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厭食可能是喂飯比較困難一些,但是孩子的食量是可以的,即使喂很長時間,可能也能把飯如一兩米飯都給喂進去。厭食癥純屬不愛吃飯,見到飯就不想吃,拒絕,這一類的就是厭食癥,以1到6歲孩子多見。 厭食原因 1.喂養不當。喂養不當包括:一,飲食太滋膩,吃多了大魚大肉這些滋膩制品;二,味道太重,中醫把味道太重叫做厚味,味道比較厚。過辣,燒烤這些食物都是厚味。味道特重也容易導致脾胃不足。 2.營養不均衡。很多孩子喜歡吃零食,小孩的零食大多數都是垃圾食品,很多經過化學加工的食品,讓孩子來吃,雖然味道很好,但是時間長了對脾胃影響很大。孩子吃了零食后,正餐就不好好吃,營養就不充足。 3.吃糖。糖影響脾胃運化,吃完糖后,正餐不想吃了。 4.不恰當的滋補。用中醫的很多滋補湯劑來為孩子進補身體,可能會導致脾胃不健運,進而導致厭食,最后會導致身體發育不好。 5.其他疾病所導致的脾胃不和。有些大一點的7、8歲的小孩,因為情智傷到飲食。也容易導致厭食。 6.受到驚嚇,或者是打罵。如果孩子受到了驚嚇或者打罵,容易引起情緒上的壓抑。植物神經就受抑制了,胃腸道的蠕動就會變慢,胃里的消化液就會減少,酶類就會減少,他的食欲就會降低。直接導致肝淤積滯,肝淤了之后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下降,這會導致厭食。 乳食所傷型 吃撐了、吃多了,或者是吃進補的食物太多了,吃過多滋膩的東西,這就是乳食所傷。它的表現就是食欲不振,飲食乏味。一看到飯就皺眉頭。另外就是偶爾多食,但是極少出現這種情況,遇到特別喜歡吃的就一下吃很多。或者是家長強迫他吃飯,有的孩子不吃,家長就威逼利誘,強迫孩子吃,強迫吃完飯后,胃里會特別脹,那種特別脘腹脹滿的感覺,或者是噯氣,甚至是有干嘔的情況出現。要是再加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嘔吐,厭食的孩子形體基本正常。精神也是正常的,舌苔比較薄一些,不是那么厚膩。
食療方:三仙大麥茶 焦三仙(焦山楂、焦麥芽和焦神曲),各5克,大麥茶15克,水三碗,煮開之后,再煮10分鐘。當水喝就行。大麥茶就有消食的作用。在《本草綱目》里記載,大麥的味道是甘的,性平,有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谷食之功。這個大麥作用非常好。 只要是開胃了,胃脾一開,他運化好了,吃飯就香了,食欲就好了。 脾胃氣虛型 這種孩子先天的脾胃會比較弱,運化不足。不想吃飯,食而不化,表現就是肚子特別脹,大便是比較少的。面色少華,臉色是沒有光澤的,看著不滋潤,另外一個形體是瘦弱的,容易感冒,乏力,稍微一活動精力就不夠。舌苔是薄白的,有的孩子舌頭伸出來,舌頭比較胖,旁邊有一些牙齒的痕。舌胖,有齒痕,這都是脾虛。 中成藥 乳食所傷,用小兒香橘丸。脾胃氣虛型的我們可以用小兒健脾丸,或者是啟脾丸。 預防 1.家長不要太溺愛孩子,要克制孩子吃零食,三餐要有規律,到了吃飯的點,就一定要讓他坐好,告訴他現在要吃飯。 2.飲食不要太油膩,不要大魚大肉。 3.生冷的東西不要吃,冷東西也容易傷胃。 4.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和挑食。 5.管教孩子的時候要循循善誘,不要打罵、不要粗暴,因為打罵粗暴的話,讓孩子心里會有壓力,也容易引起厭食。 調護 1.中醫有一個術語,就是小兒的胃“以喜為補”,就是他喜歡吃什么就是給他做什么飯,慢慢就補養好了,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口味所需,給他一些特別香可口的食物,厭食癥慢慢就好了。 2.還有就是給他多吃芝麻餅。芝麻餅吃起來非常香甜可口。做的時候里面可以放鹽,也可以放少許的糖,吃起來還很脆,有點像鍋巴那種感覺。孩子愛吃。這個餅可以當零食來吃,孩子越吃這種餅,食欲就越好,越喜歡吃正餐,相互之間不影響。 3.多做一些運動,因為現在小孩普遍缺乏運動。運動后有愉快的心情,少給孩子學習的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