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個人都是潛在的開悟者。無論你是否相信,我們都被眼前這個自我的角色給騙了。如果我們不清醒過來就要被它騙一輩子。之所以說“騙”是因為我們太相信太執迷于這個角色,以至于我們誤以為這個角色就是自己,可真正的自己反倒被丟失了。 二、明心見性是有前緣的,少一點不能到位,都要做很久很久的準備, 一旦因緣成熟才會瓜熟蒂落。所以收獲是輕松的、也是必然的,難度和功夫全在耕種上。 三、開悟的核心問題就是兩個:“認識自己”和“超越一切”。“認識自己”是破“我相”以“明自心”;“超越一切”是破“法相”得“見空性”。“認識自己”和“超越一切”就是“明心見性”。 四、“認識自己”是基礎,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認識不清,或者認識錯誤那就一切無從談起,不要說開悟,就連自己的執迷都不明白那就無從談起了。我常說的話就是:“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不可能明心見性的。”人真的把自己認識清了就代表他對“我相”已經搞明白了,搞明白了“我相”就不容易執迷于自我了;接下來就是“超越一切”,那就是突破“法相”了,“法相”的突破是指對所有一切現象的超越,包括精神的、物質的,一切的人與事等所有全不執迷,全不著相,這樣“我相”和“法相”都突破了,當然就是見性開悟了。 五、我們怎么來認識自己呢?人想認識自己無非是從身、心、靈這三個層面入手,如果這三方面都認識了才算是對自己有了全面和徹底的認識,基本達到了“明心見性”的前一部分:“明心”。“明心”就是明了自己的“妄念”和“真心”。“妄念”和“真心”在性上是一體,在相上是兩個。“真心”是“妄念”的本體,“妄念”是“真心”的起用,它們都是“心”,只是一個是相,一個是性;一個是體,一個是用。真的明了心一定是明白了真妄和合、體用一如、性相不二。 六、一個不知道自己困惑在哪里的人是不可能開悟的。就像病人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里就無法就醫一樣。人得先有自知之明才會明心見性。
七、人在追求覺悟的過程中,不管經過什么修行程序,認識自我都是基礎,自我都認識不清就會執迷其中,那就無法明見自性,覺悟就無從談起了。 八、不能認識自我的原因就是被“我相”所迷住了——執迷才不悟的。那就要從煩惱的出現開始認識。煩惱出現的時候就是迷入自我的時候。所以認識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斷煩惱的過程。 九、對自我認識到了根本處就會有一個突破,你會在自心里萌生出一種清明的感覺,這種感覺會把你推到自己的外面,讓你獲得一個嶄新的位置,站在這個位置來看自己,看一切,覺照的功用就出現了。這種覺照會像太陽驅散晨霧那樣驅散你所有的煩惱和痛苦。正如《心經》所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十、認識自己就是全部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接受,差的也接受。接受了一切才有機會了解你的所有,否則你一直局部的認識自己,你回避的那些就一直被回避著,始終沒有機會被你認識。 認識自己就是修行的開始,從接受你一直回避的問題開始,這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寫意禪苑的微信平臺更新啦,此篇文章是從新平臺發出的哦,新平臺結合了微網站,使得找尋文章更加方便,請大家點擊文章上方“寫意禪苑”進入公眾號關注,感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