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八珍糕歷史悠久,有健脾和胃,益氣生血,肥兒消疳等功能。
明朝中醫外科大師陳實功醫生注意脾胃的保養,壽命達80多歲,他留下八珍糕方子,并稱贊它“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培養脾胃,妙難盡述”。
清朝御醫將這個方子獻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從乾隆41年堅持服用,活到了89歲。
健脾八珍糕是在原“八仙糕”的基礎上,根據清代名醫汪昂所著《湯頭歌訣》所載處方,加減化裁,經南京中醫學院、江蘇省中醫院江育仁、孟澍江等教授論證, 改藥經多年臨床使用證明組方合理、工藝可靠、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且具有補而不滯、燥而兼潤、補而不膩之特點。
藥理研究表明:“健脾八珍糕”具有健脾和胃,增強胃腸蠕動,調節胃酸PH值,促進膽汁分泌,增加抗疲勞及耐缺氧能力,具有較豐富的鐵、鋅、鈣、錳、鉀、磷等微量元素,對小兒的生長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是一種純天然中藥制劑。
因脾胃虛弱所致納少泄瀉、消化不良、厭食、腹脹等癥,對老年體弱、小兒脾弱、病后體虛者尤為有效。筆者結合臨床談談健脾八珍糕的認識,現淺述于后,以拋磚引玉。
1嬰幼兒脾胃薄弱的治療 1.1如果幼兒有脾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痛、面黃肌瘦、脾虛便溏等癥,及時服用健脾八珍糕,可以減少幼兒腹瀉、腹脹、吐奶、厭奶、厭食等癥狀。
1.2江育仁提出“欲健脾者,旨在運;欲使脾健,則不在補而貴在運也”。健脾八珍糕的作用在于解除脾困,舒展脾氣,恢復脾運,達到脾升胃降,脾健胃納,生化日常之目的。運脾法與補脾法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概念。補脾不當,反為藥誤,而小兒脾常不足之體,更易受害。
“脾健不在補貴在運”的用意在于調治脾胃時著重維護脾氣。江氏在健脾八珍糕的應用中,首推白術,白術氣清香,味甘,芳香悅胃,功能醒脾助運,開郁寬中,舒化水濕,正合脾之習性。
江氏以白術為運脾主藥,與其他藥物配伍,組成健脾八珍糕,用于多種小兒脾胃疾病,療效滿意。
1.3 健脾八珍糕,是多年來大家比較認可的功能性輔食,適合四個月以上添加輔食的幼兒食用,隨著寶寶的成長,4-6個月之后,母乳中的營養已無法滿足寶寶不斷增長的需求,
及時添加輔食可補充寶寶的營養所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可在6個月以后開始添加輔食。而對于混合或人工喂養的寶寶,專家建議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健脾八珍糕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多糖、碳水化合物以及鈣、鐵、鋅、錳、鉀、鎂等成分,能滿足孩子日常所需的營養。健脾八珍糕中采用的草藥,要是同源,綠色安全。
2成人脾胃失健的治療 2.1成年人的脾胃失健有虛實兩個方面,實證包括食滯內阻、脾為濕困、升降失常等‘虛證包括脾胃虛弱,運化失司。
2.2錢乙“脾主困”的思想對脾胃學說影響很大。后世李東垣論脾胃,重視脾胃的升降、脾胃的陽氣;葉天士主張“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通過調整氣機來健運脾胃,解除脾困。
2.3成年人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身體疲倦、面黃肌瘦、免疫力低下、陰陽氣血虛損。覺得肚子脹脹,甚至惡心、反胃,是馬上找消食藥吃呢,還是“餓兩頓”?
有些人不太愿意吃藥,而“餓兩頓“對有心臟病、高血壓、腎病等的人,或年老體弱的人顯然不合適,因為停食能夠改變機體的內環境,出現應激反應。此時可吃”健脾八珍糕“,既飽了口福,又不用吃藥。
2.4中醫認為健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在《陰陽一調百病消》中,羅大倫就指出,對于經常患感冒咳嗽的人,要先調理脾胃。健脾八珍糕是專門調理脾胃的。脾胃氣血疏通了,濕氣祛除,痰濕體質自然形成不了,那些三高問題就會遠離。
這個糕點主要是以健脾為主,祛除體內濕氣,而且對于傷風、咳嗽、瘡疹、黃疸、腫病、夜啼等癥,也認為與脾胃相關,應從脾胃論治。
治法上往往采用先調理脾胃,使中氣恢復后再治其本病。比如治傷風、吐瀉、肺熱咳嗽、腹脹等,都是如此。即使有可下之證,也是先實脾而后下,防止攻下損傷脾胃。 3肺氣虛的病人 3.1肺氣虛的病人也可以用健脾八珍糕,這是因為“脾胃在五行里面屬土,肺屬金,土生金,也就是說:脾是肺的母親,脾受傷了,肺當然也不會好過。肺虛累脾,脾虛及肺。
肺氣久虛,精氣不布,必致脾氣虛弱;脾氣虛弱,營養障礙,抗病力降低,易患肺病,形成肺虛-脾虛-肺虛的惡性循環。常出現食少、便溏、消瘦、面色蒼白、懶言、咳嗽等脾肺俱虛的證候。
3.2臨床上對肺的某些疾患,可用健脾的方法進行治療,如肺氣不足者,可采用健脾的方法以益氣。水液代謝方面,脾肺均能調節水液代謝。
若脾虛不運,水濕不化,聚為痰飲,出現久咳不愈,痰多而稀白之候,病象多表現在肺而病本卻在于脾。
痰之動主于脾,痰之成貯于肺,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所以臨床上治療痰飲咳嗽,以健脾燥濕與肅肺化痰同用,就是根據了“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的理論。
肺經虛弱的人,如果在平穩期不調理脾胃,等到肺經的病發作了,那就會陷入疲于奔命的狀態,不斷去撲救新發的病癥,總是處于被動的狀態。
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以健脾益腎為主,通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臟腑與臟腑之間,生理上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生克制化關系;病理上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傳變的乘儒亢害關系,應根據這種規律,先治或先安未病臟腑,
以阻斷疾病的傳變途徑,防止疾病的蔓延,使疾病向著痊愈的方向發展,這是治未病的關鍵思想之一。
4在治未病領域的應用 4.1“治未病”是中醫預防醫學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預防、診治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治未病”一詞最早見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
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發生,就是要求人們加強養身攝生,健脾八珍糕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抗御能力也是很多處于忙碌、亞健康狀態的白領階層的首選保健藥品。
4.2而對于成年人,尤其是靠腦力勞動的白領或者大老板們,大多勞心太過,而中醫講思慮傷脾;另一方面,這些人吃飯往往不規律,忙則不吃,有朋友約時則狂吃海喝一頓,
這樣一來不僅傷了脾胃的氣血,一方面又導致了脾胃濕熱嚴重。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痰濕體質,可能出現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可見,脾胃失和,對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容不得我們小看。
5腫瘤患者的應用 5.1西醫腫瘤專家通常認為手術加化療后,基本上已完成了整個治療方案,實際上這是“被動”、“靜止”的思維方法,不能有效降低術后復發轉移,不能明顯延長生存期的。
首先,手術中一些微小的癌灶隱匿性強,單靠外科醫生的肉眼識別,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給日后的復發轉移埋下了隱患;另外,從免疫學角度來看,中晚期惡性腫瘤進展迅速,
侵襲力強,說明機體免疫力處于抑制和麻痹狀態,手術的創傷又會損傷患者的正氣,造成氣血虧虛,津液損耗,免疫力進一步降低,直接削弱了機體的免疫監視及免疫清除功能。
降低了對癌細胞的抑制,給其復發轉移提供了條件。因此,腫瘤發生后如何防止腫瘤侵襲及遠處轉移,亦為治療的關鍵,均體現了中醫“治未病”思想。
5.2腫瘤患者經常食欲不好,體虛乏力,從中醫的角度講,就是脾虛,也就是免疫科低下,患者經常不想吃飯,或吃的很少,體力很差。采取適當干預措施,阻斷、延緩疾病的發生。
腫瘤發病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內分泌失調、慢性疾病等內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質侵襲等外因,既知其道,當須“法于陰陽,和于術數”而避免之。
古人已經明確腫瘤的發生與所處地理環境、七情過度、人體的正氣盛衰、臟腑功能強弱密切相關。張景岳指出:“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即指出脾腎虛損對于惡性腫瘤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未病先防”除了加強鍛煉,注意日常飲食、起居以外,在用藥物保健方面,應以健脾益腎為主,通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抗御腫瘤發生的方法之一。所以筆者認為腫瘤患者在放化療的同時服用八珍糕療效更佳。
6討論 “健脾八珍糕”為何會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主要是它那八種藥食兼用的中藥的功勞。方中黨參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具有抗潰瘍作用、增強免疫力、增強造血功能、抗應激作用、強心、抗休克、抑制血小板聚集。
組方: 黨參30克、白術60克、茯苓60克、山藥60克、白扁豆60克、苡米60克、芡實30克、蓮子肉60克。消化遲滯加生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
茯苓能健脾補中、寧心安神、利水滲濕,具有抗腫瘤作用、鎮靜作用、增強心肌收縮力。白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腫瘤。
芡實能補脾止瀉、養心益腎、補中益氣、滋補強壯、和胃理氣、開胃進食,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有抗腫瘤作用。
薏苡能健脾開胃、補中去濕、清熱排膿,抑制癌細胞、降低橫紋肌收縮、降低血糖、治肌肉風濕。
山藥等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勞、祛風濕,具有降低血糖、延年益壽、久食也會使皮膚光滑、白嫩細膩。扁豆能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蓮子能健脾養胃、安心安神、益氣強志、益腎補虛、強筋骨,具有鎮靜、強心、抗衰老作用。佐以米粉、白糖、麻油,用傳統工藝,傳承經典,在當今注重食補的現代生活中,得到了眾多專家的高度贊譽。
綜上所述,健脾八珍糕在臨床應用廣泛,小兒、成人、老年人的脾胃虛弱都可以治療,小兒吃了健康成長,成人吃了精力充沛,老人吃了延年益壽。
八珍膏食用小竅門: 八珍膏,故名思意,是做成的膏,蒸出來吃的,但是現代生活節奏快,不適合家庭自己做,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劉氏祖傳中醫推薦給朋友的方法是,用加熱的豆漿機直接研磨,用豆漿機就方便多了,每天早晨都可以很快做好,配合吃饅頭,或者面包。
你能看到這篇文章是因為他人無私分享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你的一次轉發、會幫助無數人……
讓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