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韓偓七絕條幅》,100cm×32cm,山西省博物館藏。 釋文:遐方不許貢珍奇 密詔唯教進荔支 漢武碧桃爭此得 枉令方朔號偷兒 仲溫 此幅作品書唐韓偓《荔枝三首之一》,行、草相雜,變化自然,雋秀飄逸中頗顯骨力,運筆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宋克(1327-1387),字仲溫,一字克溫,吳郡長州(今蘇州市吳縣)人。居南宮里,號南宮生,人稱南宮先生。曾官風翔同知。明代初期聞名于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三宋指:宋克、宋廣、宋璲,二沈指:沈度、沈粲)。 自幼便博涉群書,因其性豪爽,身軀魁偉,喜擊劍走馬,有任俠之舉,家中蓄養門客甚眾,喜飲好博,家財喪失,元宋動亂之時,意欲樹功立業,北走中原,舉義旗而起事,不意中道受阻,遂溯江游金陵,入浙江之金華、會稽諸山,搜奇攬古,歸家后因其以氣節而聞名鄉里,張士誠屢欲招其為幕賓,皆謝辭不赴,閉門家居,辟一室,內藏歷代法名帖、周秦鼎,專心書畫,日游其間不以為倦,相傳又得到元末書家饒介的親授,所以書藝大進。詩文亦名于時,與吳門文士高啟、張羽、徐賁、陳則等為友,時稱“十才子”。晚年(洪武初)曾任陜西鳳翔縣同知,不久又辭官還鄉,在他隱居期間,與楊維楨、倪瓚等人相交其契,以詩文相酬唱,特別是楊維楨非常喜歡宋克的書法,若有新作詩詞,常請仲溫書之,宋克學書取法高古,從魏晉上溯草隸之,尤其是對皇象《急就章》深有研究,相傳宋克曾師從元代的著名書家饒介,深得其用筆之法,且其于書十分用功,據《明史·文苑傳》謂:“克杜門染翰,日費十紙,遂以善書名天下?!逼湔鏁鲎早婔?,行草兼二王及皇象《急就草》之遺意,清勁古雅,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將章草融合到他的行草中去,而別開生面,吳寬《匏翁家藏集》評其書謂:“克書出魏晉,深得鐘王之法,故筆精墨妙,而風度翩翩可愛。”可謂中的之語。 其書出于魏晉,深得鐘、王之法。擅長楷書、草書,尤精工章草,為當時第一。他的章草,延續趙孟頫、鄧文原的風格又有所發展,融入了今草和行書的寫法,更加流利、矯健。傳世書跡頗多,計有《李白行路難》、《七姬志》、《杜子美詩》、《定武蘭亭跋》、《劉楨公讌詩》、《形增影古詩》、《急就章》、《書孫過庭書譜》等。均為墨林所寶,翰中精品。 宋克亦善寫竹,別開生面,雖寸岡尺塹而萬玉千篁,雨疊煙森,蕭然出俗。嘗作《雞棲叢篁圖》一幅,自題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李日華甚為欣賞。傳世作品有洪武二年(1369)作《萬玉叢圖》卷,款署:“己酉歲,宋仲溫為長卿寫萬竹圖”,圖錄于《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三年作《書陶詩并畫竹石小景圖》卷著錄于《石渠寶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