖蒲10g,桑椹10g,黃精15g,中膝10g。若有手足心熱,加知母、黃柏降火堅陰;若耳鳴較甚。虛煩失眠,心悸怔忡,口于咽燥,舌尖紅,脈細數者,為腎水不足,心火獨亢,可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合交泰丸加減:黃芩10g,黃連10g,阿膠6g,雞子黃2個,白芍10g,肉桂1g,遠志10g,茯神12g,牛膝10g。 2.腎陽虧虛治法:填精益腎,溫陽聰耳。 方藥:補骨脂丸(《中醫內科學講義》)加減。磁石50g,熟地10g,當歸10g,川芎10g,肉桂2g,菟絲子10g,川椒6g,補骨脂10g,白蒺黎10g,胡蘆巴6g,杜仲10g,白芷10g,石菖蒲10g。3.肺脾氣3.虛治法:補益肺脾,升陽充耳。方藥:益氣聰叫湯(《證治準繩》)加減。黃芪30g,人參10g,升麻10g,葛根15g,蔓荊子10g,白芍15g,石菖蒲10g,炙甘草6g。兼頭暈者,加天麻、白蒺藜祛風定暈。 4.心脾血虛治法: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方藥:歸脾湯(《濟生方》)川加味。白術10g,茯苓10g,黃芪30g,龍眼肉10g,酸棗仁10g;黨參10g,木香10g,當歸10g,遠志10g,丹參15g,石菖蒲10g,葛根10g,炙甘草6g。兼腦鳴加黃精、骨碎補、何首烏;頭暈加天麻、白蒺藜;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加磁石、龍骨。 5.瘀血阻絡治法:化瘀通絡,開竅聰耳。 方藥: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加減。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老蔥三根,生姜三片、紅棗10g,麝香0.3g,丹參30g.姜黃10g,當歸10g,葛根12g,石菖蒲10g。 6、益腎明目酒:補益肝腎,聰耳明目。 配料:覆盆子50克,肉蓯蓉、川牛滕、續斷、巴戢天、遠志、五味子各35克,山萸肉30克,醇酒1000毫升。 制作:將上述各味藥共研成末,裝入紗布袋,放入壇中,加入酒后密封。春、夏季密封5天,秋、冬季密封7天,然后加1000毫升涼開水,和勻備用。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溫飲10~15毫升(責任編輯:童正忠) (本文內容/圖片轉自網絡,僅供參考,一切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請遵從醫生的指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