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西放射科 袁懷平 一 、概述 對于評估彌漫性結節性疾病,HRCT的診斷價值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結節相對于次級肺小葉的分布,這種分布特征被認為對相應的組織活檢和病理標本的分析是有價值的。 組織病理上次級肺小葉內結節分布為: ①支氣管中心型 ②血管中心型 ③淋巴管型 ④隨機型;HRCT上根據小結節與次級肺小葉的關系分為:①小葉中央型②淋巴管周圍型③隨機型。 二、次級肺小葉的解剖及小結節分布示意圖 1.肺小葉支氣管;2.初級肺小葉支氣管;3.腺泡;4.肺小葉動脈;5.肺小葉間隔內靜脈;6.肺小葉靜脈;7.肺小葉間隔。 三、小葉中央型小結節 主要分布在次級肺小葉中心,依據疾病過程可從數毫米至10mm以上,邊界清楚或模糊不清。多為氣道來源病變,血管自身發生的病變較少見。 HRCT特點: (1) 位于離臟層胸膜5-10mm處,互不相鄰,靠近但不接觸臟層胸膜表面。 (2) “樹芽征”:被粘液、膿液及漏出液等嵌塞的小葉中心支氣管,導致該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旁炎癥。擴張、嵌塞的支氣管形成Y或V形結構,看起來像春天正在發芽的樹芽。 (3) 有“樹芽征”:幾乎100%為感染病變(細菌性肺炎、分支桿菌、吸入、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 等等) 無“樹芽征”,多數依然考慮感染性病變,但是還包括非感染性病變以及血管性病變相鑒別。 小葉中央型小結節示意圖,位于次級肺小葉中央的小結節;被粘液、膿液及漏出液等嵌塞的小葉中心支氣形成“Y”形“樹芽征”。 小葉中心型結節有無樹芽征診斷參考 感染性小結節,片狀分布的小葉中央型小結節合并“樹芽征”。 浸潤性肺結核,雙肺片狀分布小葉中央型小結節并“樹芽征”。 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初診見雙肺彌漫性小葉中央型小結節,邊緣模糊,合并廣泛“樹芽征”。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后明顯好轉。 呼吸性細支氣管炎,雙肺中上肺野彌漫性分布淺淡小葉中央型小結節,邊緣模糊。 矽肺,雙肺上葉大塊纖維化合并小葉中央型小結節,結節邊緣光整,密度較高。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多癥,雙肺彌漫性小葉中央型結節,邊緣模糊,部分結節內見形態各異空腔形成,結節與空腔并存是本病的特征。 支氣管肺泡癌,雙肺中上肺野為著小葉中央型小結節,部分結節內見小空泡(腫瘤附壁生長),合并實變。 四、淋巴管周圍型小結節 淋巴管周圍型結節:鄰近胸廓和葉間胸膜表面的結節,通常呈斑片樣分布。常見于累及淋巴組織的疾病:結節病、淋巴管癌病、淋巴組織增生病、淀粉樣變性疾病。 淋巴管周圍型結節示意圖,主要沿次級肺小葉邊緣以及胸膜面分布,呈“串珠樣”改變。 結節病,雙肺門增大,左肺下葉見“串珠樣小結節”。 癌性淋巴管炎,小葉間隔增厚,呈“串珠樣”改變。 五、隨機型小結節 分布與次級小葉沒有明顯的關系,在小葉中心可見,同時又與小葉間間隔和臟層胸膜相連。通常為血源性病變。常見疾病:血源性轉移瘤、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血行播散性真菌感染。 隨機型小結節示意圖,小葉中央及小葉間隔、胸膜面均能見到小結節,分布與次級肺小葉無明顯關系。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雙肺彌漫性隨機分布小結節,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勻。 腎癌肺轉移,雙肺隨機分布小結節。 血行播散型真菌感染,雙肺隨機分布小結節,部分結節內空洞形成,兩周后病變明顯進展。 六、小結
|
|
來自: chaozhouca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