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全指》修行圖(轉載)《修道全指》修行圖 ![]() ![]()
《修道全指》修行圖+近代丹道證驗錄 (道經每日清修系列) 《修道全指》修行圖 優秀丹經《修道全指》 煉虛子于該書有詩題曰: 天梯逐步幸難逢,熟讀方知正路通; 九十六家非正道,三千六百外傍門。 真傳一貫無雙理,性命雙修不二功; 識得玄關微妙訣,有真志滿總歸空。 《修道全指》一書,將修道全過程的細節和注意事項敘述的淋漓盡致,是丹道修煉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參考書。 1.1 ![]() 心如明鏡連天凈,性似寒潭止水同。 十二時中常覺照,休教昧了主人翁。 千古一心,萬古一道。 心源性海,直指心源。 三點如星樣,橫鉤似月斜。 變毛從此出,作佛也由他。 丹田 元海 靈臺湛湛似冰壺,只許元神在里居。 若向此中留一物,豈能證道合清虛? 2.1 ![]() 大道根莖識者稀,愚人日用不自知。 為君指出性命理,但教心與性相依。 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 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 性入丹田養吸呼,回光返照合虛無。 先天一炁初生處,現出玄關采藥時。 氣海 心中煉性龍火出,性中立命虎水生。 心花燦爛蓮花生,元神卻是自家人。 3.1 ![]() 一陽初動漏遲遲,正是仙翁采藥時。 速速用功依口訣,莫教差過這些兒。 一陽初動本無心,無心撥動指南針。 仔細臨爐分老嫩,送歸土釜結成姻。 若無火候道難成,說破根源汝信行。 要奪人間真造化,不離天上月虧盈。 抽添這等分銖兩,進退如斯合圣經。 此是上天梯一把,憑他扶我上蓬瀛。 偃月之爐在那方,蛾眉現處是他鄉。 色中無色塵先覺,身外有身道更香。 先取元陽為丹粒,熏蒸真炁溫黃粱。 其間釀成長生酒,一日掀來醉一場。 一陽初動即元關,不必生疑不必難。 正好臨時依口訣,自然有路透泥丸。 一陽初動是其時,其時時至我自知。 謹依師指臨爐訣,自然擒住那些兒。 慧命、命門 漏盡之路 欲成漏盡金剛體,勤造烹煉慧命根。 定照莫離歡喜地,時將真我隱藏存。 4.1 六候煉丹圖 ![]() 天上分明十二辰,人間分作煉丹程。 若言刻漏無憑信,不會元機藥不成。 子午真機卯酉同,行藏沐浴往來中。 升降息數周三百,運轉先天造化功。 滃然如云霧之四塞,颯然如風雨之暴至。 恍然如晝夢之初覺,渙然如沉屙之脫體。 欲問金丹大藥功,教君這里覓原因。 法輪吸轉朝天駕,消息呼來往地迎。 發火周天原此穴,運行沐浴有歸根。 常將火養長生窟,檢點明珠不死門。 分明佛祖源頭路,現出西方極樂城。 悟透玄關消息地,休忘白脈法輪行。 黃中暗得蘇通理,正位居存允執中。 疾病沉屙俱脫體,逍遙快樂得仙真。 精神冥合,如夫婦之交接; 骨肉融和,如澡浴之方起。 5.1 ![]() 大藥之生有時節,夜末子處正半夜。 精神相媾合光華,恍恍惚惚生明月。 媾罷流下噴泡然,一陽來復休漏泄。 急須閉在太玄關,火逼藥升尾閭穴。 采時用目守泥丸,垂下左上且凝歇。 謂之瞻理腦升玄,右邊放下復起折。 六六數足藥升乾,陽極陰生往右遷。 須開關門以退火,目光下矚守坤田。 右上左下方凝住,三八數足一周天。 此是天然真火候,自然升降自抽添。 也無弦望與晦朔,也無沐浴共長篇。 異名剪除譬喻掃,只斯兩句是真詮。 釋迦挽起一箭穿透九重之鐵鼓; 達摩折來一蘆渡過九江之熊山。 6.1 ![]() 男兒懷胎是仙胎,只為蟾光夜夜圓。 奪得天機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 饑餐渴飲困來眠,大道分明體自然。 十月圣胎完就了,一聲霹靂出丹田。 大道無私感即來,神仙此語豈虛哉。 茍非著意求鉛汞,爭悟天機結圣胎。 玉皇若也問丹材,偃月爐中取下來。 馳騪英雄吞一粒,男子懷了一年胎。 有法無功勤照徹,忘形顧里助真靈。 十月道胎足,一年沐浴溫。 以默以柔存火性,勿忘勿助養靈胎。 兀兀無為融至寶,微微文火養潛龍。 7.1 ![]() 身外有身名佛相,念靈無念即菩提。 閃閃白毫端里涌出無相實相之金身, 炎炎舍利光中普現三千大千之世界。 佛因半偈舍全身,高證巍巍萬德尊。 了得涅盤正法眼,金剛不壞體長存。 見身無佛是佛身,了心如空是佛空。 了得身心虛空體,斯人與佛無殊同。 千葉蓮花由炁化,百光景耀假神凝。 8.1 ![]() 真人出現大神通,欲用三年沐浴功。 養至老成身力壯,飛騰近遠任吾行。 頂放蓮花百寶光,陽神端坐作慈航。 光中化佛無其數,變化神通不可量。 出有入無成妙道,分形靈體共真源。 分念成形窺色相,共靈顯跡化虛無。 9.1 ![]() 神火化形空色相,性光返照復元真。 心印懸空月影凈,筏舟到岸日光融。 正大光明 10.1 ![]() 一片光輝周法界,雙忘寂凈最靈虛。 虛空朗照天心耀,海水澄清潭月溶。 圓陀陀,光灼灼 凈倮倮,赤灑灑 日月雖明難比其光,乾坤雖大難籠其體。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儒名義精仁熟,不知之神;釋名最上一乘,涅盤大覺; 道名七返九還,金液大丹;總名無聲無臭,清凈法身。 本來面目,圓覺真性。 陰陽混化,性命皆了。 不生不滅,無去無來。 一性圓明,亙古不壞。 云散碧空山色凈,慧歸禪定月輪孤。 11.1 ![]() 12.修仙逐節口訣歌 跏趺而坐兮,合掌當胸;回光返照兮,凝韻內聽。 舌柱上腭兮,口閉牢封;身不妄動兮,心守黃庭。 萬緣不掛兮,一念莫萌;外想不入兮,內意守中。 虛而若無兮,忘而若存;吸不沖腎兮,呼不沖心。 綿綿調息兮,徐徐緩行;念念在茲兮,時時虛寧。 虛極靜篤兮,陽來復生;陽若微動兮,嫩采不精。 藥物堅實兮,如月望盈;丹田暖信兮,如湯熏蒸。 藥產神知兮,恍惚杳冥;癢生毫竅兮,活潑流通。 時當正采兮,莫錯過令;時久望遠兮,老采無成。 氣從外奔兮,神亦外奔;神返回根兮,氣亦回根。 氣回將盡兮,采封候贏;子時起火兮,須要分明。 如何言火兮?后天息仍;如何用火兮?呼降吸升。 用火玄妙兮,如有無形;行火鼎內兮,息效真人。 火須有候兮,數息送迎;名為刻漏兮,用定時辰。 自子至巳兮,乾陽九乘;自午至亥兮,坤陰六因。 三十六息兮,采取進升;二十四息兮,烹煉退沉。 卯陽沐浴兮,陽火宜停;酉陰沐浴兮,陰符宜停。 若不升降兮,沐浴形容;較大周天兮,略有微形。 周天三百兮,卯酉數分;再添六十兮,卯酉數并。 更加五度兮,四分一零;以象閏余兮,周天一巡。 復歸于靜兮,沐浴原功;神凝氣穴兮,再候陽叢。 任督運轉兮,為一字門;任督達時兮,則百脈通。 儒教行庭兮,釋教法輪;道教周天兮,三教秘名。 語言雖異兮,道理則同;法輪常轉兮,快樂在衷。 周身蘇麻兮,沉屙脫根;遍體效驗兮,疾病誰侵。 功行至久兮,精炁滿充;長生可望兮,人仙亦成。 回風混合兮,百日工靈;真陽圓滿兮,三現印中。 火足當止兮,丹防溢傾;火候既止兮,丹隱坤宮。 眸光專視兮,七日采工;大藥將生兮,六景先驚。 丹田火熾兮,兩腎湯蒸;身涌鼻搐兮,兩耳風生。 目吐金光兮,項出鷲聲;象成火珠兮,藥應驗奔。 天女花獻兮,龍女珠承;地涌金蓮兮,龍護圣躬。 大周天起兮,罡星斡循;下鵲橋險兮,木座抵乘。 預防有具兮,防廢前功;尾閭不透兮,閭關下存。 待其自動兮,柔護引申;每關三竅兮,必由中升。 自然過關兮,微意相乘;夾脊玉枕兮,亦如斯行。 直貫頂門兮,引下眉中;降阻印堂兮,自行險程。 上鵲橋危兮,木夾固封;預備法器兮,防漏鼻沖。 靜而凝神兮,候機自興;引下重樓兮,落于黃庭。 服金丹時兮,點化陰神;用心目轉兮,盤聚中宮。 左旋右轉兮,四九而廷;右旋左轉兮,四六而停。 即坎離交兮,道胎法輪;則道胎就兮,佛性漸靈。 陰神漸死兮,識性漸薨;陽神日長兮,智慧日增。 性天朗朗兮,如秋月明;命地融融兮,如醉人昏。 心目返觀兮,舍利熏蒸;骨肉內镕兮,身體虛空。 寂照二田兮,不昧虛靈;混合三元兮,無念常惺。 二炁運養兮,常應常寧;兩曜并升兮,助胎助神。 十月養胎兮,無為專遵;三百功足兮,方有明征。 發白再黑兮,齒落重殅;血紅化白兮,身放光瑩。 或三四月兮,食性絕終;或七八月兮,動脈俱停。 十月神滿兮,睡性無蹤;六通成就兮,慧性全靈。 神境之通兮,神發光瑩;洞見肺肝兮,隔物見形。 漏盡之通兮,身藏寶珍;但隨意化兮,奇妙隨心。 天眼之通兮,萬方見清;天地山河兮,如觀掌紋。 天耳之通兮,十方音聞;私言密語兮,如近耳鳴。 宿信之通兮,歷劫數通;過去未來兮,自心便明。 他心之通兮,知人事情;他意未萌兮,我心先精。 慧性六通兮,斷無思?;變幻百出兮,切莫認真。 法性完全兮,雪花飄空;斯為出景兮,須當出神。 從天門出兮,聚性光盈;如月圓滿兮,收性回程。 歸于泥丸兮,用乳養功;合下二田兮,全體大存。 三年出入兮,煉變化神;每次出神兮,天花為憑。 或一步收兮,二步回庭;由近漸遠兮,莫躐等臨。 出入純熟兮,方可遠騰;初如嬰兒兮,防失路經。 小心謹慎兮,天下可行;若出必防兮,天魔試心。 或化佛誘兮,亂我心君;即顧自性兮,莫認外情。 誠還中宮兮,復煉神功;收藏陽光兮,變化生神。 生之再生兮,生生不終;化之又化兮,化化無窮。 煉虛合道兮,天仙功勛;面壁九載兮,煉化凡身。 將前化神兮,退藏祖宮;如龍養珠兮,潛修不振。 依滅盡定兮,寂滅靜心;久之光滿兮,陽焰騰空。 八萬四千兮,毫竅遍身;與之九竅兮,竅竅光熒。 斂而藏之兮,寂而守正;總有光現兮,收藏于中。 寂滅功久兮,形骸玲瓏;四肢全體兮,儼如水晶。 待至功純兮,變全六龍;從性海出兮,放大光明。 凡軀化炁兮,自然無蹤;形神俱妙兮,與道合真。 是大丈夫兮,志滿天沖;白日飛升兮,能事畢功。 天仙逐節兮,百六十諶;必須熟讀兮,不落旁門。 但愿同志兮,訪師識真;問何人撰兮,隱士無名。 得此奇珍兮,三生有因;皆大歡喜兮,信受奉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