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當(dāng)今一個好人,須壁立千仞。 ——曾國藩
● 聞人之謗當(dāng)自修,聞人之譽當(dāng)自懼。 ——曾國藩
● 志不可一日墜,心不可一時放。 ——曾國藩
● 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有恥則可教,聞過則可賢。 ——曾國藩
● 寧人負(fù)我,毋我負(fù)人。——曾國藩 休閑閱讀網(wǎng) http://www./
●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曾國 藩
●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則善矣。 ——曾國藩
● 促迫褊窄,淺率浮躁,非有德之氣象,只觀其氣象,便知涵養(yǎng)之淺深。 ——曾國藩
● 縱與人相分爭,只可就事論事,不可揭其父母之短,揚其閨門之惡。此禍關(guān)殺身, 非止有傷長厚己也。——曾國藩
● 以禍福得喪付之天,以贊毀予奪付之人,以修身之德責(zé)之己,此是至簡于易之事。 ——曾國藩
● 習(xí)氣不除,如何了道。……有物過眼必看,有聲入耳必聽。小小入意即喜,小小拂 意好怒,小小利害即生恐懼,皆習(xí)氣也。——曾國藩 休閑閱讀網(wǎng) http://www./
● 防身當(dāng)若御虜,一跌則全軍敗沒。愛身當(dāng)如處子,一失則萬事瓦裂。涉世甚艱,畜 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揚之,則棄,教人以善而外揚之,則仇。 ——曾國藩
● 攝生之道,大忌嗔怒。 ——曾國藩
● 常沉靜,則含蓄義理深,而應(yīng)事有力。故厚重、靜定、寬緩,乃進(jìn)德之基,亦養(yǎng)壽 之要。 ——曾國藩
● 罵語謔語,須有分寸,不但不中怨恨,亦是自處忠厚之道。 ——曾國藩
● 大概君子方嚴(yán)處多,至園融變化,是德之成也。起處便學(xué)園融不得。——曾國藩
● 凡刑殺之事,仁者見之,愈生其仁。忍者見之,愈生其忍。故君子遠(yuǎn)庖廚,亦英尺 有習(xí)慣成自然意在。 ——曾國藩
● 欲心一萌,當(dāng)思禮義以勝之。 ——曾國藩 休閑閱讀網(wǎng) http://www./
● 深以刻薄為戒,每事當(dāng)存忠厚。 ——曾國藩
●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養(yǎng)心。靡俗不交,惡黨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爭,小忿不發(fā),可以和眾。見善必行,聞過必改,可以畜德。——曾國藩
●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 自餒。——曾國藩
● 凡人氣質(zhì)各有偏處,自知其偏而矯制之,久則自然,所以宋儒以變化氣質(zhì)為學(xué)問急 務(wù)也。 ——曾國藩
● 不善之端,豈待應(yīng)物而后見?如靜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貪即非義,一念之慢 即非禮,一念之詐即非智,君子所以慎獨。——曾國藩
● 君子不能無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進(jìn)于圣賢。小人不能無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獸。——曾國藩
● 有過不令人知,是大惡事。然有過輒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諱過三字,把改過功夫,松了 一分。 ——曾國藩
● 稱人之善或過其實,不失為君子。揚人之惡或損其真,寧免為小人。 ——曾國藩
● 不見己過,便絕圣賢之路。喜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嫉惡心不可不明;嫉惡語不 可不忌。 ——曾國藩
● 慎言謹(jǐn)行,是修己第一事。 ——曾國藩
●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曾國藩
● 憎我者禍,仇我者死,皆當(dāng)生悲憫心。有一毫慶幸之心,便與心術(shù)有傷。 ——曾 國藩
● 人須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貴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墜墮。 ——曾國藩
● 縱與人有相爭,只可就事論事。 斷不可揭其祖父之短, 揚其閨門之惡, 此禍關(guān)殺身。 ——曾國藩
● 恐懼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懼,則畏,畏可以免禍。事后而恐懼,則悔,悔則可 以改過。夫知者以畏消悔, 愚者無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殺身。 大哉所謂恐懼也! ——曾國藩
● 自謙則人愈服,自夸則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氣,我貪必至啟人之爭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曾國藩
● 好為誑語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曾國藩
● 人有一事不妥,后來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試留心觀之,知他人則 知自己矣。 ——曾國藩
● 欲為君子,非積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見小人。故曰: “終身為善不足, 一日為惡有余。 ——曾國藩 ”
● 嗜欲正濃時,能斬斷,怒氣正盛時,能按納,此皆學(xué)問得力處。 ——曾國藩
● 人皆狎我,必我無骨。人皆畏我,必我無養(yǎng)。 ——曾國藩
● 為人所狎與為人所恨,皆己過也。 ——曾國藩 休閑閱讀網(wǎng) http://www./
● 凡有橫逆來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 即思所以處之之法, 不可便動氣, 兩個人動氣, 就成了一對小人,一般受禍。 ——曾國藩
● 人若少知自愛,豈有營營逐利,甘為商賈之行?只心有所系便是欲,便當(dāng)極力克治。 不然,恐流弊無窮。 ——曾國藩
● 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須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曾國藩
● 縱是道成德立,小人終不可近。若自謂他柄在我,不妨兼舉竝包,必暗受其損而不 覺。 ——曾國藩
● 小人雖不過,當(dāng)力遏而絕之。君子不幸詿誤,當(dāng)保全愛惜,以成就其德。 ——曾 國藩
● 處利則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處名則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賢 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故澹然恬然,不與世作。——曾國藩
● 義利辯以小心,須嚴(yán)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務(wù)謹(jǐn)三緘。 ——曾國藩
● 人有毀我誚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yǎng)其量。 ——曾國藩
● 稱人之善,雖有過情,不傷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實據(jù),終屬澆風(fēng)。 ——曾國藩
● 善所當(dāng)為,羞談福報。 ——曾國藩 休閑閱讀網(wǎng) http://www./
● 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過,天下豈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曾國藩
● 存一念愛異時便是愛己,有一步進(jìn)德處勝于進(jìn)官。 ——曾國藩
● 人亦不可閑慣,閑慣則些小事便不可耐。——曾國藩
● 人言果屬有因,深自悔責(zé)。返躬無愧,聽之而已。古人云: “何以止謗” ,曰: “無 辨” 。辨愈力,則謗者愈巧。 ” ——曾國藩
● 學(xué)者不可不通世務(wù)。 ——曾國藩 休閑閱讀網(wǎng) http://www./
●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損終身之福,切須檢點。 ——曾國藩
●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曾國藩
●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