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顯示器作為PC歷史最悠久、最不可缺少的硬件之一,PConline就對顯示器進行追根溯源,帶您一起了解顯示器的前世今生。
PC行業漫長而艱辛的革新歷程中,隨著顯示器技術的進步,顯示器分類也越分明細,可分為平面顯示器(FPD)和陰極射線管(CRT)又稱純平顯示器。CRT在FPD善未成熟時是顯示器的霸主,技術成熟,成本廉價,色彩極佳,響應時間短。但是由于它體積龐大,閃爍,圖像畸變等致命缺陷,民用市場份額漸漸被FPD取代。平板顯示器顧名思義,厚度相對較薄的顯示器。可以分為LCD液晶顯示器,PDP等離子體顯示器,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FED場發射顯示器等,在日常應用中,僅有LCD液晶顯示器得到普及。 知識小科普一:CRT顯示器
相信上圖中的顯示器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擁有像豆腐塊、大頭顯示器等這般千奇百怪的稱謂。而事實上,它真正的學名叫做CRT顯示器(陰極射線顯像管)。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至屏幕內表面,從而使得內表面上的熒光粉發光來呈現畫面。但也熒光粉被點亮后很快會熄滅,所以即使停留在同一畫面,電子槍也必須循環地不斷的發射激發以激發熒光粉,造成顯示效果會出現較為明顯的閃爍感。 知識小科普二:LCD顯示器 通常LCD顯示器泛指液晶顯示器,也是我們現在使用最為廣泛的顯示器類型。顧名思義,其工作原理自然與液晶分子息息相關。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液晶“電光效應”進行顯示。液晶分子在受電場、磁場等外部條件的影響下,其分子發生改變并重排列,導致使液晶的各種光學性質隨之發生變化。并在背部燈管的配合下構成畫面。 到底LCD比CRT好在哪? 小編這一代人都見證了顯示器由CRT向LCD顯示器演變的過程,為什么LCD會取代CRT呢?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空間占用對比:差距不是一點點
在電子產品越發精簡化的今天,LCD顯示器擺脫CRT顯示器電子槍的束縛,減少大量的桌面占用空間。兩類顯示器在外觀上的優勢顯而易見,這里就不過多贅述。 二、柔和畫面:不再閃瞎你的眼
由于CRT顯示器工作是需要電子槍持續不斷的點亮屏幕上的熒光物質來保持畫面的連貫性,CRT顯示器的刷新率必須在達到85Hz以上,才能夠避免明顯的屏幕閃爍現象。而LCD顯示器在屏幕兩側設有作為燈管,為液晶物質提供均勻的背景光源。所以畫面基本不會受刷新率影響而出現閃爍,可以減少顯示器對眼睛的傷害,長時間使用電腦眼睛也不容易疲勞。另外, CRT顯示器的電磁輻射對眼睛所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覷的。 三、顯示效果對比:CRT存在畫面失真
CRT顯示器是通過偏轉線圈產生的電磁場來精準控制電子束在屏幕上的位置,導致偶爾會出現定位的誤差,所以CRT顯示器往往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幾何失真,線性失真情況。相比之下,LCD面板上是由多個像素點組成顯像,而每個獨立的像素色彩又分別由紅、綠、藍(R、G、B)三種基本色來控制,從而杜絕畫面失真的現象的出現。 四、功耗對比:顯示器不再是暖手寶
相信大多數網友都對上圖所討論的深有體會。這是由于CRT顯像管采用熱光源的原因,使用過程中會散發出大量熱量。當然,功耗也就隨之增大。
通常一款17寸的CRT顯示器的功率為80~100W,是相同尺寸的LCD顯示器功耗的兩倍以上。而一款26寸LCD顯示器在100%亮度的情況下,功率也僅為87W,LCD在節能方面可謂優勢明顯。 編輯總結:相比之下,LCD顯示器的體積小,重量輕,畫面效果好,低功耗等優點都是使其能夠全面取代CRT顯示器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