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圖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觀音圖 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它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圣的佛的世界,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制作唐卡是一個復雜精細的過程,制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制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每一個步驟都的慎重,不然一筆畫錯全圖前功盡棄。繪制彩唐卡,用到的顏料分為兩種一是常規的國畫顏料,用國畫顏料制作的唐卡時間長了就會退色。第二種顏料是礦物顏料,用它制作的唐卡時間長了一般也不會退色。 常用的顏料有:黑色顏料、紅色顏料、白顏料、藍色顏料、胭脂紅顏料。 唐卡的繪制顏料都是天然礦石等天然原料:有黃金、珍珠、珊瑚、琉璃、青金石等等。在藏民生活里,金銀首飾是十分重要的裝飾之一。從唐卡上的那些金銀粉飾的畫面中就能感受到他們日常生活的一些細節,對金銀表現出來的追崇和崇拜。自然,金和銀都成為唐卡創作中不可多得的材料。 一幅唐卡的精確制作需用不同的工序和工具,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繪制唐卡所用的工具。有:碳筆;大、中、特細小狼毫筆;顏料盒;畫板。 唐卡筆筒 首先要做的是選擇一個平滑略厚的白色棉布,畫布不能沾上油污,不能穿孔破裂。畫布的長寬比例要適當,當畫布小時還可以在畫布兩邊補接畫布,接縫不能出現皺折,不能留下線頭,縫合線跡要均勻美觀。 ![]() 打底稿 ![]() ![]() ![]() ![]() ![]() ![]() ![]() ![]() 步驟二為唐卡上色,上色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先給天空和大地上色,然后依次給服飾、肌膚、云煙、花木、水紋、亭榭、長廊、供品等上色。上色時一不能錯,二不能混。彩筆上色時,要從左到右依次上色。 繪制唐卡很多細節都要注意,很多繪畫的部分都非常細致,有些部分需要用到很細的畫筆一筆一筆的勾畫,所以很多唐卡的畫筆都是用極細的狼毫來制作。 ![]() ![]() ![]() ![]() ![]() 底稿處理完后,再根據畫面描繪的水泊,巖石,山丘,云霧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應的顏色。一次只上一種顏色,先淺后深。 染完色后最后一步就是勾線。勾線共有五大類:平勾、濁勾、衣勾、葉勾、云勾。這些技法也是藏畫藝術獨特的繪畫技法。染色后的唐喀畫就可進行彩筆勾描,勾描線條不能忽粗忽細,要柔和流暢,要像繡線那樣柔軟,又要像繃緊的銀線那樣有力度。完成以上工序后一幅完美的唐卡就繪制成功。 ![]() ![]() 唐卡作品欣賞: ![]() 《大威德金剛》 丹巴繞旦 1987年 現藏國家博物館 ![]() 《六世班禪大師像》 丹巴繞旦巔峰期的杰作 ![]() 《十六羅漢圖》 米瑪次仁 2011年繪 ![]() 釋迦牟尼圖 ![]() 釋迦牟尼師徒三尊圖 ![]() 《千佛圖》 昂桑 2010年繪 ![]() 《白度母(長壽三尊)》 旦増平措 2014年繪 ![]() 《多聞子相(黃財神)》 益西多吉 2013年繪 ![]() 《大黑天(金剛)》 赤増繞丹 2013年繪 ![]() 供養天女圖 ![]() 釋迦牟尼圖 ![]() 千佛圖 ![]() 白文殊圖 ![]() 黃財神圖(黑唐) ![]() 大威德壇城圖 ![]() 黃財神圖 ![]() 長壽三尊圖 ![]() 白度母圖 ![]() 妙音天女圖 ![]() 龍樹菩薩圖 ![]() 米拉日巴尊者圖 ![]() 黃財神圖 ![]() 二十一度母圖 ![]() 綠度母圖 ![]() 綠度母圖 ![]() 黃財神圖 ![]() 綠度母圖 ![]() 白度母 ![]() 慧眼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