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蕩氣回腸的歷史,一部視覺效果華麗的大片,《太平洋戰(zhàn)爭》這部大片不僅在拍攝上值得稱贊,其眾多獨特的后期處理效果,也讓本片增色不少。本期,我們就帶你一同體驗頻閃鏡頭與泛黃老膠片畫面疊加成抽幀舊電影效果的制作方式。想成為下一個胡戈一樣的“饅頭”導演?想提問,想投稿?我們的郵箱是:pcw-digital@vip.sina.com。 作者:韓毅 愛機機型:松下 HDC-SD60 由斯皮爾伯格監(jiān)制的《太平洋戰(zhàn)爭》迷你劇引起一輪觀影熱潮,快速切換的頻閃鏡頭畫面與帶有斑點、刮痕泛黃膠片抽幀舊電影效果,迅速把大家?guī)氘斈昴嵌握鸷橙诵牡臍v史記憶中。其實這樣的后期制作效果,咱們也在一些回憶性質的文藝片中看到過。其實借助家用DV和會聲會影,我們也可以輕松制作出這樣的效果! 創(chuàng)作思路 這個效果,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在會聲會影中增加兩個濾鏡來實現(xiàn)。做之前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拍攝制作這類“抽幀效果”影片時,畫面的主體最好要有比較大幅度的大小變化或位移運動——這樣效果才明顯,固定的主體是做不出好效果的。通過疊加頻閃動作濾鏡和老電影濾鏡,我們可以實現(xiàn)這類抽幀效果。 轉換保存,打造頻閃動作 第一步:啟動會聲會影,切換到編輯。在畫廊中點選視頻,然后選擇文件夾圖標調入自己需要做效果的視頻。 第二步:將視頻拖到時間軸線上,按自己的要求做必要的裁剪,在畫廊中切換到視頻濾鏡,找到頻閃動作濾鏡(圖1),拖放到視頻上,在中間切換到屬性面板,選中頻閃動作,點擊自定義濾鏡。 第三步:將中間時間軸上的時間標線拖動到最后,當最后的關鍵幀變紅了就行,將頻閃設置下的重測時間的控制點往左邊拖(圖2),拖多少看你自己的需要,你可以點面板左上的播放按鈕看效果,邊看邊調參數,應該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合適了點擊確定返回。 加泛黃濾鏡 光一個抽幀效果似乎還是不夠的,我們再加入一個老電影濾鏡,記住加入前要把替換上一個濾鏡前面的勾去掉,不然會把前一個濾鏡給干掉。找到老電影濾鏡,拖到視頻中,在屬性面板左邊選擇中它,打開自定義面板,記住標線要在關鍵幀位置,然后對下面的斑點、刮痕、鎮(zhèn)定、光線變化等參數進行調節(jié),建議別調得太狠,邊看邊調。 老電影效果色彩控制不是很好,為了加強效果我們可以繼續(xù)加入一個雙色調來完成最后的色彩設置,我這里設置了一個黃和白的過渡,這樣過渡自然,體積感也不錯,色彩控制性也更好,整個調子會更舒服些。 總結>> 建議以一個“鏡頭”(即一次開機錄制不按暫停,連續(xù)的視角)為單位,用本文的方法多處理幾個鏡頭,然后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做出來的效果更好。本文的處理方法,最適合應用于攝制的節(jié)奏快的跳舞類視頻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