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過年闔家歡慶團圓的場面。男女主人端坐廳堂,孩童們則敲鑼擊鼓、吹笙拍板,耍玩傀儡、點燃炮竹,嬉戲于庭院中。家僕或持酒壺侍立,或端送糕果,穿梭于前廳迴廊裡。后院婦女忙碌準備年夜飯,遠處閣樓上男僕合力懸掛大燈籠。庭院火盆燒著松枝、芝麻秸,室內佈置著「四季花卉」大立屏,朱幾瓶插牡丹,烘托出滿堂富貴吉祥的年味。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1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2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3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4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5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6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局部7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 此卷描繪新春農村熱鬧歡慶春節情景,爆竹、太平鼓、果品、鳥魚挑攤,以及各種行業的耍猴貨郎、算命、跑旱船、演傀儡戲的表演藝人。松樹下文士席坐品茶閒聊,朱漆托盤內置有紫砂大壺與青花碗,盛裝泉水則用綠地花卉大壺、茶銚。挑夫擔子盛放糕點使用的是青花與描紅龍紋碗、盤,均是乾隆時期宮廷用器,可知街上買賣藝人都是由宮中侍僕所裝扮。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1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2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3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4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5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6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7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8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局部9 清 冷枚《鬧春圖》 畫中繪的是一大戶家族在新春之際于庭院中歡慶的場景,人物眾多,以前上方坐椅官員為主人公,僮仆婦孺、童嬰圍繞其間,一派歡慶喜象。孩童們在端羊盆景、玩著游戲、放著鞭炮。畫家對人物神態刻畫入微生動,設色也頗豐典雅。 清 郎世寧、沈源、周鯤、丁觀鵬等合繪《乾隆帝歲朝行樂圖》 款識:“臣郎世寧、沈源、周鯤、丁觀鵬合筆恭繪?!毕骡j“臣沈源”朱文方印、“恭畫”白文方印。幅中鈐乾隆皇帝“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太上皇帝之寶”鑒藏印。 這是由中西畫家共同創作的一幅畫,擅長人物肖像寫實畫的郎世寧畫乾隆帝像,中國畫家沈源、周鯤、丁觀鵬等人畫小童、房舍、樹木。這件中西方繪畫藝術在皇權之下有機交融的成功之作,不僅渲染出了皇家歲朝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同時展示出了乾隆帝與諸皇子間融融的親情。 清 郎世寧等《乾隆歲朝行樂圖》局部1 乾隆帝繼承皇位后,許多方面都承襲前朝典制,每遇漢民族歷代相承的傳統節日,如元旦、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等,他都要求在皇宮中舉行相關的慶?;顒?。 在眾多的節令中,他對新年伊始的第一天,即歲朝(元旦),尤為重視,每到這一天,他要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在宮苑內點竹放炮,祈求平安吉祥。同時他還要認真地書寫《心經》一冊,以示慶賀。 這幅作品中繪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在庭院內點炮竹,慶賀歲朝的熱鬧場景。其慈祥的目光,溫柔的舉止,顯現出他身為帝王之外,作為普通家長的一面,令畫面充滿無限的愛意與溫情。 清 郎世寧等《乾隆歲朝行樂圖》局部2 清 郎世寧等《乾隆歲朝行樂圖》局部3 清 郎世寧《雍正十二月令圓明園行樂圖之正月觀燈》 清 唐岱 丁觀鵬《十二月令圖軸之正月觀燈》臺灣故宮博物院藏 農歷一月也叫正月,吳自牧在《夢梁錄·正月》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碧迫颂K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詩中描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闭掠址Q端月,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正與嬴政的“政”諧音,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逗鬂h書·馮衍傳》中說:“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边@里的 “開歲”也是指農歷一月。 這幅畫表現的是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夜景。圖中到處張燈結彩,人們賞燈飲酒,燃放焰火。兒童在燈架下嬉戲。整幅畫將節日的喜慶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清 徐揚《萬事如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