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QP簡介,收藏了!2014-09-22 汽車人內參 飛靈汽車網
飛靈汽車網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飛靈汽車網】訂閱 來自: SQE供應商質量 無論是SQE還是采購對于供應商開發(fā)項目都是非常關心的,在汽車行業(yè)或者其他的制造行業(yè)我們通用的項目開發(fā)流程就是APQP,也就是先期產品質量策劃(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這個工具大家都不陌生,但也并不是都非常精通吧?今天我們一起捋一捋APQP的細節(jié),本文不僅僅面向SQE和采購哦,項目工程師,前期項目質量工程師,項目工藝工程師等都可以來讀一讀的哦~ 在開始APQP之旅前一起來熟悉幾個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概念: 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lián)或相互作用的活動。 產品:過程的結果。 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規(guī)范:判斷一特定的特性是否可接受的工程技術要求。 變差:過程的單個輸出之間不可避免的差別。 防錯:為了防止不合格產品的制造而進行的產品和制造過程的設計和開發(fā)。 設計評審:為確定設計達到規(guī)定目標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進行的活動。 設計驗證:通過提供客觀證據(jù)對規(guī)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設計確認:通過提供客觀證據(jù)對特定的預期用途或應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1.項目的策劃和定義階段 (1)本階段工作目的及任務 a)進行總體策劃,包括人員,資源及項目時間進度安排 b)確定顧客的需要和期望,提供比競爭者更好的產品 c)確定設計目標和設計要求 (2)本階段的輸入及形成的文件 a)本階段的輸入為:顧客要求、以往的經驗、企業(yè)確定的產品目標及要求、市場調研結果。 b)輸入形成文件:立項可行性報告,包括: ①市場調研結果 ②保證記錄和質量信息 ③小組經驗 ④業(yè)務計劃/營銷策略 ⑤產品/過程指標 ⑥產品/過程設想 ⑦產品可靠性研究 ⑧顧客輸入 (3)根據(jù)輸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應文件。 a)成立跨部門的橫向協(xié)調小組,并明確組長及相關職責人員,輸出“小組名單”。 b)進行總體策劃,明確所需資源(硬件,軟件及資金)和時間安排,輸出“APQP策劃表”。 c)明確項目設計開發(fā)的具體要求,輸出“設計任務書”,包括: ①設計目標:產品性能及可靠性目標、PPK目標、故障概率目標、廢品率目標、過程能力目標、制造成本目標、生產節(jié)拍目標等。 ②設計要求:顧客要求、產品標準要求,法規(guī)要求,企業(yè)附加要求等。 ③初始材料清單:假想的材料,外協(xié)件清單。 ④初始過程流程圖:假想的工藝流程圖。 ⑤初始特殊性明細表:根據(jù)經驗及顧客指定來確定,包括:總成、零件、工序、工藝參數(shù)4級特殊特性。 ⑥進行各項試驗的要求:試驗項目(要考慮顧客要求及產品標準)及接收準則。 d)明確設計項目的各類保證措施,輸出“產品保證計劃”,包括: ①明確產品設計及工藝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②確保可靠性,耐久性的具體措施。 ③對本項目所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進行風險及可行性評價,并提出相應措施。 ④對以往的故障及失效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措施。 ⑤初始工程標準要求:以表格形式列出材料,外協(xié)件及成品的技術要求。 e)對小組名單及APQP策劃表進行評審,輸出“設計策劃評審記錄”。 f)對設計任務書,產品保證計劃進行評審,輸出“設計輸入評審記錄” 2.產品設計和開發(fā)階段 (1)本階段工作目的及任務 a)將顧客及各類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技術要求。 b)進行產品設計,包括結構、材料選用、各類參數(shù)確定。 c)進行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的風險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 d)提出設備設施及各類相關要求,制造設計樣件。 (2)階段輸入:Ⅰ階段所輸出的文件即為本階段的輸入 (3)根據(jù)輸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應文件: a)小組成員確定特殊特性,包括總成及零件的特殊特性(即SC/CC級特性),明確需重點控制的質量特性,形成“特殊特性明細表”。 b)設計人員針對總成/分總成/零件進行風險分析,輸出“DFMEA報告”其結果在設計文件中要描述。 c)小組成員針對D&FMEA報告進行評審,提出改進建議并實施,輸出“APQP A1檢查單”。 d)設計人員對制造及裝配過程中的變差進行分析,包括公差累積所產生的影響,關鍵尺寸的離散性,提出產品/工藝設計時需注意的問題,輸出“分析報告”。 e)進行產品設計和計算,輸出“各類圖紙”“材料規(guī)范”“工程規(guī)范”“驗收準則”“服務指南”必要時,還需輸出:計算書,試驗大綱,產品標準等。 f)小組成員根據(jù)設計輸出文件,提出設備,設施、工裝、檢具的配置要求,輸出“設備設施的綜合要求”。 g)小組成員針對“分析報告”、“設計輸出文件”“設備設施綜合要求”進行評審,包括完整性、可靠性,提出完善建議,輸出“設計輸出評審記錄”。 h)由設計人員針對“設計輸出文件”進行設計評審,會議形式,并提出措施建議,輸出“設計評審及措施記錄”。 i)由設計人員進行設計驗證,采用類似設計對比/變換計算方法對設計結果進行驗證,輸出“設計驗證及措施記錄”。 j)由設計人員編制樣件控制計劃,明確對設計樣件進行檢驗與試驗的要求,輸出“樣件控制計劃”。 k)由設計人員針對樣件控制計劃進行評審,并提出改進建議,輸出“APQPA8檢查單”。 l)制造設計樣件,并按“樣件控制計劃”的要求進行各項檢驗與試驗,將結果與設計任務書對比,以驗證設計正確性,輸出“樣件檢測報告”。 m)由小組成員對設計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再確認,提出需進行改進的環(huán)節(jié)及要求,輸出:APQP附錄E“小組可行性承諾。” 3.過程設計和開發(fā)階段 (1)本階段工作目的及任務 a)將產品設計所輸出的技術要求轉化為可操作的制造系統(tǒng)。 b)進行工藝設計,包括加工方法,控制手段,工藝參數(shù)。 c)進行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的風險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 d)完成作業(yè)文件的編制。 e)為小批試生產做好準備。 (2)階段輸入:Ⅰ、Ⅱ階段的輸出即為本階段的輸入。 (3)根據(jù)輸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應文件: a)根據(jù)設計文件,明確產品包裝要求,包括包裝材料,方法、嘜頭等,輸出“包裝規(guī)范”。 b)根據(jù)設計任務書,產品保證計劃,設計文件,對該項目所涉及的質量體系進行評審,并提出改進意見,輸出“APQP A4檢查單”。 c)根據(jù)設計文件,設計任務書等,進行工藝方案設計,明確工藝流程圖平面布置圖。輸出“過程流程圖”及“平面布置圖”。 d)對工藝流程圖及平面布置圖進行評審,并提出改進建議,輸出:APQP A5,A6檢查單。 e)明確與產品特殊特性及重要特性相關的工序及工藝因素,為風險分析及特殊控制提供依據(jù),確定3.4級特殊特性,輸出“特性矩陣圖”,特性矩陣圖:是特殊特性明細表的延伸。 代號/名稱/尺寸編號/描述/公差/工序編號 代號—產品代號,名稱—零件名稱,尺寸編號—特殊特性編號,描述—特殊特性名稱,公差—特殊特性技術要求。 f)針對特性矩陣圖中的工序及過程流程圖中的重要工序進行風險分析,并制定相應措施,輸出“PFMEA報告”其結果在后續(xù)控制計劃中要描述。 g)針對PFMEA進行評審,提出改進及完善的建議,輸出“APQPA7檢驗單“。 h)根據(jù)工藝方案、,設計文件、PFMEA、特性矩陣圖,明確試生產的要求,規(guī)定專門質量保證措施及檢驗要求,為作業(yè)文件的編制提供依據(jù)。輸出“試生產控制計劃”。 i)針對試生產控制進行評審,提出改進及完善的建議。輸出APQPA8檢驗單“。 j)針對試生產控制計劃,進行設備,設施、物流、工裝、檢具的策劃,明確相應的配制,輸出“策劃報告”。 k)根據(jù)控制計劃,編制工藝文件,輸出“各工序工藝文件”。 l)根據(jù)試生產控制計劃,編制檢驗文件,輸出“進貨,過程,最終檢驗指導書”。 m)根據(jù)物流策劃報告,配備相應設備、設施、工裝(設計及制造)、檢具等,輸出“各類硬件及工裝圖紙”。 n)根據(jù)特殊特性明細表,特性矩陣圖,試生產控制計劃,明確需進行MSA的測量系統(tǒng),為下一步分析提供依據(jù)。輸出“MSA分析計劃”。 o)根據(jù)特性矩陣圖,試生產控制計劃,明確需進行初始過程能力研究的工序,為試生產評價提供依據(jù)。輸出“PPK研究計劃”。 4.產品和過程的驗證階段 (1)本階段工作目的及任務 a)進行小批試生產,對產品設計及工藝設計進行確認。 b)通過試生產形成工裝樣件,向顧客進行生產件批準。 c)完成對測量系統(tǒng)分析及工序能力的研究。 d)完善控制計劃,作業(yè)文件,為批量生產做好準備。 (2)階段輸入:Ⅰ、Ⅱ、Ⅲ階段的輸出即為本階段的輸入。 (3)根據(jù)輸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應文件。 a)根據(jù)控制計劃,作業(yè)文件進行試生產,對總體設計進行綜合評價。要采用與大生產相同的設備、工裝、環(huán)境、操作者、設施,生產節(jié)拍進行,生產數(shù)量要符合顧客要求。輸出“試生產評價報告”。 b)根據(jù)PPK研究計劃,進行初始過程能力的研究。能力不足要采取措施。輸出“PPK研究報告”。 c)根據(jù)MSA分析計劃,進行測量系統(tǒng)分析,不合格要采取措施。輸出“MSA分析報告”。 d)據(jù)試生產控制計劃、檢驗指導書,對工裝樣件進行檢驗與試驗,并與設計任務書對照,若不滿足要采取措施。輸出“試驗報告”(包括產品及材料) e)通過試生產,進行工藝驗證及工裝驗證,為改進提供依據(jù)。輸出“工藝驗證記錄及工裝驗證記錄。” f)根據(jù)試生產評價結果、工藝驗證、PPK研究資料,編制現(xiàn)生產控制計劃為批量生產做好準備。包括:試生產控制計劃的補充和完善、工藝參數(shù)及方法的調整,檢驗頻率的變化等。輸出:現(xiàn)生產控制計劃。 g)針對現(xiàn)生產控制計劃進行評審,提出改進建議。輸出:APQPA8檢查單。 h)根據(jù)現(xiàn)生產控制計劃,對工藝文件及檢驗文件進行補充和完善。輸出:完善后的工藝文件及檢驗文件。 i)匯總上述資料,形成PPAP資料,向顧客提交。 j)對全部等劃活動進行總結認定,主要對控制計劃、作業(yè)文件、初始過程能力,測量系統(tǒng)進行認定。輸出:APQP附錄“質量策劃認定報告”。 5.反饋、評估和糾正措施階段 (1)本階段工作目的及任務。 a)對策劃各階段進行評定采取相應糾正措施。 b)實施改進 c)向顧客提供合格產品,并使其持續(xù)滿意。 (2)本階段輸入:Ⅰ、Ⅱ、Ⅲ、Ⅳ階段的輸出。 (3)本階段輸出: a)合格產品,b)持續(xù)改進,c)顧客滿意 本階段的工作永無止境,我們俗稱PDCA。 注:參見APQP手冊第四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