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隨手記 Lisasong 養兒防老: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 積谷防饑: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最近比較喜歡寫宏觀的話題….裝深沉(吼吼吼)。做個小調查:畢業之后每個月按月給父母錢的舉個爪,沒伸手要錢的舉個抓,讓父母倒貼的舉個爪……(二代們請繞行,本文討論的一般家庭一般養老問題,不適合富家子弟) lisa坦白,畢業到現在只是給家里換了家用電器,鋪了地板,裝修什么的媽媽都沒有要我的錢,不是樓主不想給,是母親大人總覺得我的錢不夠花。 一、養兒防老的投資回報比率 按照中國古話說,養兒防老,且男女平等原則,養兒女防老,這個“防老”大約是多少錢呢?按照基本生活指標分析,一個老年人需要花這些錢: 防老費=日常生活費用+大病小災的治療費+喪葬費 日常生活費:1000/月*12月=12000元/年,從55歲退休,到85歲,共計30年,合計為36w。 醫療費:年均5000-10000元,取中間值7000元,不可能年年有病,還有報銷30%的大病補助啊保險啊,10年*7000元=7w(身體素質不一,暫定這個吧) 喪葬費:20000元(因為有人情往來的,只要一般的場合,這些錢還是夠用的) 總計:36w+7w+2w=45w,30年養老期,平均每年1.5w。 有了防老費,我們在算算養兒費: 養兒費=懷孕+學前+小初高+大學+娶媳婦/嫁人 懷孕費=1.2w,包括媽媽的營養費,順產費,床位費(數據來自百度) 學前費=2歲錢奶粉錢多一個月算1000元=2.4w;2歲后開始上幼兒園,一年托兒所費用1萬元。其他費用一年算3000,1.3w*4年=5.2w,合計為2.4w+5.2w=7.6w元 小初高=現在義務教育了一年算1w=9年9w,高中擇校1w,三年高中3.6w,合計9+1+3.6=13.6w元 大學=生活費+住宿學雜一年3w,4年下來12w 娶媳婦/嫁人=兒子娶媳婦結婚10w,女兒嫁人5w。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男女而異,取個中間值8w。 總計:1.2+7.6+13.6+12+8=42.4w,按照30歲結婚,平均每年1.4w。 養兒費42.4w,防老費45w,幾乎是相等的。此處采用數據,都是按照一般數據計算,普通家庭,普通吃穿,普通學校,娶個普通兒媳婦。 按照以上比例,養兒防老的投資回報比,1:1.幾乎沒有任何異議,但是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了,一個孩子對應一個老人,如果兩個老人對應一個孩子,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了。根據80/90這一代,大多是“計劃生育”的產物,家里有一個孩子的居多,如果是4 /2 /1的家庭結構,小兩口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啊! 二、養兒防老的投資風險 一個孩子的長大,肯定是要花掉父母40w的,lisa相信大多數父母是不會拋棄子女的。也就是說養兒費是必須投資的部分(每年1.4w元) 養老費,每個孩子都給父母生活費么?即便不是拿著父母退休金啃老的孩子們,也都有自己筑巢期的難處,父母多少都是會貼補的。罕見父母逼著子女拿養高額養老錢的(平均值為每年給父母1.5w元)只要你教育得當,基本上,養兒防老還是可行的,最好是兩個孩子,不然一年給父母的養老錢就是3w,工薪階層,確實好壓力。 有很多自己豪宅不給爹媽養老的人渣,這里不做計算。按照普通人的家庭情況分析,基本是持平的,投資風險屬于低風險類。 三、每個月該給爹媽多少銀子? 孝心到底值多少錢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給爹媽多少銀子。媽媽是全世界最辛苦的職業:管家、廚師、司機、教師、保潔、心理咨詢師….如果是職業女性,估計會更辛苦。請一個保姆一個月也要給人家1000快的RMB吧,但是由于個人的經濟實力不一,如果說不給父母1000快就是不孝,也太不人性了,那就按照工資比算吧,國家現在的個人稅是3500,3500*30%=1050元。折合一下,一年共計給爹媽1w元,應該是個底線,lz心目中的底線。 假設你的父母又要給你看孩子,又要伺候你,這點錢,真的不夠干嘛的,可能他們給你貼的更多一些。這個該給多少,都是憑個人良心的,lz只是做一個分析,沒有別的意思。 四、養老費該如何給? 經常在論壇看到,剛剛結婚的小夫妻,沒事時不時的就給父母添置東西,2個小年輕獨自負擔著兩方的家庭,今兒岳母生病3000,明兒公公住院2000,錢不知不覺的就給了,如果有弟弟妹妹的,就會更辛苦,到了年底,出于面子,又不好不給。自己的原始積累始終都沒有積攢起來,不是不孝,而是力不從心。畢竟富二代根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他們的爹媽估計也不用他們出養老錢。 根據這個問題,lisa支招——“養老技能干貨”: 1.開源:給父母的錢,一方面是良心,一方面是道德,這個錢省不了,必須給,既然手上沒有那么多,就少給點。增加自己的掙錢的能力才是上策。 2.明確計劃:如每年計劃給父母1w元,除非父母張嘴管你要錢,否則一律留在年底一起給父母。零散的給沒了,就會影響你其他的生活方面。上下幅度盡量不超過計劃的10%. 3.買保險:這個要趁早,比如大病保險,職工保險,人壽保險,在家庭支出里,保險至關重要,盡量不超過家庭總收入的20%,如果你的父母是農村的,一定要把新農村合作醫療+社會保險交了。早交早收益,不然以后養老的錢就能把你和你媳婦壓趴下。 4.資產整合:比如父母年紀大了,不方便獨自居住的,可以和子女合住,然后小房子出租,或者將農村的自留地出租。也是大小的一筆收入,此項適合婆媳關系融洽的家庭。 5.理財產品:錢少也要理,多一分錢就多一分保障,給父母多一份關心。 6.留意國家政策:比如90歲高齡老人有補貼,退伍軍人有補貼,困難黨員有補貼等等。 五、無子女老人如何養老 如果是丁克家族,或者獨身主義,或者子女夭折,就要“積谷防饑”了,引申的意思就是要自己攢錢養老,除了必備的社會養老保險,建議+購個人養老保險計劃。 無子女的老人,他們該如何養老呢?干貨分享二: 1.“以房養老”這種模式,逐漸從國外過度到了國內,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離婚律師》(沒錯就是姚大嘴那個)里,潘小剛過繼給大伯,大伯供他讀書,結果他不給大伯養老,最后老人以房子為抵押,和養老院簽訂協議,以房養老。但是中國的真實情況卻是,以房養老模式不健全,甚至有老人房屋抵押出去后,連個安身之所都沒有,這里友情提示,抵押有風險,養老需謹慎。 2.養老院,群居養老。老年人也走時髦路線,“同居”,幾個相識多年的老年人大可以搬到一個多居室的房子里,獨居老人也不會在孤單,大家互相關,一旦有人生病或是受傷,其他人很快就會提供幫助。 其他方式,待補充ing 六、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不是每個爸媽都會一直陪著你,盡孝要趁早,如果你還沒有那么多的錢,給不了父母更多的生活改變,就多陪陪他們,多回家看看,多打幾個電話,多做做家務,少頂幾次嘴,少陪朋友出去胡吃海喝…最無私的愛是爹媽,最無私的情是母愛,是父愛。錢不是唯一的指標,父母老了,最大的愿望就是看著子女在自己的身邊(寫到這里就想起麻麻陪我在北京學畫畫的時候,去飯店洗盤子,冬天凍的手指粗紅,沒有麻麻就沒有我的今天,此處感謝所有的母親付出無私的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看到此處是不是想給父母打個電話啊,別忘記回帖哦。 本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隨手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