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近幾年的數學高考試卷難度上時難時易。對于我們的學生,試卷不管是難還是簡單,都不能得到一個好的分數,試卷上做錯的題目倒不是不會做,而是與他們的答題不規范有著直接的聯系。做一份數學試卷就是要盡可能地多得分。因為分數是決定我們成績好壞的唯一標準。十多年的汗水和心血,就將由這三天的得分給出回報。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多得分"為宗旨。所有有利于這個宗旨和與這個宗旨相違背的問題,都是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下面就考生如何在考數學時能得到好的分數提幾點看法。 二、答題規范的幾點要求: 1.正確的答題心態很重要 高考與平時的模擬考試其實并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其意義不同罷了。從答題來說,平時如何,高考也就如何,不要因為太慎之又慎而竟不敢下筆。如果每寫一個字都想到這關系到自己的命運的話,是絕對考不出好成績的。進考場時的緊張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關鍵是要讓自己很快進入狀態,也就是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答題上。不要頻頻看表,這樣只會更增加自己的緊張感。在遇到難題時,尤其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即使做不出來,也切不可產生恐慌的情緒。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考場作弊的問題。作弊可謂是最可鄙的行徑了,即使不從道德上來說,作弊也是很難考出好成績的。高考若要發揮最好的水平是容不得半點分心的,一旦產生偷看別人答案的念頭,也就產生會"惰性",且還不提剽竊來的答案是否正確。總之是得不償失。做到自己心懷坦蕩后,還要能做到對考場上的一切置若罔聞,見到別人作弊時,切不可心理不平衡,影響自己的情緒。 2.用好考前五分鐘 數學試卷發下來后不要立即就做,要檢查試卷張數及印刷質量;填全試卷欄目;瀏覽全卷,了解題量、題型、難度;大體分配好答題時間,做到適度從緊,稍留空余。有的考生一拿到試卷急忙就做,認為把這五分鐘用起來就多“賺”了五分鐘,然而他忽視了這五分鐘的作用。實際上這五分鐘的時間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上面所談的事情以外,還有穩定自己的心態、適應考場的氣氛等。 3.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為了把握自己的解題速度,使自己不但能做完試題,還能贏得一個最后檢查試卷的機會,應該在考試一開始就對考試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以便在考試過程中對自己的解題速度進行適當的調整。考試最好帶塊表,這樣可能使你答題時間的分配更合理些。考前五分鐘已經對試卷進行的瀏覽,并對各題難度以及作答時間作大致估算,做到心中有數。分配時間要"量體裁衣",基本原則是按分數和比例分配時間。 4.做題順序最好先易后難
原則上做題順序按試題排列順序即可,以免漏題。不過,在此原則下,還應靈活掌握。 里的"刀刃"并不是指個別的難道,而是大量的普通題。因為普通題所花時間與所得分數之比是最大的。做完有充分把握得分的容易題,才能做難題,做了難題丟了容易題的做法是很愚蠢的。另外,先把容易的題目做出來,能使緊張的心情逐漸平靜,這時再去想難題,會比較從容。如果一開始就去做自己不熟悉的難題,越做不出來心態越壞,時間也花得多,甚至導致本能做出的其它題也沒時間去做了。 5. 會做的題一定要保證做對 答題時,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努力使自己的位置(名次)靠前,因此,我們必須首先保住現有位置,再進一步努力靠前。這時,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同一水平的考生。所以在答題時,與你同一水平的考生能做對的題目(也就是你能做對的題目)一定要做對。否則,你就需要用比較難一點的題目彌補這一損失,這個代價是比較大的。這就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調動出腦海里的點點滴滴。做到這點不容易,要靠平時的鍛煉。我平常做題、考試都嚴格要求自己,會做的一定做對。這在高考中幫助很大。因為高考時我會做的題都做對了,分數才得以較高。 6. 碰到拿不準的題不要留尾巴,要把會的步驟寫出 考試時,有些同學做題由于拿不準,往往留一個尾巴,或者不寫出答案,或者選擇題不涂卡,希望全部做完再回來重做,結果一旦時間不允許,就白白喪失了得分。所以,最好采用"做一道是一道"的方法,即做一道題一定要肯定做完,選擇題更要涂卡。如果最后真有空余時間,再重新檢查修改。另外,做大的計算題要注意步驟的"全",即要分步寫出,不要一下子寫出一個答案,萬一答案錯了,則步驟分也沒有了。尤其是物理,答案本身不重要,倒是步驟的分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即使這類題做不出答案,也應該把自己會的步驟寫出來。 7. 碰到難題既不能輕易放棄,也不要抓住不放 考試時很可能遇見從未過的題型,對這類做起來較困難的題目既不能輕易放棄,也不要抓住不放。首先心情要放平靜。有些題目是為了選拔出那些最出色的學生的,并非所有同學都能做出所有題目,難題做不出是很正常的。同時應該想到,高考中你的競爭對手--同你水平接近的人,你不會做的題,他也一樣做不出。一般可以利用3-5分鐘時間來確定是否有思路,有把握則將它做出,若暫時做不出,千萬不要死啃,先跳過去做下一道題,也許思路會在你做其它題時突然跳出腦海。把會做的題都確定做完后,再回過頭去啃難題。如果在按比例分配的時間內仍做不出來,且毫無頭緒,則應當機立斷,"壯士斷腕",將時間用于檢查。確保會做的題不丟分。這種情況下,難題也不要一字不寫。一字不寫是很不利的。 選擇題和填空題可以猜一個答案,大的計算證明題也可以根據僅有的一些思路,能解多少寫多少,改卷時是按步驟給分的,只要思路合理,都會給分。能有多得0.5分的機會,就一定不要放棄。需要注意的是,跳過難題要分清情況。如果確實是自己以前從未遇到過的題型,而且很難分析出來,那么可以考慮跳過去;如果是由于一時緊張,覺得題很難做,那么這時不應急于跳到下一題,而應靜下心來,冷靜分析一下,或許就會豁然開朗。而且,連續跳過的題在一張試卷中一般不應該超過三道,尤其是大題,那樣會使心情特別緊張,會做的題反而也做不出來了。 8. 草稿紙的使用要得當 不論是高考還是平時的考度中,草稿紙要使用得當,這不是指用量的多少,主要是指是否便于檢查。一張草稿紙上記載了我們重要的思維痕跡。如果我們在記載這些痕跡中有序,將有助于我們保持一個有序的思維,也十分有利于我們的檢查和補救。因此草稿紙上一定要有合適的規劃,不要在一大張紙上胡亂畫,東寫一些,西寫一些,而是要在平時就養成習慣,打草稿也要像解題一樣,一道一道的挨著住下寫,每一題的草稿都寫在一塊,而且要思路清晰。前面按題號標上"一"、"二"、 "三"或"1"、"2"、"3" 或 "(1)"、"(2)"、"(3)"等,使得自己在檢查時,一下子就能找到它們。第一遍完成的題目,自己的把握也不一樣,有完全確定為無誤的,有稍微不放心的,有非常不放心的,還有根本未解答出來的,這就需要在草稿紙的題號前注上自己可識別的符號,以確定檢查的側重點。總之,要做到有序而不亂, 這是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考試的一種有效方法。 9. 注意涂答題卡 標準化試題涂答案卡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許多同學都是把答案卡放在最后去涂,這樣很危險。萬一由于最后一兩道做不出來,冥思苦想之際忘記了時間,就會造成終身遺恨。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有一位學生的數學選擇題答案沒有填到答題卡上,導致選擇題得了0分,既影響了自己的數學總分,以又使自己在班上的名次一落千丈。因此,做完選擇題后,最好馬上涂答案卡。這樣涂錯的可能小,即使涂錯,也會有充足的時間改正。 三、總結 中等難度的題,要努力根據你的特長進行重點突破,這是你甩開同水平考生的最有力武器和最佳時機。遇到從未見過的新題型,不要過早回避,這些貌似新穎的題目由于發掘時間短,所包含的知識點不一定有很大的難度或廣度,往往只是些唬人的紙老虎。答題卡中的順序很關鍵,如果順序搞錯了一位的話,后果不堪設想,必須隨時注意題號是否正確,特別是中間有題目空過沒做時,更應當注意標記。粗心大意就是不夠熟練,如果你對這種題型非常熟練,還會有粗心大意嗎?平時復習時不要犯懶,只要沒有充分把握的題目,就應動手算一算,預防錯誤。 碰到簡單或似曾相識的題目時,切不可得意忘形,而應小心謹慎地審題和解答,以防掉進出題者所設的陷阱中。填空題是要求高一點的題目,它需要你認真地去計算而不能投機取巧,在你算出答案時,千萬不可得意忘形,要注意加上單位。解題不要認死理。做題時,腦子要活,不可僵在某處認死理。答題要懂得取舍,如果碰上實在做不出來的題,就不要一味死鉆。否則極易造成焦躁不安,思維混亂,對整場考試是極為不利的。 讓該得的分數一分不丟 ——正確處理高考應試中的“三個關系” 高考是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考查。與平時的考試相比較,它的功利性較強,而且沒有補救的機會,正所謂“一錘定音”。這就不僅要求考生掌握牢固的學科知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求考生能因人而異制定合理的考試策略,唯其如此,才能把該拿的分數全部拿到手。 我們知道卷面上1分的損失,就極有可能“重點變一般、本科變大專”。如何在卷面上多做對1道題,多拿到1分呢?其實我們應該清楚考試主要是比誰出的差錯更少。因為通俗一點講,當你進考場之前,你會做的題目數幾乎已經定下來了。 1、快與慢的關系—— 審題要慢,解題要快;基礎題要慢,難題要快。 (1)審題要慢,解題要快。 審題應該慢,只有耐心仔細地、字斟句酌地審題,才能準確地把握題目提供的有效信息,才能迅速找準答題方向。另外,慢審題可以防止思維定勢對題意理解的干擾。審題仔細、透徹了,解答書寫起來自然就快。一定要克服審題不細致、不全面,抓住一句,不及其余,看頭不看尾,甚至把關鍵字看漏的毛病。 (2)基礎題要慢,難題要快。 高考題可分易、中、難三個層次,一般中、低檔題占80%,即120分,難題占20%,即30分。中、低檔題耗時少、易得分;難題耗時多,得分難。難題得分率每年都保持在20%至30% 左右。因此我們一定要“向120分要質量”,即確保基礎題得高分。這就要求我們做基礎題時應慢一點,力爭做到一次做對不指望檢查;而難題相對基礎題來說要快一點,力爭多拿分。一定要克服做基礎題快節約時間攻難題的不良考試習慣。 2、“會做”與“得分”的關系 ——解題要規范,卷面要整潔。 很多學生在考試時覺得很多題都會做、很順手,但當試卷發下來時卻發現很多地方都扣了分,得勢不得分現象很嚴重,甚至出現被誤判的情況,可見“會做”不一定能得分,或者不一定能得滿分。要使得“得分≥會做”,應做到如下兩點: (1)解題要規范。要用規范的學科語言或式子準確表達你的解答過程,并準確求得結果或得出正確結論。這是使你的試卷保值的重要保證。 (2)卷面要整潔。即書寫工整,解題排布整齊,段落清晰,突出重要觀點,使評卷老師在最短時間內把握你答題的有效信息,這將是使你的試卷增值的重要因素。 3、先與后的關系 ——先易后難,先熟后生。 不少學生一拿到試卷就按照試題順序一一解答起來,即使遇到難題也寸步不讓、死死抓住不放,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應考時首先得通觀全卷、整體把握,合理安排考試時間和解答順序。答題要按先易后難、先熟后生的順序,這樣一方面可以贏得時間,抓住基礎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難題而造成對信心的動搖,所以答題時忌“從一而終”。 向答題規范要分數 答題失分的十大原因 考試經驗不足,應變能力不強,讀解題意不透,方法運用不活,語言表述不清,規范意識不濃 抓分欲望不高,心理品質不佳,基礎知識不牢,練后反思不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