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定喘湯”治咳喘
腎、斂肺、止汗;白芥子祛痰、行氣、散結,蒼 近年來本人以自擬“七子定喘湯”治療咳喘,療效滿意,現介紹如下: I方藥組成1草費子10克、萊服子9克、蒼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黃荊子9克、白芥子8克、紫蘇子9克,布包煎。 功效:順氣降逆,化痰消食。 臨癥加減:寒喘加麻黃、杏仁;熱喘加葦莖、飲仁、桃仁、魚腥草;燥喘加桑葉、杏仁、桅子、寸冬;濕喘加陳皮、法夏、川荃;虛喘加黨參、黃蔑、熟地。 l典型病例l劉x又,男,55歲,1982年1月5日就診。三月前出現咳喘,咳痰不爽,胸悶喘息不能臥。西醫診斷為:“喘息型支氣管炎”。以止咳、祛痰、平喘及抗感染治療均不奏效,后求放中醫。診見咳嗽喘氣,喉中痰鳴,咯痰不爽,胸悶不舒,腹脹不食,苔白膩,脈滑。 證屬痰濁奎肺,肺失肅降。予七子定喘湯4劑,癥狀明顯緩解,后以香砂六君子湯收功。隨訪兩年,未見復發。 【按】咳喘者,治痰為先,治痰者,理氣為上。治痰不理氣,非其治也。治痰先理氣,理氣則痰利。咳嗽不寧,’脾濕也,以治脾為急。脾有生肺之能,肺無扶脾之力,理脾則濕化,而痰無由生。所以擬成的七子定喘湯中理氣行氣之藥較多,如萊旅子消食化痰行氣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34..哮喘病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