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鵬飛醫師
昨天,老家的朋友跟我聯系,又出現鼻癢、打噴嚏、皮膚長風疹等情況,他已經是連續三年這樣了,每到春天都會出現這樣的“過敏反應”,之前服用鹽酸異丙嗪等諸多抗過敏的藥物,一時取效,其后復發,雖無性命之虞,然影響生活。
他這不是個案,每年春暖花開,楊柳抽芽,天地復蘇之際,有人興高采烈、盡情綻放,有人眉頭緊鎖、愁云慘淡,很多人不是大口地呼吸,不是在天地的春生之氣中盡情舒展,而是戴著口罩,躲避身邊的花粉、柳絮等,不讓自己跟春天有肌膚之親,為何?擔憂出現“過敏反應”。
那么問題來了,同生天地間,共呼吸自然之氣,大家接觸到的都是一樣的,為何會有不同的反應?在中醫看來,這是個人的體質或者說是個人的正氣不足而導致的。
能夠使人體出現不適反應的存在,中醫統稱為邪氣,邪氣可以有形可見,亦可無跡可查,并且因人而異——同樣的花粉,使甲人出現鼻癢、噴嚏了,那么對甲人而言就是邪氣,乙人沒有任何不適,那么對乙人而言就不是邪氣。甲乙二人之所以會有不同的表現,不同點就在于二人的正氣不同,中醫將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完成人體生長壯老變化的存在,稱為正氣。正氣充足壯大,就能抵抗一般的邪氣,因此人體就不生病,正氣虛弱匱乏,不能抵抗邪氣,故而人體多病。
花粉、柳絮,乃是天地自然之物,春生而發,何罪之有?怎么到了某些人口中,就成可惡的了呢?出現過敏反應的人,都是正氣不足之人。用句通俗易解的話“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自己太脆弱”,不是花粉、柳絮有罪,是自己不能適應罷了。
是什么導致的正氣不足?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寒邪。
那什么樣的人容易受寒邪侵襲呢?這些人很多是“善良”的人,一方面不知持暖,為了風度、為了美麗,穿衣單薄、暴露,把美麗奉獻給了別人,把凍人留給了自己。反復感受寒氣,寒邪先犯肌表,逐漸內侵,留據體內。另一方面喜食冰點,冷飲、水果、牛奶是身邊常備之品,使寒邪直中三陰。這樣的人,形寒飲冷,體內多寒,困厄陽氣,耗損陽氣,終致正氣不足。
過敏反應為何多發在春天?春氣萌動,陽氣沉寂一冬,休養生息一季后,開始量力而行,相時而動。陽氣升發,護身健體,發現停聚在體內的寒氣,與之奮力抗爭,正邪相爭從而導致人體出現諸多不適癥狀。因此,春季出現的過敏反應,很多程度上不是花粉、柳絮導致的,有時是體內有寒,正氣借春生之時,祛邪外出的表現。
治療方面,不當使用抗過敏的藥物,所謂的抗過敏藥物,不是把邪氣排出體外,而是打壓正氣,力量弱一些的將正氣壓制在低水平狀態,力量強大的可完全遏制正氣的生發。不明所以的使用抗過敏藥物的行為,是典型的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正確的治療應該是幫助正氣,祛邪外出,將寒氣排出體外,中藥方面,以不同的病癥表現,可考慮《傷寒論》太陽篇諸方:桂枝湯、小青龍湯、桂麻湯等。
以上所論及的,也只是春天發生的過敏反應的常見類型之一,尚有風邪為患、濕氣為主等諸多類型,不可一概而論。
醫學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主動權在人體自己,出現病癥后被動的去治療,不如不生病時積極的預防。于過敏反應而言,平時注意保暖,關愛自己,飲食忌生冷,不熬夜,培養自己的一身正氣,比接受治療,要舒服得多。
過敏反應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的盲從,愿認清疾病的實質,選取恰當的方法。
(本文由孫鵬飛醫師授權發布,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