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始于遠古時代的蛇崇拜淡出中原文化視野并逐漸演變成龍圖騰崇拜之后,遠離政治文化中心的南方許多地區卻至今仍保留著種種崇蛇的遺風遺俗。“海西”千年古鎮——福建南平樟湖板鎮每年兩度舉行的蛇節正是這些信仰孑遺生動鮮活的文化樣板。
蛇節
七月初七,大部分地方過的是傳統“七夕”節,而在南平樟湖,民俗大有不同,村民們過的是傳統的“蛇節”。這一天,當地鄉親會將巨大的蟒蛇和蛇神連公從“蛇王廟”請出巡游,以此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合家平安。
村民們每人都拿著一只蛇,相隨在巡游隊伍中間,場面十分壯觀,吸引了許多外地來的游人駐足觀看。不管大人、孩子,都想與蛇親近,被蛇纏繞是一種吉祥。
由于當地人非常尊敬蛇,以蛇作為崇拜的圖騰,奉蛇為神,不打蛇,忌食蛇肉,遇到蛇時還主動為其讓路。所以鎮里幾乎每個人都會“玩”蛇,小孩從小就培養對蛇的親近感。
巡游進行時,有人抬神像,有人鳴鑼開道,有人扛旌旗,小孩們則組成兵器陣和腰鼓隊,老人則扮演成官兵、戴枷囚犯等。
賽蛇隊伍則人手一蛇,或握在手,或纏繞在肩,或盤繞在胸前、脖頸。行進過程中,小蛇還好處理,大蟒蛇由于非常重,走上一段路后得兩人合扛才走得動。隊伍路過之處,各家各戶在門口設上香案,燃放鞭炮,同時在家門口擺上一盆清水,等賽蛇的人把蛇放入水中洗洗,讓它清涼一會。
樟湖蛇文化節吸引了眾多的媒體記者和攝影師來采風,在此,身為閩北人的小編向朋友們說聲:謝謝!
樟湖板蛇王廟樟位于樟湖鎮東邊碼頭處,始建于明代,經過清代不斷修繕,漸成規模。“廟宇屋頂為重檐懸山式,兩側為半圓形假風火墻,四周檐下的如意斗拱出檐處的昂頭,分別雕有神態逼真的四只巨蛇蛇首,廟內前檐六組斗拱,也分別雕有六只蛇首,十分形象”。蛇王廟也被當地人稱為連公廟,廟里供奉著連公爺等蛇神。本文所配圖片為新蛇王廟。
游蛇燈
|
|