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田:為膻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指喉管)至黃庭(指人體內中虛空竅,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 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 ![]() 玉京關:為上關,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緣。《金丹大成集》:“腦后曰玉枕關”。由此上行則可會于泥丸宮,完成任督二脈通,達到任督二脈循環周流,當然也至關重要。 ![]() 夾脊關:即轆轤關,為中關,釋意資料很少,僅知為練功陰陽和合上行的第二關,按《金丹大成集》命名為轆轤關,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關:為上關,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緣。《金丹大成集》:“腦后曰玉枕關”。由此上行則可會于泥丸宮,完成任督二脈通,達到任督二脈循環周流,當然也至關重要。 尾閭關:為下關,在人體尾骶骨之末節,或指長強穴之所在,為任脈向督脈過渡之處,亦為任脈之陰與督脈之陽交會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際曰尾閭關。”亦叫虛危穴、尾閭穴,或稱為天人合發之機,子母分胎之路,精氣聚散常在此處,水火發端也在此處,陰陽變化也在此處。道家認為此穴“系人生死岸頭”,仙家稱為生死窟,可見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煉通關最難處。 “鐵牛耕地種金錢”,以鐵牛耕地,比喻修煉下丹田,精、氣、神三合與通過尾閭關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爐火,即農夫腳下有一鐵爐,爐中火十分盛熾,使水火相濟,水火相交。圖中有丹鼎,爐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車水,喻促進水火相交,心腎交,陰陽合,坎離交媾而生丹藥之意。此任督交會之處,能否通關是十分關鍵的,故以“鐵牛耕地種金錢……”一段作為比喻。 注1:《內經圖》,又名《內景圖》,為道家無名氏(大約有明清間人)所繪制之北宗小周天功法示意圖。但這張圖,由于其具有神秘主義、宗教實證之學、古代美學和玄學等多重涵義,自少年時代第一次見到以來,便始終懸掛在我的床頭,是我心中一個秘密的個人視覺史事件,也是文學、藝術與神學事件。因我曾在許多年里,對該圖極度迷戀之。 圖畫的整體輪廓,是一個從遠處看上去盤腿端坐的古人側面。可是,組成這個古人的腿的部分,是一片滔天的海浪;膝蓋的地方正好是岸邊的礁石;兩個牧童正在海邊踩水車,而一條由海水和無數山石架起的小徑,沿著古人的脊椎一直向上攀緣,直到“腦海”;“腦海”的四周,群峰矗立,一個白眉,白須的老者正在人體前額的地方跏趺而坐;在人體的腰部,一位孤獨的農夫在用一頭牛耕地;還有一個素雅的女子在腹部紡紗;這個古人的手是合攏的,但手卻是由一派懸崖上的柳樹林形成;腳踩星斗的童子正從胸口處飛下來;塔是古人的喉嚨;日月形成五官;此外,還有無數密集在人體各個角落,分布在山水各個邊緣的火焰,亭臺,樓閣,云朵,田地,樹木,風雨,雷電,瀑布,遠方等等,等等……畫的四周也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 這幅畫之細節,似乎是畫完了大千世界,天地萬物。 可是,整體看來,那又只是畫的一個枯坐的人。 我第一次看這畫時,只覺得手心出汗,呼吸急促,頭昏眼花:原來山水和人本來便是渾然一體的。 注2:本圖第一系為清宮如意館藏品。但出自何人何時,至今不詳。第二系為在白云觀發現的黑白藏圖,近人多有刻印,復制與臨摹等,作者亦不詳。且此二圖之孰為母本,孰先孰后,亦從未有定論。 注3:所謂“內景”,即人體內的風景,是古人關于“丹道人體內臟之象征”之意象解剖圖。內經與內景,都源于《黃帝內經》之天人呼應,自然與人體是一個整體的中醫思想。而《內經圖》之命名,即包含著“內丹修煉”之意。到除了前清那張之外,此圖一直查不到最初的原圖根源。民國前后,在北京白云觀發現也有同樣一幅《內經圖》,但卻是木刻板之黑白圖。道教中人稱它“繪法工細,筋節脈絡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語見《白云觀藏圖》)。而這種類似把圖像、詩歌、隱語集于一紙,如在1984年張家山漢墓出土的《引書》,馬王堆漢墓中的《導引圖》,以及東漢魏伯陽《參同契》中就有。到了明清之際,這種圖解道書就更多了,如明代道士尹真人佚名弟子于萬歷年間(1573—1619)所撰道家導引術典籍《性命圭旨》、高濂的《遵生八箋》、周履清的《赤鳳髓》及清代醫學家曹無極的《萬壽仙書》、嘉慶壬申(1811)年間的《練功碑修真圖》等,都附有醫學與神學之雙重圖示。但這些插圖在于以神仙術的方式說明導引的動作,姿勢和功法。《內經圖》則重在描畫人體本身與大自然統一,以及各個臟腑、器官、穴位、骨骸與經絡等在自然中的呼應與象征。拋開神學或神仙術不談,僅是在美術與繪畫史上,這種方式,西方也是只有到了19世紀宗教版畫或20世紀初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出現之后,才出現了類似的作品。 注4:白云觀藏圖下,有素云道人關于“會心”之文字,全文為:此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鈍根人無從領取,是以罕傳世。予偶于高松山齋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筋節脈絡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展玩良久,覺有會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納即天地盈虛消息,茍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誠不敢私為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素云道人劉誠印敬刻并識。板存京都白云觀。時間是“光緒丙戌年荷月上浣”。 注5:《內經圖》上題有幾首七律,如: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 以上這首詩出自《呂祖全書》,為清初道教徒劉體恕扶乩托名之作。另有關于丹田與氣功之關系的: 我家端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 花似黃金苞不大,子如玉粒果皆圓 栽培全藉中宮土,灌溉須憑上谷泉 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還有關于任督二脈的: 眾妙之門何處求,機關撥轉水逆流 萬丈深潭應見底,甘泉涌起滿山頭 注6:另外的文字如“腎神名玄冥、字育嬰;心神名丹元、字守靈;肝神龍煙字含明;肺神皓華字虛成”等,皆出自道家《黃庭經?心神章第八》。《黃庭》也是太極拳的最初理論來源。黃即土,庭即中央。黃庭即五行之中央土。 注7:《內經圖》的各部位分別象征: ①三關:尾閭下關、夾脊中關、玉枕上關合稱三關。此三關之位置,發展至鐘呂,有不同之描述。《靈寶畢法?肘后飛金晶第五》鐘呂認為,天柱為上關,相當于頸椎第三節下;神道為中關,相當于胸椎第五節下;命門為下關,相當于腰椎第二節下。 ②十二重樓:即喉軟骨。 陰陽玄牝車:玄牝,即《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③水火交接地:即氣的發生處,周易所謂“水火既濟”。 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根:氣必循夾脊上行,此乃煉氣的基本方法。氣到頭頂,頭頂上有泥丸宮,為修煉之終極。 ④小周天:全名為“陰陽循環一小周天”。練功者閉目靜坐,鼻吸清氣,使吸入之氣下降臍下(丹田),過肛門而沿督脈尾閭(下關)上行,經夾脊(中關)至玉枕(上關),到頭頂之百會,入泯丸(上丹田,或以兩眉間為上丹田),順面部至舌與任脈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復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關打通后,則任、督脈可循環周流,就能達到增強體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壽甚則不老神仙。 ⑤上丹田:為百會所在,亦即泥丸宮、升陽府、昆侖頂、靈臺等,道家所指名稱甚多,可以說是各自命名,眾說紛紜,不過多指腦而言。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 ⑥中丹田:為膻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指喉管)至黃庭(指人體內中虛空竅,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⑦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 ⑧尾閭關:為下關,在人體尾骶骨之末節,或指長強穴之所在,為任脈向督脈過渡之處,亦為任脈之陰與督脈之陽交會之所,道家認為此穴“系人生死岸頭”,仙家稱為生死窟。 ⑨夾脊關:即轆轤關,為中關,釋意資料很少,僅知為練功陰陽和合上行的第二關,按《金丹大成集》命名為轆轤關,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⑩玉京關:為上關,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緣。《金丹大成集》:“腦后曰玉枕關”。由此上行則可會于泥丸宮,完成任督二脈通,達到任督二脈循環周流,當然也至關重要。 注8:卷起明明明太空,太空猶未合吾宗——此二句出自宋僧無門慧開之《無門關》公案“二僧卷簾”。 注9:參軍戲,即相聲。漢時最初出現于軍隊中,由兩個士兵表演的對口滑稽戲,故名參軍戲。 注10:枯山水,即是源于13世紀日本本土禪宗寺院的一種縮微式園林景觀,多見于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細細耙制的白砂石鋪地、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就能對人的心境產生神奇的力量。最有名的即建于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那里的“石庭”,據說是最具深意的一幅寫意抽象畫,它占地呈矩形,面積僅330平方米,庭園地形平坦。名為“虎負子渡河”的枯山水,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細卵石鋪地所構成。石以二、三或五為一組,共分五組,但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會看不到其中一顆石頭(即萬物皆有神秘之一面)。另外,在修行者看來,一切事物,哪怕空氣之中,皆有海洋、山脈、島嶼、瀑布,即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即一種精神園林。我當時就覺得,日本禪宗此意與道家《內經圖》之象征亦不禁暗合,遂發作詩比較之想。枯山水的石頭很密集,且以苔蘚鑲邊,做成往外擴散為漣漪狀,即用耙一道一道地畫制成一圈一圈的同心圓紋,其形如無形之水,虛無之浪,觀之令人靜美、自律、忘憂、入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