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全本戲《金沙灘》

、
《金沙灘》劇情介紹:《金沙灘》又名《雙龍會》、《八虎闖幽州》,秦腔傳統劇。宋王趙光義為踐兄王在世時曾許下赴五臺山為神還愿之諾,北國天慶王恰在此時又邀其去幽州賞景游玩,奸臣潘仁美極力慫恿前去。大將楊繼業身負保駕自責。諫宋王勿去幽州,宋王非但不聽,反將楊囚于五臺。豈料宋王此番赴幽中敵奸計,在險遭不測之時,又多虧楊繼業父子出兵相救。隨后,北國又約宋王金沙灘赴宴,楊繼業明知是北國設宴暗藏殺機,宋王若去,兇多吉少,遂名長子假扮宋王,替王赴死。金沙灘宴會演變為激烈的血肉廝殺,最終,楊老將軍八個二子中五人殞命,歷經生死劫難的宋王戰后在五臺山封官賜賞,安撫楊將。老將楊繼業兒死大半,心灰意滅,決定告老還鄉。五郎楊延昭看透了帝王的殘忍無情,拒不受封,一意落發為僧,在五臺山當了一名和尚。此劇行當齊全,劇情激昂。最能表現秦腔慷慨悲壯,以苦音見長的劇中特色。


我看秦腔《金沙灘》
關于《金沙灘》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傳說宋、遼在金沙灘一帶交戰中,遼王心懷叵測,佯請宋王到遼營舉行“雙龍會”,妄圖一網打盡宋室君臣。宋室君臣四下派人打探情報并掌握了遼王的這一真實意圖后,深知是“鴻門宴”,為確保宋王迅速安全地撤離危險地帶,楊業讓大郎假扮皇帝趙光義,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輝、五郎延德、八郎延順等隨行保護,自己帶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駕宋君突圍。雙龍會上,大郎用袖箭射死遼天慶王,遼臣見狀,即命四下伏兵包圍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將。經過一場惡戰,四郎、八郎被俘,大郎、二郎、三朗戰死,而三郎死得最慘,在荒荒草灘被亂馬踏成肉泥。據說,三郎當年遇難之處就是現在金沙灘西三里處的鹽豐營村南那片多年生芨芨草灘。如今芨芨草長得高大茂盛,老人們說那是三郎碧皿澆灌的結果。再說六郎在前開路,楊業和七郎斷后,父子三人拚力征戰,終于使宋王突出重圍,安全返回宋營。六郎回頭一看,卻不見父親楊業和七弟延嗣,六郎將宋王妥善安置后,掉轉馬頭,殺進重圍尋找父親和七弟,結果三人都遭圍困,遼軍卻潮水般涌向金沙灘和兩狼山。七郎奉父命到雁門關搬取救兵,潘仁美公報私仇,以七郎臨陣脫逃為由,將七郎綁于一株老松樹下,命軍士亂箭射死,同時七郎身后的老松樹也因射穿洞窟而死。據說,這株老松樹是棵“樹王”,“樹王”一死,這一帶綠樹便落葉紛紛,相繼死去,最后變成一片荒漠。由于救兵不至,楊業便如《今公殉國——李陵碑》一文中說的,兵困兩狼山,血染李陵碑,為宋室江山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據史載,楊業兵敗陳家谷(令朔城區境內),被俘絕食而亡。這個地點離金沙灘有百里之遙,是宋王朝諱言楊業碰碑,還是民間藝人變幻出楊業碰碑,眾說不一,但金沙灘確實是當年宋、遼兩軍激烈角逐的戰場。如今金沙灘早已改變了昔日風沙彌漫的荒涼景象,縱橫交錯的防風林帶和碩果累累的經濟林,既給其披上常青綠裝,又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金沙灘古戰場因楊業父子可歌可泣的抗遼壯舉而聞名于世,楊業父子作為一代忠烈古令傳誦,有關金沙灘古戰場和楊業父子抗遼的傳奇故事,當地民間更是有口皆碑。為紀念楊業父子英雄業績和他們浴血鏖戰的古戰場,這里相繼有冠以古戰場名字的金沙灘鎮政府,金沙灘林場、金沙灘火車站、金沙灘煤運站、金沙灘農牧場等金沙灘鎮是這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并成為懷仁縣經濟開發區之一。
我曾在網上看過由西安市秦腔二團演出的秦腔本戲《金沙灘》,雖沒有劇院現場觀看的熱烈氣氛,但主演劉隨社的精彩演出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的他的做工一直被人詬病,但劉隨社那別具一格的唱堪為秦腔一絕,很少有演員難為其項背。秦腔演員劉隨社,1962年生于陜西周至,1977年開始學習秦腔表演藝術,曾先后在眉縣、麟游、周至劇團工作,現為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員,主攻須生。他扮像好,表演瀟灑大方,干凈利落,尤其是他的演唱給三秦人民留下了極為深刻、美好的印象。他的嗓音寬而厚實,高而純正,演唱講究氣息的運用和控制,咬字松勁適當,吐字清晰,歸韻準確,行腔自然流暢,古樸中出新招,新招中含深韻,可謂剛中見柔,柔中有剛,低而不沉,高而不炸,以情帶聲,腔由字生,被人們稱為當今秦腔須生行當中的“金嗓子”。劉隨社在20多年的藝術殿堂中,依附劇情的需要,塑造過許多較為成功的藝術形象,如《法門寺》中的趙廉,《趙氏孤兒》中的程嬰,《八件衣》中的楊知縣,《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景,《墩臺擋將》中的康茂才,《大報仇》中的劉備,《滿江紅》中的岳飛,《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殺廟》中的韓琦,《打鎮臺》中的王震,《苦祖廟》中的劉禎,《斬韓信》中的韓信,《蘇武牧羊》中的蘇武,《放飯》中的朱春登等。
馨雅居溫馨苑的網易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