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對于很多考生來說除了關心自己的分數外,還要填志愿,選專業,到底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或許這樣的問題會困擾一大批學生。考生選專業需謹慎,警惕八大注意事項: 1.了解個人身體狀況 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定有數種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報考普通高校。此外,還規定了對某些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宜報考的專業。每個考生應該嚴肅認真地參加體格檢查,根據體檢結果,對照體檢標準,看自己能報什么專業,不能報什么專業。每年都有少量考生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未被錄取,或被分配到非本人志愿的專業。綜上所述,考生的身體狀況對于報考院校和專業的選擇起著直接作用,考生應充分重視這一點。 2.巧用基本參考書 每年學校里發的《招生目錄》、《招生章程》、《錄取統計資料》三套資料是高考志愿填報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必須認真研讀。 在志愿選擇過程中,各資料應配合使用,常用方法為結合自身高考成績預估和興趣參考《錄取統計資料》初步篩選各批次目標高校,要注意第一、第二志愿報考及錄取人數以估算我們的命中幾率,還要留意高校錄取分數分布情況中的極高極低分數往往屬于特殊情況,不具有參考價值,期間應對比當年的《招生專業目錄》查看目標高校各專業招生人數有無大的起伏,這將關系到當年錄取分數的可能變化,然后翻閱《招生章程》詳細了解學校信息及專業特點,縮小目標范圍,循環反復直至精確圈定志愿目標。 3.尊重個人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同學可能懷疑,自己的興趣點是不是不切實際、“不務正業”?如果你足夠成熟,足夠了解自己,就應該確定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今年北大一學生為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毅然決然轉到職業技術學院。或許這是一個特例,但也從側面為同學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你真的明白自己的興趣點,那么請堅持,并為之努力。 4.限制條件 有些高校有明確的限制條件,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耽誤了自己填報其他學校。一般限制條件如下: (1)性別限制 (2)年齡限制 (3)語種限制 (4)學科成績限制 5.專業調劑 如果填報服從調劑,就能增加錄取的機會。填報專業志愿時,是否服從調劑要因人而異。填報專業既不可為了上某所院校而一味服從,結果使自己進入極不喜歡甚至直接影響未來就業的專業;亦不可一味不服從,過分挑剔專業,因沒有回旋的余地而喪失錄取機會。所以,對“專業服從”一欄,考生和父母要認真對待。 6.就業前景 考生或家長需關注該專業總體的就業風向,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分批在高等學校立項建設3000個左右的特色專業建設點,這為考生選擇專業提供了一種參考依據。此外,還要查找想報專業的就業率。 此外,還要關注所選專業歷年趨勢,新增的專業,勢必是有行業需求的,而那些降分錄取的專業或取消的專業,也是受到行業或招生的影響。因此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全面分析。 7.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這個問題每年都會困擾學生,有些學生的分數可以報考比較好的大學,但達不到好專業的要求,如果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卻又進不了理想的大學。那么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呢? 據高考專家的建議,如果你想就業或者出國,那么選名校,這個會在你求職和申請海外高校中占優勢,如果你想做研究,繼續深造,那么專業優先。 8.家庭情況 考生需要從自己的家庭狀況出發考慮志愿填報,如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承擔高額學費;亦或者是家中有特殊情況,不能出遠門求學。作為一個成年人,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如中央戲劇學院和北影,雖然是造星的搖籃,但其學費也高的驚人,以將近十四萬的學費高居中國大學收費榜的榜首,成為最貴的高校。藝術類院校一般都收費頗高,所以考生上大學要理智不要盲目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