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血封喉

雷公藤
 斷腸草——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
 夾竹桃
 曼陀羅
 烏頭
見血封喉 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見血封喉屬的喬木,見血封喉樹液有劇毒。常用它與士的寧堿(strychnine)混合作為箭毒藥用。樹液由傷口進入體內引起中毒,主要癥狀有肌肉松弛、心跳減緩,最后心跳停止而死亡。動物中毒癥狀與人相似,中毒后20分鐘至2小時內死亡。見血封喉是世界上最毒的樹,分布于中國云南西雙版納和海南儋州。即見血封喉樹,其樹汁潔白,卻奇毒無比。唯有紅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
斷腸草 斷腸草是一類植物的總稱:大茶藥、野八角、紅毒茴、北烏頭、伏毛鐵棒錘、芹葉鐵線蓮、白屈菜、橢果綠絨蒿、大葉紫堇、雞血七、地錦苗、石棉紫堇、金頂紫堇、黃根紫堇、金鉤如意草、師宗紫堇、平武紫堇、長距紫堇、無囊長距紫堇、南黃堇、大海黃堇、刻葉紫堇、紫堇、尿罐草、蛇果黃堇、小花黃堇、黃堇、臭黃堇、小花棘豆、狼毒、雷公藤、鉤吻、斑莖蔓龍膽、羊角拗、古鉤藤、牛角瓜、天仙子、密蒙花、密花素馨、秋海棠。
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堿。據記載,吃下后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堿水和催吐劑,洗胃后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雷公藤 雷公藤,又叫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拉丁學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為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產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陰多濕的山坡、山谷、溪邊灌木叢中。喜較為陰涼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層深厚的砂質土或黃壤土最宜生長。味苦、辛,性涼,大毒。歸肝、腎經。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腫止痛、解毒殺蟲。用于濕熱結節、癌瘤積毒,臨床上用其治療麻風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有抗腫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應須謹慎。
雷公藤是一種劇毒藥物,尤其皮部毒性極大,使用時應嚴格剝凈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樹縫中的皮分。
夾竹桃 夾竹桃(Nerium indicum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捩花目夾竹桃科夾竹桃屬。有較強的毒性,可入藥,孕婦忌服。有助于強心利尿、鎮痛祛瘀。原產于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遍及南北城鄉各地。夾竹桃喜歡充足的光照,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其花色有紅色、白色和黃色。
夾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種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極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點致命的報告。當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強心甙類的歐夾竹桃甙及neriine。強心甙類是自然的植物或動物毒素,對心臟同時有正面或毒性的影響。在夾竹桃的各個部份都可以找到這些毒素,在樹液中濃度最高,在皮膚上可以造成痳痹??茖W家相信夾竹桃內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質。另外,夾竹桃樹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堿的影響。整棵植物包括其樹液都帶有毒性,其他的部份亦會有不良影響。夾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燒夾竹桃所發生之煙霧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許或10-20塊葉子就能對成人造成不良影響,單一葉子就可以令嬰孩喪命。對于動物而言,致死量低至每公斤體重0.5毫克。大部份的動物對于夾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應。
曼陀羅
曼陀羅全草有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最大,嫩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比鮮葉小。曼陀羅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時,最快20分鐘出現癥狀,最遲不超過3小時,癥狀多在24小時內消失或基本消失,嚴重者在24h后進入暈睡、痙攣、紫紺,最后暈迷死亡。
曼陀羅的主要有毒成分為莨菪堿、阿托品及東莨菪堿等生物堿,它們都是一種毒蕈堿阻滯劑,競爭毒蕈堿受體,打斷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作用。阿托品有刺激或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半衰期為2.5h;東莨菪堿與阿品托一樣是一種顛茄堿,能阻斷M膽堿受體,對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中樞作用以抑制為主,能抑制腺體分泌,對大腦有鎮靜催眠作用,半衰期為8h。莨菪堿在外圍和中樞的作用更強。它被用作膽堿酯酶的解毒劑和類膽堿能附加體,半衰期為3.5h。生物堿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對中樞神經先興奮后抑制,阻斷乙酰膽堿反應,中毒后呈現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狀態,可刺激大腦細胞發生強烈的騷動,刺激脊髓神經反射系統,發生抽搐和痙攣。
解救方法
曼陀羅中毒的解救方法多重,《動物毒物學》記載曼陀羅中毒后,應立刻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6%的鞣酸洗胃,然后內服氧化鎂、木炭末或通用解毒劑(活性炭2份、氧化鎂1份、鞣酸1份),也可用鹽類瀉劑灌服,同時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以促進毒物的排出。呼吸抑制者應及時給予興奮劑(如尼可剎米、洛貝林等);《中藥大辭典》記載:中藥解毒可用甘草30g、綠豆60g煎湯頻服或用綠豆120g、金銀花60g、連翹30g、甘草15g煎水服;亦可用防風、桂枝煎湯服。
烏頭
毒副反應
烏頭中毒多與超量、生用、配伍不當或與酒同用有關。表現癥狀為口舌、四肢及全身發麻、頭暈、耳鳴、言語不清及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腹痛腹瀉等癥。可用中藥蜂蜜沖服解毒或飲綠豆湯。
用量過大
烏頭分川烏、草烏。草烏毒性更大。烏頭因采集時間,炮制、煎煮時間不同,中毒劑量差別很大。川烏為3-30克,草烏為3-4.5克,烏頭堿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川烏中毒可見口舌及全身發麻、惡心嘔吐、胸悶、痙攣、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草烏中毒癥狀與川烏基本相同。烏頭類中毒量個體差異很大,有人僅煎服川烏6克,亦有僅服草烏1克即引起中毒。因此應特別注意中毒的早期癥狀,及早救治。臨床使用烏頭也宜以小劑量開始試用。
未經炮制
烏頭毒性大,故必須經過炮制才可內服,內服處方上也應寫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未經炮制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
蓄積中毒
長期服用烏頭,可蓄積體內引起中毒,特別是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發生此類中毒。如病情需要久服含烏頭的制劑,可用間斷服藥法。服用數日或數周后,間斷1周。另外,每日服藥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將每日總量分幾次服用,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鴆酒 鴆鳥在水中洗浴,其水即有毒,人若誤飲,將中毒而死。自有此傳說后,人們因懼怕中毒而不敢輕易飲用山林之水。《朝野僉載》也記載說,"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處,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鴆鳥食水之處,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為鴆食蛇之故。"翻因為鴆鳥吃蛇的緣故。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基本沿襲了這個說法,強調了一物克一物的仁義思想。但總體上說,鴆鳥是克不住的。因為它儼然已經成為權力和復仇的使者。它必須持續飛舞在激烈的欲望風浪里,使命一當傳達,就不可能停止,逢人殺人,逢鬼殺鬼。
鴆鳥本身沒毒,味道很好,被人大量捕殺干凈。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鴆鳥自然是越殺越少;另一方面,心如蛇蝎的統治者一直大力弘揚毒文化,鴆鳥面臨絕境,直至湮沒在飛禽的最高空。
鶴頂紅
有人曾經做過試驗,在小動物的食物中加入了丹頂鶴的“丹頂”的細屑。小動物們吃了以后并沒有什么異常的反應,這至少說明了“丹頂”并沒有劇毒。那么,古人所說的“丹毒”或“鶴頂紅”到底是什么物質呢?其實這些東西就是砒霜,即不純的三氧化二砷,呈紅色,又叫紅礬,有劇毒,“鶴頂紅”不過是古時候對砒霜的一個隱晦的說法而已。
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學開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這是經某幾種指定的礦物處理過程所產生的高毒性副產品,例如采金礦、高溫蒸餾砷黃鐵礦(毒砂)并冷凝其白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