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于能頂人類半邊天的女性來說,一年中突然有這么一天大家都堂而皇之贊美女性,多少是個奇怪的事。不過既然是女性的節日,我們也不吝比平時多多贊美幾句。首先祝所有女性同胞節日快樂、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受到尊重、享受平等、做自己喜歡的自己。雖然無論美丑,才華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美好的形象總令人心向往之,所以,請原諒讀讀也庸俗一回,給大家展現一批才華和顏值一樣高的女作家們。千萬別說明明可以靠臉還非要靠才華這種話,那可真是對優秀女性的不尊重哦! 柯萊特 西多妮·加布里埃爾·科萊特(1873--1954),法國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克羅蒂娜》《流浪女》等。她做過記者,當過演員,又創作了無數文學作品,她一生風流韻事多不勝數,據說是雙性戀,離經叛道、愛與糾纏的生活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最有名的一部是《Gigi》,多次被改編為電影、舞臺劇。由于她的文學成就和飲酒的愛好,被世人稱為“文學界的女酒神”。 曼殊菲爾 凱瑟琳·曼殊菲爾(1888—1923),英國女作家,生于新西蘭惠靈頓,主要作品有:《幸福》、《花園茶會》。徐志摩在祭文《哀曼殊菲爾》中這樣回憶他的“女神”:“她,是上帝給我那管進天堂的密鑰;她,使我的靈魂內府里又增加一部寶藏。至于她眉目口鼻之清之秀之明凈,我其實不能傳神于萬一……”他如此動情描述,盡管他只見過她20分鐘。 波斯維亞托夫斯卡 哈琳娜·波斯維亞托夫斯卡(1935-1967),波蘭女詩人,生于波蘭南方小鎮琴斯托霍瓦,她從十歲起就不幸患上心臟病,長期臥床或呆在療養院里,但是她早年即顯示出詩歌天賦,而且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許多美妙的詩歌,比如:《在你完美的手指中》:在你完美的手指中/我只是一絲顫栗/一曲樹葉之歌/在你溫暖的嘴唇觸及下/你的芳香撩人——它說:你存在/你的芳香撩人——它帶走夜晚/在你完美的手指中/我是光…… 蘇珊·桑塔格 蘇珊·桑塔格(1933-2004),美國文學家、藝術評論家。她的寫作領域廣泛,在文學界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著作主要有《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論攝影》等。除了創作小說,她還創作了大量的評論性作品,涉及對時代以及文化的批評,包括攝影、藝術、文學等,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此外,她也是一位反戰人士及女權主義者。 弗朗索瓦茲·薩岡 弗朗索瓦茲·薩岡(1935-2004),法國女作家。年僅十八歲的她寫出了小說《你好,憂愁》,一舉奪得當年法國的“批評家獎”。這本關于少年、愛情和孤獨的小說,在五年之內被翻譯成二十二種語言,在全球的銷量高達五百萬冊,還被改編成電影,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事件和出版現象。薩岡漂亮出眾,個性鮮明,她喜歡寫作、賽馬、賭博、飚車、酗酒,甚至還吸毒,卻備受法國人鐘愛。 西蒙娜·韋伊 西蒙娜·韋伊(1909-1943),猶太人,神秘主義者、宗教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深刻地影響著戰后的歐洲思潮。其兄為法國數學家安德烈·韋伊。她的重要著作有《重負與神恩》,《哲學講稿》,《西蒙娜·韋依讀本》等。此外,她曾赴西班牙參加反對法西斯的戰爭,二戰時還積極參加法國抵抗運動。 阿蘭達蒂·羅伊 阿蘭達蒂·羅伊(1961年11月24日-),印度的知名作家、社會運動人士及左派知識份子。1997年,處女作《微物之神》獲得了全美圖書獎和英國布克獎,但是該書之后她再也沒有新小說出版,而是創作了大量政論文,成為一名在印度極具公共影響力的女知識分子。2006年,印度文學院將最高文學獎授予她,她卻拒絕領獎——為了與她憎惡的政府劃清界限。 阿赫瑪托娃 安娜·阿赫瑪托娃(1889年-1966年)蘇聯俄羅斯女詩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她的丈夫古米廖夫的詩歌中將她比作美人魚、魔法師、天上的月亮,不過這命途多舛的女子還是為詩歌而生的,她的自述中寫道:“詩歌就是我與時間,與我的人民的新生活的聯系。當我寫下它們,我就活在了那韻律中,這旋律就喧響在我的國家的英勇的歷史之中。我是幸福的,因為我生活在這個時代,并且目睹了那些發生著的史無前例的事件。” 福露格·法羅赫扎德 福露格·法羅赫扎德(1934-1967),伊朗女詩人。代表作有《囚徒》、《墻》、《叛逆》等。福露格除了才華出眾,還改變了伊朗的婚姻法。在50年代,伊朗的婚姻法規定只能丈夫休棄妻子,妻子不能主動離開丈夫,因此福露格當時的離婚案震動了社會。從1955年福露格離婚案算起,用了整整12年的漫長歲月,1967年,伊朗終于正式在法律上賦予婦女主動提出離婚的權利。 林徽因 最后,說到顏值與才華一樣高的女性作家,我們不能不提的一位是:林徽因。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的詩中寫道:“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們也將這首詩送給所有女性,今天是你們的節日,愿天下的每一位女子都能滿腹詩書氣自華,像人間四月天一樣溫暖而美麗。 編輯| 颯露紫 白蹄烏 小艾 |
|
來自: 昵稱2201663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