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彈古典吉它,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當時通過一個老師介紹,認識了常新中老師。常老師的第一課讓我一輩子難忘,不僅教了我練習吉它的技巧,也教會了我如何去學習的技巧。后來我學習各種東西都在運用那堂課他給我的教導: 那晚,常新中老師在聽了我彈了幾首練習曲后,搖搖頭問我:“你真想學吉他嗎?”我說:“當然!我每天都練呢,練了好幾年了!”我以為他要定性我不是練吉他的料,所以心里很緊張。他卻說:“你天天練沒用!你還不如不會彈,那樣我教的更容易些。”看著我迷惑的目光,常老師繼續說:“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所以你盡管刻苦練習,等于在練習錯誤!你每多練一遍,錯誤就越來越熟練。必須改正錯誤,用正確的方法,所以說你要比初學者練習還要難。”明白了,原來我走了彎路!常老師“不能練習錯誤”的理論,后來我不僅運用在吉他學習上,在練習書法、學習外語甚至參加體育運動我都總是想起他這句至理名言。這句話影響了我20年。 后來,每周一晚我都去上課,那時沒有什么好的教材,常老師給我的作業就是每周一首卡爾卡西的練習曲和一個音階,后來又加上了琶音練習。那時候上學,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簡直就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我記得有一個寒假,我每天呆在家里,除了吃飯,就是練琴,最多的時候一天練習10多個小時。過春節時,別人在外邊放炮,我在家里練琴,當時用錄音機把我彈的曲子錄下來,結果全是鞭炮的聲音。 常老師非常認真,一次我一周沒怎么練,到了周一把練習曲胡亂練了練就去上課了。常老師一聽就惱了,說,一聽你就是糊弄,你糊弄不了我,只能糊弄你自己!說的我滿臉通紅。后來除非功課忙趕不上進度,我都嚴格按照要求練習。 一次在常老師家,他的孩子在嬰兒床上躺著玩著玩具,我請常老師彈首曲子聽聽,他隨手彈了一首巴哈的曲子,我看著那個孩子,心想,多么幸福的小孩,在搖籃里就有巴哈的曲子聽。我小時候只有樣板戲聽。呵呵。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琴技突飛猛進。我在完成作業后,又偷偷練了大教堂。當時法國的一個吉他家叫什么皮埃爾的彈過,國內有磁帶賣(現在聽,此人真不怎么樣)。所以很喜歡這首曲子。有一次上課,常老師還沒來,我就彈起了這首曲子。彈完才發現常老師已經來了,而且一直在聽。我還怕他說我不該跳躍式練習呢,結果他卻說,彈的不錯!下周跟我去清華做示范。第二周背著琴跟著常老師騎車去了清華大學,他在那里開一個吉他班,他教完課后說,下面請我的學生示范一下大教堂。我以前很少演出過,第一次在這么多人面前表演,因為緊張彈的很糟糕,真是沒有給老師爭臉。 因為經常參加當時各種民間的古典吉他活動,所以見過幾次楊雪非。好像一次是大衛塔南邦來北京演出并授課。當時楊雪菲盡管是個小女孩,但因為她老師陳志的力捧,已經聲名鵲起了。她好像是一個青島女孩,年級很小,很單薄。小女孩抱著一把大吉他,當時覺得很可笑。聽過她彈琴,覺得她當時的琴技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不過小女孩彈琴引人注目而以。而且有一次,楊雪菲在臺上演奏,穿著裙子,竟然像男子一樣左腳踩在琴凳上演奏,非常不雅。而且她的演奏很機械,對音樂的把握很膚淺。 后來聽說她獲了很多獎,但我已經不再刻苦練琴了,也不太關心吉他屆的事情了。因為我的大學成績一落千丈,我沒有勇氣因為吉他放棄學業。使我徹底放棄練習古典吉他是這樣兩件事:一是后來去加拿大時去了一家叫sam's的音像店,里面簡直讓人大吃一驚,按照字母順序你可以找到任意一個作曲家或演奏家的cd,或者按照樂器分類找到合集!過去十幾年了,國內還沒有一家這樣的店!(后來聽說這家店倒閉了,真是奇怪!)在里面我輕松找到在教材里面看到過的布利姆、大衛威廉斯、帕肯寧等的cd,當時沒有錢,千挑萬選買了一張大衛威廉斯的cd。回宿舍一聽,我震驚了。我覺得我就是練100年,也無法達到他的高度,所以我知難而退了。 另一件事,也是在國外,西班牙,我有幸聽到了幾個民間藝人在酒店演奏佛羅門歌吉他。我聽了之后覺得,中國人永遠不會懂吉他,就像外國人永遠練不好二胡一樣。 不知不覺吉他的往事已經過去了20年,這些年雖然不練吉他,但吉他仍然生活在我的心里。我的車里放著我自己刻錄的大師合集、年底公司聚會我也會彈奏一些我的保留曲目、有時一些吉他大師來華演出,我也必然去聽。至今我仍能閉著眼睛彈奏《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大教堂》、《阿拉伯風格奇想曲》等幾首我深深喜愛的曲目。最令我興奮的是去年去維也納出差,在一家小書店里竟然能找到所有我喜歡聽但一直沒有找到的曲譜! 偶然逛國內音像店才知道楊雪菲已經成為了中國吉他屆的公主!獲得國外進修的機會并多次獲獎,已經出了幾個專輯。我仔細聽了她的專輯,確實是中國人的驕傲,能把吉他演繹如此,至少讓我這樣中國吉他的早期學習者之一感到很振奮。真是女大十八變,此楊雪菲已非彼楊雪菲矣! 但是也有一點遺憾,從她專輯看,她選擇曲目很小心,沒有去彈一些高難度的曲子。難一點的曲子也不是很完美,《阿斯圖里亞斯》彈的越來越趕,越來越亂。說句實話,她這首曲子彈的還不如我在西班牙街頭聽一個街頭藝人彈的好,更別說像大衛威廉斯那樣輕松自如。唯一的一首我認為還有一定難度的就是那首《夢中的森林》,輪指的技巧不錯,但沒有完全理解民族樂派的詩歌般的風格,也沒有完全理解Barrios Mangore創作這首曲子中那種入夢出夢、亦幻亦真的表現手法。再聽聽威廉斯的彈奏,尤其是那段兩段輪指之間的小節,讓人聽出了夢醒的困惑、夢境的留戀和現實的遺憾。那才是大師,他的指尖流淌出的是夢的陽剛之美和森林的陰柔之美!技巧學到了,但真正的功夫在琴外!身體里要流著拉丁的血才能把古典吉他演繹完美! 楊雪菲,繼續努力吧,希望下一個專輯聽到你的繼續進步。 |
|
來自: 小竹子lbamboo > 《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