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里好?
這么多年我還忘不了。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鬼迷心竅》
幾千萬年以來,人們為愛情的真相所著迷。西方宗教里說: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于是男人們便要帶著近似"原罪"的痛苦,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一根"肋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人們彼此相愛?
美國布法羅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克·克里斯托為人們揭開了愛情的神秘面紗。原來,愛情的產生不是由于冥冥之中紅線的牽引,而是被體內分泌的各種化學物質所控制。而這些化學物質的產生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 嗅覺
我們會墜入愛河,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嗅到了吸引你的味道,這就是所謂的"氣味相投"。例如,一束玫瑰花的花香,能夠提升戀愛關系中化學物質的產生。一個聞起來像草莓的人肯定比聞起來像霉菌的人更具有吸引力。
2. 愛情費洛蒙(Pheromone)
費洛蒙是由人體內分泌出的天然的化學物質,是無味的,它通過嗅覺的作用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其中,性費洛蒙可以誘導異性,使我們選擇某個特別的伴侶。
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研究員做了幾項簡單的試驗。他們分發給婦女一些男性照片,在其中的某些照片上噴灑了男性費洛蒙,結果婦女認為噴灑了費洛蒙的照片上的男人更有魅力。
后來,研究員在一個牙科診所的其中一張等候椅上噴上男性費洛蒙,所有經過這張椅子的女性都爭先恐后地搶占或接近它。類似的試驗在公用電話廳和一對雙胞胎男士身上也產生了同樣的效果。
3. 大腦內的愛情"生產線"
人腦中和愛情有關的區域主要有3塊:腹側被蓋區、伏隔核和尾狀核。這三塊構成了一條愛情"生產線"。
愛情產生的神經化學過程大概是這樣的:當我們感受到愛情萌動時,腹側被蓋區開始大量分泌多巴胺,高濃度的多巴胺讓人感到極度的快樂甚至心醉神迷(但這只是短暫的愉悅,還稱不上愛)。伏隔核針對從下丘腦傳遞過來的神經信息,用多巴胺和血清素、催產素進行調制,寫入尾狀核。任何記憶感受一旦寫入尾狀核,就很難消除,這就不奇怪為什么愛情的回憶是終身難忘且歷歷在目。
在這個過程中,催產素是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種可以幫助人們建立"信任"、促成男女承諾的物質,它可以加深伴侶之間的感情。大腦中的愛情反饋回路是由多巴胺等調制的,這些物質濃度越高,調制出來的信號就越強。
這個過程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比如說共同經歷過災難的伴侶,更傾向于認為對方就是自己終身伴侶。這實際上是在經歷災難這一過程中,身體產生的某種化學物質讓我們形成了這種認識。
當然,愛情可能會破裂,但大腦的神經活動或相關記憶并不會隨之消失,這也是失戀者痛苦的根源。更有甚者,尾狀核與成癮相關的區域始終保持活躍狀態,對這樣的人安慰說時間會改變一切是沒用的。幸好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最終破裂,絕大部分的愛情經過最初的狂熱,逐漸冷卻,變成親情。親情雖說不令人心跳,但比愛情更穩定。
學習回顧:
你還在信奉"緣分天注定"?那你早就out啦!
當你再好奇于"為什么我會愛上她"、"為什么他不愛我"之類的問題時,不如去通過分析體內分泌的那些化學物質來尋找答案。因為,愛情的產生就是一場索然無趣的化學反應。正像心理學家馬克·克里斯托所說的:
"一段美好的愛情關系,通常是人體內產生的幾種不同的化學物質作用的結果。大腦神經會經歷很多不同的化學反應過程,當外界的刺激按照正確的順序,刺激到正確的復合體時,人們才會相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