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的藥膳方與家養心得
魚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肝、肺經。功能清熱解毒、排癰療瘡、利水消腫、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炎、肺膿腫、痰熱咳嗽、腎炎水腫、白帶異常、尿路感染、淋病、熱痢、瘧疾、脾胃積熱、痔瘡便血、脫肛、癰癤、濕疹、瘡瘍腫毒、禿瘡、疥癬等。 魚腥草單用或配伍復方,內服外用或民間多種食療方法的使用均療效確切,是一味藥用價值極高的常用中草藥。 常用量15~50克,煎服。因本品含有揮發油,不宜久煎,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藥膳方 魚腥草苡仁雞蛋羹 [方法]薏苡仁、甜杏仁、紅棗(去核)適量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時。再將洗凈的魚腥草放入繼續煲半小時,取汁沖入雞蛋白、蜜糖中,攪勻服之。一日1次,連服5次。 [功能] 清肺熱、排膿毒。適用于濕熱壅滯證型的肺膿瘍、肺結核、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炎和尿路感染等疾病。 雪梨魚腥草 [方法] 生梨洗凈去核切塊。魚腥草加水600毫升,燒開后改為文火煎20分鐘,棄藥渣,加梨、冰糖,文火燉至梨爛即可食用。每日分2次服完。連服5天。 [功能] 宣肺散結,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滋陰降火,潤肺去燥,對一切肺胃實熱證均有效。
家養心得 魚腥草喜溫暖陰濕環境,怕干旱,較耐寒,在-15℃以下仍可越冬。4~5月開花,6~7月結果,11月下旬開始謝苗,次年3月返青。常見野生于溪谷、田埂、草叢中或塘邊。 魚腥草成熟時種子奇多,隨風四處飄落。根莖會在地下四處蔓延,生根長葉,生命力極旺盛,直接用其根莖插于潮濕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發芽,廣為繁衍。 魚腥草主要以嫩莖葉和地下莖供蔬菜食用,全株可鮮用或曬干入藥。夏、秋采收,將全草連根拔起,洗凈曬干。 魚腥草常采用地下莖(長約6~10厘米)或帶根的壯苗繁殖栽培,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冬季和早春應注意防凍保溫,夏季和初秋應注意遮陽保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