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油精主要由薄荷、桉葉油、丁香粉、樟腦、香油精組成,具有提神醒腦、解暑避邪、祛風鎮痛、驅蚊止癢等功效,經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發現,風油精可用于多種夏季小病的家庭自療,下面給大家列舉一些“妙用療法”。 驅除蚊蟲夏季蚊蟲較多時,以布條蘸風油精懸掛于房內,可驅除蚊蠅;若將風油精灑幾滴于蚊香上或風扇上,會增強驅蚊效果,并使人感到涼爽。 防治痱子夏天洗澡時在水中放幾滴風油精,會感到涼爽舒適,洗幾次后身上的癢子便會逐漸消退。而未生痱子者用風油精洗浴,也可有效預防癢子發生。嬰幼兒皮膚嬌嫩,使用時量應酌減,并要注意避免含有風油精的水接觸孩子眼睛。 防中暑感冒用風油精擦人中、太陽、印堂等穴位、可防中暑和感冒。所以夏天外出時,在頭上滴灑些風油精,可預防中暑。 祛寒止痛夏季因受涼、過食冷飲等引起的寒性腹痛,可將風油精數滴滴在肚臍(神闕穴)內,外用傷濕止痛膏或普通膠布覆蓋,其祛寒止痛效果非常好。 治小兒高熱以風油精1毫升,加冷開水20-30毫升,搽浴患兒四肢兩側、背部、腋下、腹股溝及四肢關節屈側,邊搽邊揉,搽浴7-8分鐘,15分鐘后可進行第2次搽浴。一般搽浴后15-30分鐘即可退熱。 治腳氣瘙癢夏季氣候潮濕,腳氣瘙癢難禁,若每日洗腳后取風油精適量灑于患處,連續5天,可止痛止癢,治療腳氣。 治肛周瘙癢先用溫水洗凈患處,再用藥棉蘸風油精少許塞入肛門或在肛門周圍涂擦,有消炎止癢之功效。對于小兒,宜用注射用水將其稀釋1-2倍,以減輕對肛門黏膜的刺激。 口角潰瘍感冒后口角潰瘍或長口瘡時,取風油精每日3次外搽患處,連續2~3天即可治愈。若每晚睡前再涂1次,效果更佳。 鎮咳因風濕、風寒等引起咳嗽時,將少許風油精涂于天突穴(位于喉結下方2寸處,正當胸骨上凹窩的中央),即能祛風鎮咳。 去腋臭在內衣上灑幾滴風油精,可減輕或消除汗臭、腋臭味;或將腋處清洗干凈后,用藥棉蘸風油精涂抹,每日2-3次,效果較好。
風油精雖用處多,但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四不宜”: 孕婦不宜樟腦是風油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一定毒副作用,樟腦進入人體后,正常人體內的葡萄糖磷酸脫氫酶會很快地與之結合,使之變成無毒物質,然后隨小便一起排出體外,所以它的毒副作用不會在常人身上顯現。 但是孕婦體內的葡萄糖磷酸脫氫酶的含量降低,懷孕3個月內若過多地使用風油精,樟腦就會通過胎盤屏障進入羊膜腔內作用于胎兒,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嚴重者可導致胎兒死亡。 嬰幼兒不宜嬰幼兒體內也缺乏葡萄糖磷酸脫氫酶,樟腦可以透過新生兒嬌嫩的皮膚和黏膜滲入血液,使紅細胞溶解成膽紅素,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過高,引起新生兒黃疸癥,出現全身發黃、口唇青紫、棕色小便、不吸奶、哭聲微弱、嗜睡等,甚至出現抽風、驚厥等腦細胞受損的癥狀,即使經過治療也可能使嬰兒腦功能受損。 皮膚破損不宜風油精刺激性較強,如果皮膚破損者、燒燙傷病人使用風油精,會引起劇烈疼痛,并且不利于創口愈合。而且有少數人對風油精過敏,涂搽后會出現皮疹瘙癢,并形成色素沉著,影響美容,這類人群最好不要在面部使用風油精。 不宜服用不同品牌的風油精對于用法的描述并不一致,多數品牌只注明了“外用,涂擦在患處”,但少數品牌標注有“口服一次4~6滴”的字樣,不過還是建議大家使用風油精時最好以涂擦為主,不要喝到肚中,因為薄荷腦、樟腦等成分有一定的刺激性,喝下去肯定不太好受,而且過量服用后容易損害中樞神經,頭暈、頭痛之類的小毛病,涂擦就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