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適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攪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洗凈,陰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凈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2)礬煮 取揀凈的半夏,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大小斟酌調整浸泡日數。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時,每半夏100kg加白礬2kg,泡1日后再換水,至口嘗無麻辣感后,加白礬與水共煮透,取出,晾至6成干,燜潤后切片,晾干即得。每半夏100kg,用白礬12.5kg)(夏季用14.5kg(《藥典63》)。
(4)白礬、面粉制 取揀凈的生半夏,大小分擋,用清水浸泡。夏天泡7天左右,冬天泡14天左右。每日換水1-2次,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時,移置鍋內加白礬與水煮透;或再加面粉拌勻,取出,制成團,略晾后,切片0.3mm厚左右,干燥(用時篩去末)。每半夏500g,用白礬60-90g,面粉適量(《河南》)。
①取生半夏,用水浸7-10天(每天換水2次),取出,放缸中,加白礬及熱甘草水及生姜泡7-10天后,蒸約8小時,至無白心,晾冷,燜1-2天,切魚鱗厚片。每半夏100kg,用生姜1kg,甘草2kg,白礬12.5kg(《集成》)。
②取生半夏,加水浸10天(換水2-3次),換缸,鋪1層半夏,1層生姜、明礬,至缸將滿時放入清水,1個月后傾出,換水洗2次,再將甘草破開,摻入半夏蒸透,傾出,晾風,隔2天后,裝入硫黃柜內熏1夜,稍去水氣,刨片。每半夏100kg,用生姜7kg,甘草3kg,白礬10kg(《集成》)。
②取漂過的半夏,研粉。每斤用面粉4兩、生姜2兩洗凈打汁拌入面粉內,加些溫開水調成糊漿,再與半夏粉充分
拌和,壓扁約三分厚,切為小塊,曬至半干,放入鍋內烘至黃色為度。均宜置干燥處,防霉。《綱目》:“半夏研末,以姜汁、白礬湯和作餅,
楮葉包置籃中,待生黃衣,曬干用,謂之半夏曲?!?/div>
化學成分
1、塊莖含
揮發油,內含主成分為3-乙酰氨基-5-甲基異惡唑(3-acetoamino-5-methylisooxazole),丁基乙烯基醚(butyl-ethylene ether),3-甲基二十烷(3-methyleicosane),十六碳烯二酸(hexadecylendioic acid),還有2-氯丙烯酸甲酯(methyl-2-chloropropenoate),
茴香腦(anethole),
苯甲醛(benzaldehyde),
1,5-戊二醇(1,5-pentadiol),
2-甲基吡嗪(2-methylpyrazine),
檸檬醛(ciTCMLIBal),
1-辛烯(1-octene),β欖香烯(β-elemene),
2-十一烷酮(2-undecanone),9-十七烷醇(9-heptadecanol),
棕櫚酸乙酯(ethylpalmitate),戊醛肟(pentaldehyde oxime)等60多種成分。還含左旋麻黃堿(ephedrine),
膽堿(choline),
β-谷甾醇(β-ssitosterol),胡蘿卜甙(daucosterol),
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
原兒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姜辣烯酮(shogaol),
黃芩甙(baicaline),
黃芩甙元(baicalein),姜辣醇(gingerol),1,2,3,4,6-五-O-沒食子酰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glucose),12,13-環氧-9-羥基十九碳-7,10-二烯酸(12,13-epoxy-9-hydroxynonadeca-7,10-dienoic acid)及基衍生物等。又含以α-及β-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為主成分的
氨基酸和以鈣、鐵、鋁、鎂、錳、鉈、磷等為主的無機元素。另含
多糖,
直鏈淀粉,
半夏蛋白(系一種
植物凝集素)和
胰蛋白酶抑制劑。
嫩芽含尿黑酸及其甙。
藥理作用
1.鎮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
明礬半夏的煎劑,0.6-1g/kgig或iv,對貓碘液注入胸腔或電刺激喉上
神經所致的咳嗽有明顯的鎮咳作用,且可維持5小時以上。0.6g/kg的鎮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g/kg的作用。
2.抑制腺體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劑ip,對毛果蕓香堿引起的
唾液分泌有顯著的
抑制作用,亦有報道煎劑po時,唾液分泌先增加,后減少。
3.鎮吐作用探討:半夏加熱炮制或加明礬、
姜汁炮制的各種制劑,對去水嗎啡、洋
地黃、硫酸銅引起的嘔吐,都有一定的鎮吐作用。上述3種催吐劑的作用機制不同,而半夏都可顯示鎮吐作用,推測其鎮吐作用機制是對嘔吐
中樞的抑制。
4.抗生育作用:
半夏蛋白1.25mg/ml(在0.9%NaCl中)sc0.2ml對早孕小鼠的抑孕率為50%。結晶半夏蛋白經6M
鹽酸胍變性后,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緩沖液等體積遞減稀釋
變性劑),最終恢復半夏蛋白在
生理鹽水中平衡,去除變性劑后可以重新天然化,并恢復其原有活力。不同逆轉條件的恢復半夏蛋白,對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間,僅一種逆轉條件為5-8℃者,抑孕率僅36%。
5.對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半夏
胰蛋白酶抑制劑只抑制胰蛋白酶對酰胺、酯、血紅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不能抑制
胰凝乳蛋白酶、舒緩激肽釋枚酶、枯草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對各自底物的水解。抑制劑對豬
胰蛋白酶水解
酰胺、酯、血紅蛋白和酪蛋白的重量抑制比值分別為1:0.71、1:O.88、1:0.71和1:0.71。從化學分子大小的范圍看,半夏
胰蛋白酶抑制劑應屬
大分子抑制劑。
6.炮制品的藥理作用:
清半夏(按中國藥典85年版制法)水煎液200%濃度26.5ml/kg預防給藥時,對氯化鋇誘發的
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有明顯的對抗作用(P<0.05)。小鼠ip60g/kg對自發活動有明顯的影響(P<0.05)。Ip15g/kg或30g/kg可顯著增加戊巴比妥鈉閾下催眠
劑量的睡眠率(P<0.05)。并有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大劑量對電驚厥有輕微的對抗趨勢。30ml/kg劑量ig,可明顯抑制(P<0.05)
硝酸毛果蕓香堿5mg/kg對唾液的分泌作用。
6.抗癌的作用:藥理實驗表明,掌葉半夏的稀醇或水浸出液,對動物實驗性腫瘤和Hela細胞都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從水溶部分得的
胡蘆巴堿,對小鼠
肝癌(HCA)亦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所含的β谷甾醇及類似物也有抑瘤作用。并能明顯促使癌細胞逐漸脫落而使癌體縮小或消失。臨床藥理觀察,對
宮頸癌有效,且局部清潔作用明顯。
7.其它作用:
7.1. 降壓作用:
半夏浸膏對離體蛙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對犬、貓和兔有短暫降壓作用,具有快速
耐受性。煎劑時小鼠
腎上腺皮質功能有輕度刺激作用。若持續給藥,能引起功能抑制。
7.2.凝血作用:
半夏蛋白也是一種
植物凝集素,它與兔紅血球有專一的血凝活力,度低至每1ml2μg仍有凝集作用。除兔
紅細胞外,對羊、狗、貓、
豚鼠、大鼠、小鼠和鴿的紅細胞亦有凝集作用。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細胞均能被半夏蛋白凝集,但它不凝集大鼠附睪和豬大網膜脂肪細胞,雖然它能和這兩種細胞結合。提示半夏蛋白的細胞
凝集作用不僅具有動物種屬專一性并存在細胞類別專一性。
7.3.促細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細胞分裂作用亦有動物種屬專一性,它促使兔
外周血淋巴細胞轉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分裂。
功用主治
該品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水濕去則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氣降則胃和而痞滿嘔吐自止,故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良藥。既主治脾濕痰壅之
痰多咳喘氣逆,如
二陳湯、
小青龍湯,又治濕痰上犯之眩暈心悸失眠,如
半夏白術天麻湯,還可治風痰吐逆,頭痛肢麻,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癥,如
玉壺丸。
該品善
燥濕降逆止嘔,又性溫兼散寒,主治
胃寒及痰飲嘔吐,如
小半夏湯。若治療其他原因所致的嘔惡,當據情配伍它藥。
該品又善治胃氣上逆之惡心嘔吐,痰濕中阻之胸脘痞悶,
氣郁痰結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氣,如
半夏厚樸湯。若痰熱互結之
心下痞,如
小陷胸湯。還可治痰濕凝滯
經絡或肌肉所致的癭瘤痰核及
癰疽腫毒,未化膿者,可單用生品為末,醋調外敷。
此外,取該品和胃之功,治療胃不和臥不安,與
秫米合用,如半夏秫
米湯;取該品行濕潤燥之功,治療老人火衰便秘,與硫黃合用,如
半硫丸。
毒性試驗
【毒性】
1 原生物毒性實驗
生半夏有毒,最早見于《
神農本草經》,后世醫家也一致公認。我們進行了生半夏的動物實驗,取生半夏(地區醫藥公司藥材科)200 g粉碎過120目篩,加水400 mL煎10 min成混懸液備用;1)取上述混懸液給5只
家兔進行點眼刺激實驗,結果5只家免均有不同程度眼結膜
水腫、
水泡、眼瞼輕度外翻;2)取上述混懸液,對10只
家鴿每只服10 mL,20 min后均有嘔吐,解剖鴿
嗉囊,可見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3)取上述混懸液給10只小鼠每只服用10 mL,20 min后,小鼠均有失音,解剖喉部有明顯水腫和充血。人體實驗發現口中有強烈麻舌和刺激感覺,30 min后自感癥狀消失。
在傳統湯劑中生半夏取代制半夏,不但能提高療效,也省略了加工炮制的環節,更重要的是對合理用藥的一大改革?!秱摗泛汀督饏T要略》中用生半夏的共有43方,其中內服湯劑37方,廣泛運用于外感病、雜病和婦科病中,發揮其燥濕化痰,下氣降逆,和胃止嘔,辛開泄痞等功用。
動物實驗:取生半夏200 g,姜制半夏200 g(來源于地區醫藥公司藥材科),分2次煎煮,濃縮液各200 mL備用。
1)取濃縮液分別對5只家兔進行點眼實驗,其結果家兔的10只眼瞼均無明顯刺激作用。
2)對家鴿進行嘔吐實驗,每組5只,每只服用上述濃縮液各10 mL,在服用4 h內兩組家鴿無嘔吐現象,在服用上述煎液的兩組4只家兔也未發現有明顯副作用和墮胎。經過實驗證明,生半夏的煎劑并無明顯的毒性,入傳統湯劑可以服用。
文獻摘錄
①《本經》:主
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②《別錄》: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
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③《
藥性論》: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下肺氣,主咳結。
⑥《
醫學啟源》:治寒痰及形寒欽冷傷肺而咳,
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飲食。治太陽
痰厥頭痛,非此不能除?!吨髦蚊匾吩疲镂笣瘢?,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
⑧《綱目》:治腹脹,目不得瞑,白濁,夢遺,帶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默。
③張元素:諸血證及口渴者禁用。
孕婦忌之,用生姜則無害。
⑤ 半夏使用不當可引起中毒,表現為口舌咽喉癢痛麻木,聲音嘶啞,言語不清,流涎,味覺消失,惡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嚴重者可出現喉頭痙攣,呼吸困難,四肢麻痹,血壓下降,肝腎功能損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⑥ 曾有報道,4例誤食生半夏0.1~0.2克、1.4克、1.8克、2.4克而引起中毒者,癥狀表現主要為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燒灼感和麻辣味,胃部不適、惡心及胸前壓迫感。4例中除1例因誤食量甚少而自愈外,其余3例均經服生姜而痊愈。
經典藥方
①治濕痰,咳嗽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湯洗)各50克,
白術75克。上為細末,糊為丸,如
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
生姜湯下。(《素問病機保命集》)
②治濕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
香油炒,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下。(《丹溪心法》)
③治
痰飲咳嗽:大半夏500克,湯泡七次,曬干,為細末,用生絹袋盛貯,于磁盆內用凈水洗,出去粗柤,將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內日曬夜露,每日換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曬干,每
半夏粉50克,入飛過細
朱砂末5克,用
生姜汁糊為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湯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
半夏丸)
④治心下有支飲(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金匱要略》小半夏湯)
⑤治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涎唾稠粘,或積吐,粥藥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傷寒時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瞶悶亂,或飲酒過多,中寒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陳皮(去白)、半夏(煮)各350克。上二件,銼為粗散,每服15克,生姜十片,水二盞,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
橘皮半夏湯)
⑥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250克,茯芩150克。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督饏T要略》
小半夏加茯苓湯)
⑦治胃反嘔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參150克,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湯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督饏T要略》
大半夏湯)
⑧治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金匱要略》
干姜人參半夏丸)
⑨治
小兒痰熱,咳嗽驚悸:半夏、南星等分,為末,牛膽汁,入膽內和,懸風處待干,蒸餅丸,
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湯下。(《摘元方》)
⑩治
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ā堆a缺肘后方》) ⑾除
積冷,暖元藏,溫脾胃,進飲食,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氣及年高風秘、冷秘或
泄瀉: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上等分,以生姜
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末攪和勻,入臼內杵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
溫酒或生姜湯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婦人醋湯下。(《局方》半硫丸)
⑿治痰厥:半夏400克,防風200克,甘草100克。同為細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盞半,姜二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衛生家寶方》
省風湯)
⒀治目不瞑,不臥:以
流水千里已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靈樞》半夏秫米湯)
⒁治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洗)、
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
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納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傷寒論》
半夏散及湯)
⒂治痰結,咽喉不利,語音不出:夏(洗)25克,草烏一字(炒),桂一字(炙)。上同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素問病機保命集》玉粉丸)
⒃治
喉痹腫塞:生半夏末搐鼻內,涎出效。(《瀕湖集簡方》)
⒄治產后暈絕:半夏末,冷水和丸,大豆大,納鼻中。(《
肘后方》)
⒅治奶發,諸癰疽發背及乳方:末半夏,雞于白和涂之,水磨敷。(《補缺肘后方》)
⒆治
小兒驚風:生半夏5克,皂角2.5克。為末,吹少許入鼻。(《仁齋直指方》
嚏驚散)
⒇治重舌木舌,腫大塞口:半夏煎醋,合漱之。(《綱目》)
(21)治諸瘺五六孔相通:生半夏末,水調涂孔內,一日二次。(《外科小品》)
(22)治
外傷性出血:生半夏、烏賊骨等分,研細末,撒患處。(
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23)治蛇傷:鮮半夏、鴨食菜(苦麻菜)、香蒿尖各等量,混合搗碎成膏狀,敷于傷處。(遼寧《
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24)老人風痰。用半夏(泡七次,焙過)、硝石各25克,共研為末,加入白面搗勻,調水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
(25)風痰頭暈(哎逆目眩,面色黃,脈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
寒水石(煅)各50克,
天麻25克,雄黃10克,小麥面150克,共研為末,加水和成餅,水煮浮起,取出搗爛做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極效。亦治風痰咳嗽、二便不通、
風痰頭痛等病。
(26)熱痰咳嗽(煩熱面赤,口燥心痛,脈洪數)。用半夏、天南星各50克,黃芩75克,共研為末,加姜汁浸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飯后服,姜湯送下。此方名
小黃丸。
(27)濕痰咳嗽(面黃體重,貪睡易驚,消化力弱,脈緩)。用半夏、天南星各50克,白術75克,共研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湯送下。此方名
白術丸。
(28)氣痰咳嗽(面白氣促,灑淅惡寒,憂悉不樂,脈澀)。用半夏、天南星各一兩,官桂半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29)嘔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參150克、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細搗過,煮成三升半,溫服一升。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為大半夏湯。
(30)
黃疸喘滿,小便自利,不可除熱。用半夏、生姜各250克,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兩次服下。(31)老人便結。用半夏(泡,炒)、生
硫磺,等分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溫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32)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帶下,喘急痰嘔,中滿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調勻的面中,放火上煨黃,研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
(33)喉痹腫塞。用生半夏末 鼻內,涎出見效。
(34)骨鯁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為末,取一匙,水沖服,當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